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
第 六 单元 第 1 课时 总第 1 课时
科目
主备人
班级
辅备人
班级
年级
姓名
姓名
教学内容
轴对称
教学时间
教学
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
重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突破
途径
教学难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突破
途径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感知对称现象。
1.游戏互动,认识对称。
①谈话: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猜猜看!这是什么物体? 你是怎样猜到的?
(出示:下图)
(课件出示全景图),请一位同学上来指给大家看看,哪里是对称的?
小结:像这些物体,两边形状是相同的,我们就说这些物体是对称的。
2.联系生活,积累表象。
谈话:生活中有许多对称的现象。在这里,你能发现有对称的现象吗?
生:枫叶、蝴蝶、奖杯是对称的。相机的形状时不对称的。请学生分别说明理由。
小结:像这些的物体左右或上下形状相同,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
你还能举例说明,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吗?小组讨论。
二、自主探究,认识轴对称图形。
1.谈话:我们把天安门的形状画下来,就得到了天安门的平面图形。这里还有许多物体的平面图形。(把107页上的图形剪下来)
活动探究:(要求)先把这些平面图形对折,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活动。
2.组织交流:
演示:沿中间的一条线把天安门折成两半,这种折法叫“对折”。(板书:对折)
观察:天安门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继续板书:对折后完全重合
飞机——上下两边是完全重合的。
蝴蝶——两边也是完全重合的。
3.小结:我们把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
任意选一个轴对称图形,摸出它的折痕,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一般都用点划线表示。
4.试一试 我们学过了很多平面图形,把第109页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看哪些是是“轴对称图形”?
三、观察比较、巩固概念,
1.做一做:照例4的要求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
2.说一说:想想做做1、2、4:哪些图案和英文字母和交通标志,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观察,思考,动手验证,说明理由。
3. 连一连:想想做做3 学生说明连线的理由。
四、观察欣赏、实践创造。
1.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美,收集轴对称的标志在教室里展示。
2.动手做:创造美丽的图案。
个性设计
课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