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空题。(第6题2分,其余每空2分,共34分)
1.计算÷5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结果是( )。
2.把“468÷18+18×7”按先加、再除、最后乘的运算顺序添加括号,写出算式是( )。
3.小明在计算“/-65÷5+26”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最后算加法,得到的结果是54,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
4.在/里填上“>”“<”或“=”。
37×14-12/ 37×(14-12)
16×(70-50+34)/ 16×(70-50)+34
480÷8÷5/ 480÷(8×5)
300÷(5×4)+210/300÷5×4+210
5.把下面的每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1)25+15=40,2×40=80,1600÷80=20。综合算式:( )
(2)30-10=20,3×20=60,1200+60=1260。综合算式:( )
(3)45÷3=15,15+18=33 , 25×33=825。综合算式:( )
6.把+、-、×、÷分别填入下列等式的横线上(运算符号仅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108____13____14=290 930____15____24=38
7.花园小学买了35套单人课桌椅,每张课桌118元,每把椅子42元,一共要花( )元。
8.张老师准备给表演小组的5名学生每人买一双短靴和一双运动鞋。估计一下,一共需要( )元,实际上一共花了( )元。
/
短靴每双97元 运动鞋每双212元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28×15÷28×15=1 ( )
2.690÷30+690÷15=690÷(30+15) ( )
3.(48+52)+(720÷90) 这个算式去掉括号后,结果不变。 ( )
4.(78-14)÷2×7去掉括号后,计算的结果比原来大。 ( )
5.计算12×(500-32)+54时,第二步计算的是加法。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4分)
1.下面算式中,( )的计算结果最大。
A.1000-51÷17+13
B.1000-51×17+13
C.(1000-51)×17+13
2.算式(86+79)÷(23-18)最后一步算( )。
A.减法 B.除法 C.加法
3.4×25÷25×4的计算结果是( )。
A.1 B.16 C.10000
4.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不改变计算结果的是( )。
A.476+(132-57)-32
B.476-(132+57)+45
C.476-(132-57)+23
5.毛毛在计算(600÷/-5)×3时,错把括号丢了,结果是15,正确结果是( )。
A.75 B.39 C.30
6.工程队要修一条320米长的路,前4天修了128米。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要多少天可以修完?正确的算式是( )。
A.320÷(128÷4)
B.(320-128)÷(128÷4)
C.4+320÷(128÷4)
7.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8千米,一列高铁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汽车的4倍还多21千米。求这列高铁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比汽车多多少千米,应该列式为( )。
A.58×4+21
B.(58×4+58)+21
C.58×4+21-58
四、计算题。(共20分)
1.直接写得数。(每题1分,共8分)
154÷14= 25×16= 600÷50= 7+8÷8+7=
350÷50= 84÷21= 960÷24= 780÷15×0=
2.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142×5+182÷13 (300-225÷5)+149
40×[574÷(37-23)] 168÷[3×(91÷13)]
五、解决问题。(第1题3分,其余每题4分,共27分)
1.张师傅每小时做16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个师傅同时工作,5个小时后完成,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2.一个长方形鱼塘的长为180米,宽为60米,从长方形的一个顶点处开始,绕其四周每隔6米栽一棵树。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树?
3.小明家装修房屋,用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480块正好铺满书房的地面,如果改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4.王叔叔驾车从太原去南京,全程1078千米,前5个小时,平均每小时行110千米,剩下的路程若每小时行66千米,还需要多少小时?
5.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
6.红红看一本故事书,用了5天看完,前3天每天看40页,后2天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
240页
7.小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8分钟,用同样的速度,她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多长时间?
/
附加题:(10分)
甲、乙两桶水共重200千克。如果从甲桶倒出30千克水放入乙桶,那么甲桶里的水的质量是乙桶里的水的质量的3倍。原来甲桶和乙桶中水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答案
一、1.加 减 除 16
2.468÷(18+18)×7
3.218 4.> > = <
5.(1)1600÷[2×(25+5)]=20
(2)1200+3×(30-10)=1260
(3)25×(45÷3+18)=825
6.+ × ÷ -
7.5600 8.1500 1545
二、1.× 2.× 3.√ 4.× 5.×
三、1.C 2.B 3.B 4.A 5.A 6.B 7.C
四、1.11 400 12 15 7 4 40 0
2.
(300-225÷5)+149
=(300-45)+149
=404
40×[574÷(37-23)] 168÷[3×(91÷13)]
=40×(574÷14) =168÷(3×7)
=40×41 =168÷21
=1640 =8
五、1.5×(16+20)=180(个) 答:这批零件一共有180个。
2.(180+60)×2÷6=80(棵) 答:一共可以栽80棵树。
3.9×480÷(4×4)=270(块) 答:需要270块。
4.(1078-110×5)÷66=8(小时) 答:还需要8小时。
5.(145÷5)×(3+5)=232(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232米。
6.(240-3×40)÷2=60(页) 答:后2天平均每天看60页。
7.(480+840)÷(480÷8)=22(分钟)
答:她从家到少年宫要走22分钟。
附加题:200÷(3+1)=50(千克)
50-30=20(千克)
50×3+30=180(千克)
答:原来甲桶中水的质量为180千克,乙桶中水的质量是20千克。
【点拨】一共200千克,如果从甲桶倒出30千克水放入乙桶,那么甲桶里的水的质量是乙桶里的水的质量的3倍。那么倒了30千克后就是甲桶3份,乙桶1份,所以200千克平均分成4份,甲桶占3份,乙桶占1份,所以求出甲桶倒之后是150千克,乙桶倒之后是50千克,所以甲桶倒之前是150+30=180(千克),乙桶倒之前是50-30=2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