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件 (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件 (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26 23:0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林奈
达尔文
哈维
沃森和克里克
拉马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首次提出“生物学”
生物分类系统“分类学之父”
《物种起源》与“进化学说”
发现血液循环第2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归纳出实验法研究过程的一般步骤。3.尝试设计简单实验,并控制实验条件。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生物科学工作者是利用哪些方法研究生物的?观察、调查、分类、实验响尾蛇实验法研究的示例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咬----放----追-----吃问题: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资料信息1.响尾蛇的视力不好,他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而不能看清物体。
2.响尾蛇的眼下方有一对能感受热的结构,可以感受较近的动物体温。
3.响尾蛇的舌能感受空气中的气味。
4.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做出假设科学家的实验 AB实验1被蛇咬过的死老鼠 AB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科学家的实验实验2 没有追踪死老鼠响尾蛇是跟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寻猎物的。得出结论
两组实验唯一有区别有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讨论实验法的基本程序毒液(变量)(对照)中毒没有中毒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实验1、将装有面包的培养皿加盖后放在冰箱保鲜室内(温度4摄氏度)放置4-5天。
实验2、将装有面包的培养皿加盖后在室温(温度28摄氏度)下放置4-5天。变量:温度对照:低温、室温下列属于对照实验中的一组对照是( )
A低温和光照 B低温和黑暗
C高温和干燥 D低温和室温D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哪一组条件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变量( )
A有光和无光 B有光和无水
C干燥和湿润 D有空气和无空气B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B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不同
C所有因素都相同
D所有因素都不同A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5.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收集相关信息 ④制定实验方案 ⑤实施实验方案⑥得出结论
A.①③②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A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问题:
鼠妇为什么要躲在阴暗的角落里?假设:鼠妇怕光右边
(遮光)左边
(有光)3分钟后右边
(遮光)左边
(有光)6分钟后右边
(遮光)左边
(有光)9分钟后右边
(遮光)左边
(有光) 鼠妇怕光,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结论:2.如果不支持,你们应该怎么办?
⑴修改假设
⑵分析原因,重做实验。3.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
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便于观察
C.控制变量 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D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
实施实验并记录
分析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我平生从来没有做出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一切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和严格试验的结果。 ——爱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