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植物一般生活在哪里?聚 焦土壤是地球家园的重要资源。探 索寻访校园土壤“居民”校园土壤中有你熟悉的“居民” 吗?探 索寻访校园土壤“居民”探 索我们去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寻访校园土壤“居民”探 索我们去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寻访校园土壤“居民”访问校园土壤“居民”观察提示:
①细致、全面、有顺序
②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③恢复原样,不伤害动植物研 讨1.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长和生活的动物和植物?
2.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拓 展蚯蚓饲养盒感谢观看! 2.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教材简析】
在第一课,学生已经对“我们的地球家园中有什么”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本节课学习聚焦的是学生身边熟悉而陌生的“生态乐园”——土壤。整节课一直围绕着“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动植物”的核心问题展开,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需要学生重点关注的内容很丰富,特别是“探索”环节,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观察什么?学生不仅要观察生长在土壤上的植物,还要观察生活在土壤表面和里面的动物。其次,观察的范围是什么?学生不仅要观察土壤表面,还要观察土壤的里面。再次,观察的要求是什么?观察要细致、全面、有一定的顺序。细致是要求对动植物个体的数量进行观察统计,全面是不遗漏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顺序是指按照从表面到里面进行观察。最后,观察还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做记录(需要指导学生如何做记录),要注意不伤害动植物。
在研讨环节,除了请学生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还可以交流动植物个体的形态、有趣的现象、土壤的特点等内容,在充分的交流中既可以反馈学生的观察活动是否细致、全面、有顺序,又可以通过交流观察发现帮助学生建立对动植物和土壤的“关联”认识。
教材的拓展部分“观察蚯蚓的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能多关注土壤下的动物生活情况。由于本课需要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观察,所以最后的拓展部分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时开展。
【学情分析】
本课学生需要在室外进行观察熟悉而陌生的土壤“乐园”。说熟悉是因为土壤太常见了;说陌生是因为学生可能从未细致地去统计、观察生活在土壤中的动植物。同时,学生的活动场所会从室内到室外再回到教室内,在这过程中学生会非常兴奋,他们可能会出现出教室后过于兴奋而忘记观察任务,或只顾着和小动物玩却淡化观察重点等现象。因此,教师在活动前要明确观察任务,强调观察的重点是土壤中的动植物,明确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细致、全面的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形成在观察中要保护动植物,观察后要恢复动物的生存环境等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上生长着许多植物,土壤表面和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动物。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2.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发现。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究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感兴趣。
2.细致观察、乐于表达。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懂得保护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在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生活的动植物进行细致、全面、有顺序的观察和记录。
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交流对土壤以及生活在土壤上的动植物的发现。
【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盆栽绿植。
2.小组:放大镜,木棒,小铲,塑料饲养盒。
【教学过程】
聚焦(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带土盆栽绿植(与课件图片一致)]
1.展示一盆带土绿植(以教室中现有或学生认识的植物为优先),提问:老师手上拿着什么?它生活在哪里?(预设:生活在盆里,生活在土里)
2.结合图片聚焦:土壤是我们地球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许多动物和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土壤,今天我们就要访问一下土壤居民们。
3.揭示课题:土壤——动植物的乐园(板书课题)。
二、探索(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各一个放大镜,木棒,小铲,每人活动手册]
1.展示活动场所照片,引导:今天我们要访问校园土壤中的居民们,在校园中有你熟悉的动植物吗?
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学生对校园土壤中动植物的认识程度)。
2.提问:动物和植物是我们友好的邻居,为了更友好地进行访问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预设:安静,听老师的话,不追逐打闹(肯定学生有关于观察纪律的回答)。
3.观看视频(土壤表面——落叶下——土壤里),在教师引导下结合视频明确观察时的注意事项:
细致:耐心、仔细地观察土壤中动植物的特点。
全面:全方位地观察土壤上的动植物,包含土壤上的和土壤里面的。
有顺序: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比如先观察土壤上直接可见的,再观察落叶下的,最后观察土壤里面的。
4.提问:对于接下来的观察,你还有哪些有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吗?
请学生或老师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预设: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怎么办?建议:对于不知名的动植物,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绘画,也可以请教老师,或通过pad等工具将动植物拍摄呈现。)
5.出示提示,再次强调:有顺序的观察;一边观察一边记录;观察后填平土坑,不伤害小动物和植物。
6.有秩序外出,完成学生活动手册,做好相应记录。
四、研讨(预设10分钟)
[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师班级记录表]
1.提问:我们发现了多少种依靠土壤生活的动物和植物?这些动植物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适时在班级统计表中记录。(建议:对于学生描述的动植物教师可以事先进行侦查了解,也可以通过学生描述特征让学生自己进行猜测,或教师帮助百度图片或形色等软件帮助识别部分动植物。)
五、拓展(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塑料饲养盒]
1.布置拓展作业:课外进行观察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建议:可参考教学光盘录像进行活动。)
2.机动:指导完成设计的作业题。
【板书设计】
土壤——动植物的乐园
校园土壤“居民”统计(班级记录表)
动物:蚂蚁、蚯蚓、西瓜虫、蜗牛、蟋蟀……
植物:狗尾草、牛筋草……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很多学生在初期使用活动手册时不知道应该如何记录,缺乏看懂记录表的能力,教师在记录前可以通过范例进行适当解释,如有学生在答疑环节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提问(例如:我们要数出植物的数量吗?植物数量很多怎么记?)教师可进行记录方面的引导。
本课不要求学生详尽地记录生活在土壤中的每种动植物,每个小组记录五种即可,但要求观察一种记录一种,规定时间内速度快的小组可以在表格下的空白处补充记录多观察到的动植物。
【作业设计】
下面哪些动植物是生活在土壤里的?请打√。
///
( √) ( √) ( )
///
( √) ( √) ( )
小明想到公园中访问公园土壤中的“居民”,他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把小花,小草拔下来拿在手上观察。( )
蹲在地上观察土壤表面的动植物。(√)
挖土真有意思,咱们先观察土壤里面的动植物。( )
观察的时候先观察土壤表面,再观察落叶下,最后观察土壤里面。( √)
刚刚看到的蜗牛真可爱,我要把它带回家当宠物。( )
土壤是动植物的家园,观察结束后我要把它们的家恢复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