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课件(1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8-27 10: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一、物质的多样性
目前,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二、物质的组成——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2、元素:
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分别是:
氧、硅、铝、铁
O
Si
Al
Fe
1、元素分为
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
最小粒子 。
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三、构成物质的微粒
—— 分子 原子 离子
(一)定义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
而原子不可再分.
分子原子的区别:
微粒的基本特征:
小、间、动、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二)结论: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组成新的分子
(+)
质子
中子
原子的结构
原子核
核外电子
不带电
(+)
(-)
(不显电性)
(三)原子的构成
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描述
(四)核外电子
小马“识图”
四、拓展
2、原子的种类
化学性质
离子所带电荷数
化合价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1、同一周期:
同一主族: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由1个依次递增至8个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结论:
稀有气体:
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
(He为 个)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一般 4个
不稳定,易得去最外层电子而成为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一般 4个不稳定,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成为
8
2


为相对稳定结构
阳离子
阴离子
例一、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是:
1、原子序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20
2、属于金属元素
3、元素符号是Ca
4、名称是钙
5、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
6、中子数为
20
例二、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为C2H5OH,由此可知,
乙醇由( ) 元素组成,
乙醇由( )构成,一个乙醇分子由( ) 构成。
C H O 三种
乙醇分子
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例三
该粒子可能是:
这些粒子可组成哪些物质:
原子:Ne
阴离子:F— O2-
阳离子:Na+、Mg2+、Al3+
Ne、NaF、MgF2、AlF3 Na2O、MgO、Al2O3
物质
组成
元素
分子
原子
离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质子
中子
宏观上
微观上
小结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