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跑》
一、教材分析
此项教材较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实用技能;是最能体现学生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的体现,也是生活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自然快跑的途中运用跳、跨、钻、绕通过障碍物,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及内脏器官和上下肢力量、灵敏与协调素质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坚韧不拔,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运动基础较薄弱,侧重于感性;学生对动作练习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好动;教材能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等素质。因此,在课的练习安排上,必须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意技巧,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过障碍物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跳、跨、钻、绕的动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跑的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灵敏、速度、跳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开发想象力,激发表现欲望。
2、培养克服困难,互相合作的心理品质。
五、教学方法
本课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指导。为此,我设计了“准备活动---自我尝试--讨论、点拨--小组练习--相互评议---自由放松。”这一教学程序。此程序是在教师激励和启发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练的互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个体得到充分的展示,为他们的合作探究创造了学练空间。围绕本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我根据学生“实践---认知---再实践”的认识规律及学生的学法要求,在课的基本部分,主要采用了“尝试教学法”。尝试的过程是学生探索、创新、理解新知和体现自我的过程,其本身就包含着学法。我以此为媒体,诱导学生主动去自学、尝试、探索;引导学生积极讨论、相互帮助、相互学习;使他们的学法沿正确的方向发展,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创新思维的习惯。
六、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体育常规
小游戏——喊数抱团
徒手操
基本部分:
(1)本部分是整堂课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本课重点。因此,要求学生情绪饱满,讲求效益,并注重劳逸结合。教学中注意层次、面向全体,发展个性,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 主教材“障碍跑”是基础教学,作为教材体系中“跑”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重点是“快速安全地通过障碍”。
1、动作要领:
绕——降低重心、外侧脚的脚内侧着地;
跨——踏跳点的选择、摆动腿高抬向前跨步;
钻——降低重心、低头、协调连贯;
跳——单脚踏跳,重心前移
重点:跳的重心前移,跨的抬腿、钻的身体协调配合、绕的外侧脚的脚内侧着地。
难点:灵活运用跳、跨、钻、绕等技术。
2、设计如下:
教法:讲解示范法、重复练习法、评价法、传统教学法
学法:练习法、循序渐进、观察法、实践法
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
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体育观念
游戏——接力赛
教师讲解方法及规则
1、方法:游戏方法:学生分成4组,每组10人,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游戏比赛。
规则: 听到开始的口令后立即跳过小垫子,跨过垫子,钻过栏架。绕过标志桶。再跳绳3个,比一比哪一组在最快时间内动作完成最好。
2、教师示范游戏。
3、引导学生熟悉游戏方法及游戏场地。
4、当裁判,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竞赛。
5、评选出优胜组。
结束部分
1、学生集合
2、放松练习:教师示范放松动作,讲解方法;在教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放松自己,让自己尽快恢复,以便上好下一堂课。
3、小结及评价:这堂课学生学习的很积极,使整堂课的气氛活跃,希望继续努力。
4、下课,带学生回教室。
七、教学原则
符合生理特征的原则,适应学生心理的原则,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八、场地器材
一块平整的足球场,小的体操垫8个,跳绳4个,圆圈栏架4个,哨子1个,标志桶30个。
九、本课的平均心律:130次/分-140次/分
练习密度: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