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地球上的水 同步练习(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26 18:1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1.1 地球上的水
一、基础题(共6题;)
1.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2.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C.?生活中接触的纯水多,水溶液少? ???D.?“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3.为了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状况而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 )
A.?蒸发?? ??????????????????????????????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
4.?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4题图
5.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所有水体 B.?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是目前可供人类利用的最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C.?目前你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河浅层地下水 D.?水资源开发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复21教育网
6.生物的结构特点与环境相适应。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长成叶刺状是为了________;根 系特别发达是为了有利于吸水,这些特点都是为了适应沙漠缺水的环境。 2-1-c-n-j-y
二、中档题(共6题;)
7.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B.?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8.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9.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图中的环节:环节②和③分别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________(填序号)。 21*cnjy*com
10.今年第17号台风“鲇鱼”9月27日17时在福建登陆,受“鲇鱼”外围影响,泰顺降水量超历史水平,在巨大洪流冲击下,古代廊桥遇到毁灭性推毁。下图是“鲇鱼”轨迹图。从水循环类型来说,台风带来降水属于________(填“海陆间、陆地内、海上内”)循环,图中的路径反应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与同纬度湖南长沙相比,温州夏季比长沙凉,冬季比长沙暖,主要受________因素影响(填影响气侯的因素)
11.小明为了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锥形瓶中注人少量温水,然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
?
(1)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是________?现象。??
(2)这个模拟实验展示的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环节。
12.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Z分别表示水循环的某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www-2-1-cnjy-com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三、拓展题(共1题;)
13.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方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全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的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
材料二:
(1)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悬殊的措施是________。
(2)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特点是________,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是 ________。
(3)我国已建成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起点位于(  )
A.?①图中????????????????????????????????B.?②图中????????????????????????????????C.?③图中????????????????????????????????D.?④图中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题
1. C
解析: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农业上喷灌、滴灌技术、一水多用都可节约用水,故选C
【分析】保护水资源可以从防治污染和节约用水两个方面来考虑。
2. C
解析:我国水资源总量世界第六位,但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的四分之一。
【分析】A、地球上水的总量多,但是大多是海水,淡水少,故正确;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正确; C、生活中接触的水大多是水的溶液,故D错误。 D、在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故C正确; 故答案为:C21cnjy.com
3. D
解析: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一般来说,夏半年连续4个月的径流量要占年径流量的60%-80%。我国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也较大,丰水年和枯水年常交替出现,有时甚至出现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的现象。径流年内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的明显波动,不仅容易造成干旱或洪涝等灾害,而且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带来了许多困难。www.21-cn-jy.com
【分析】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21*cnjy*com
故答案为:D
4. A
解析: A、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A错误;
B、地球表面约 的面积是海水,故B正确;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
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A、根据淡水资源的状况分析判断;
B、根据地球表面约 的面积是海水分析判断;
C、根据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分析;
D、根据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分析判断.
5. C
解析:根据水资源的分布及现状分析,结合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判断。
【分析】 A、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能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B、冰川分布于两极和高山地区,但是目前还不能供人类利用,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湖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不符合题意; C、目前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河浅层地下水,符合题意; D、水资源利用后不能恢复,所以应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减少水分的散失
解析:生物具有适应性,生物会与它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在缺水的沙漠中仙人掌叶片成叶刺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变化。除了叶的变化为了得到充足的水分根特别发达。 【分析】生物的结构特点与环境相适应。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长成叶刺状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 故答案为:减少水分的散失【来源:21cnj*y.co*m】
二、中档题
7. B
解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包括陆地淡水和海水资源分布情况。水是生物最基本的生存物质,没有水生物不能生存。人类对海洋水的利用目前较少。水的循环除了自然循环还有植物作用。【出处:
【分析】A、海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6.53%,故A错误; B、生物离开水就不能生存,故B正确;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故C错误; D、水循环的环节除了蒸发和降水,还有植物蒸腾等,故D错误。 故答案为:B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8.A
解析: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蒸腾,降水,地表地下径流,水气输送等环节。
【分析】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X表示湖中的水进入大气应该是蒸发,Y出现云层表示水蒸气发生凝结成小液滴,Z指向云下面的雨滴,表示降水,所以A选项正确;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蒸腾是植物的作用,X表示的是蒸发,所以B错误;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由A选项知C中XYZ表示的都错误,C错误;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由A选项知D中XYZ表示的都错误,D错误。
故答案为:A
9. (1)蒸发和水汽输送 (2)⑥
解析: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几个环节,根据图片描述选择作答。 【分析】(1)据图可知,环节②水蒸气从海面上升到空中变成云,这个环节叫蒸发;环节③云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所以是水汽通过风等作用的水汽输送; (2)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将地表水从南方转移到北方,所以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地表径流,即⑥。 故答案为:(1)蒸发,水汽输送;(2)⑥21·cn·jy·com
10.海陆间;水汽输送;海陆性质?
解析:(1)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那里温度高,大量的海水被蒸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只要气温不下降,这个热带气旋就会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了台风。(2)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径流、下渗、植物蒸腾。(3)水比热大于沙石的比热,沿海地区受海水的影响全年温差小,夏季气温较低,冬季气温较高。 【分析】台风是在海洋上生成,逐渐向内陆移动的气旋,所以从水循环类型来说台风带来降水属于海陆间循环;台风的路径是海洋上的水汽输送的一个路径,反应了水循环中的水汽输送环节;同纬度的湖南长沙太阳辐射热量相同,出现温州夏季比长沙凉,冬季比长沙暖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较大,沿海的温州受海水的影响升温慢降温也慢,这是海陆性质的影响。 故答案为:海陆间;水汽输送;海陆性质2·1·c·n·j·y
11.(1)液化 (2)蒸发;降水
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熔化、汽化、升华,放出热量的是凝固、液化、升华。 (2)本题是“雨”的形成模拟实验装置,在锥形瓶上的蒸发皿中放入了冰块,水汽化成水蒸气后,遇冷便会液化成小液滴附着在蒸发皿的底部;而在锥形瓶上的蒸发皿中放入热水,水蒸气没有遇冷,不会发生液化,所以不会产生小液滴;而雨的形成经过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分别由水变成水蒸气,和由水蒸气变成水。【版权所有:21教育】
【分析】锥形瓶中的温水在不停的汽化变成水蒸气,在锥形瓶上放一装有冰块的蒸发皿,瓶口的温度较低,所以水蒸气在瓶口附近遇冷,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因此在瓶口处可看到大量的白雾类似于云,大量的小水珠在蒸发皿底部越积越多出现小水滴,小水滴聚集多了会下落变形成降雨。这个模拟实验展示的是水循环中的蒸发和降雨。
所以答案为:1.液化???? 2.蒸发???? 降水
12. A
解析:解决此题要结合物态变化进行解答,知道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遇冷变成小水珠的过程叫液化,是凝结过程,很多的小水珠便成了雨下落到地面。
【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上升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小水珠在飘动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成雨下落到地面;即图中x为蒸发过程,y为凝结过程,z为降水过程。 故选A
三、拓展题
13. (1)南丰北缺;跨流域调水
(2)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兴修水库 (3)C
解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 【分析】(1)(2)我国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空间分布上,南丰北缺;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跨流域调水工程,其中南水北调东线、中线都已建成通水,中线起点位于湖北。我国通过兴修水库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难题; (3)中线方案利用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一直流向北京,丹江口水库位于③湖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