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物质的特性 阶段专项复习(课件 2课时 37+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阶段专项复习(课件 2课时 37+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27 22:36:30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阶段专项复习(七)第4章 物质的特性答案显示C升华;熔化;凝华B液化;放出;上;水汽化吸热DBAA平衡;无关;一(或二)DC①③;⑤;②④⑧;⑥⑦A水蒸气遇冷液化;油浮在汤的表面,水蒸气无法放热液化液;升华;①1.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
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点拨】电扇吹风感觉凉快是由于加快了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冰雪融化成溪水属于熔化吸热;冰棒周围冒“白气”属于液化放热;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属于凝华放热;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属于凝固放热。【答案】A2.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小智同学发明了一种“神奇恒温杯”,他在双层玻璃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海波晶体(熔点为48 ℃)。开水倒入杯中后,水温会迅速降至48 ℃左右,人即可饮用,并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这主要是利用(  )
A.海波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B.海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C.海波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D.海波熔化吸热、液化放热【点拨】开水倒入杯中后,此时海波晶体被熔化,此过程海波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48 ℃以下时,此时海波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答案】B3.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很多热量,使______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手不会被烫伤。液化放出上水汽化吸热4.如图所示,是反映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图乙中的物质为________态。某物质由图甲的状态直接变为图丙的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_,下列事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这一过程相同的是________。
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
后变小
②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可
看到有“白气”冒出
③新鲜的蔬菜放置两天后就
会变蔫液升华①5.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放水,水上面浮有一层沸点比水高的油,如果对容器底部加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先沸腾,油后沸腾,但水和油同时蒸发
B.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同时沸腾
C.油蒸发,水不蒸发,然后水先沸腾,
最后同时沸腾
D.油蒸发,水不蒸发,直到水全部汽
化后,油才沸腾【点拨】由于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故在开始加热时,上层的油会发生蒸发现象,同时由于油膜的覆盖,使得油下面的水无法蒸发,但随着加热,当将水加热到100 ℃后,再加热水就沸腾了,即发生汽化,由于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且水的沸点小于油的沸点,故此时油不会沸腾,直到水全部汽化完后,油的温度才能升高,即当温度升到油的沸点时,再加热,油才可以沸腾。故选D。6.如图,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  )
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B7.星期天,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妈妈提醒他锅里的水量少了点,于是小华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少),用同样大的火直至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点拨】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据此分析可知;A图像符合题意,B、C图像的沸点与原来不同,不符合题意;D图像中水的温度不可能直接从很低的温度达到沸点,应该有一个升温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相传有一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白气”不断,林则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得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出尽洋相。试分析那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浮在汤的表面,水蒸气无法放热液化水蒸气遇冷液化9.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 ℃。碘的熔点为113.7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图乙中的碘颗粒吸
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
还可能会______;两种方式停止加热
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__。【点拨】碘熔化的温度比升华的温度高。升华熔化凝华10.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  )
A.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点拨】实验中,两物体具有相同的表面积,在相同的位置,表面空气流速是相同的,一个在树荫下,一个在阳光下,所以研究的是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故选A。11.雨过天晴,善于观察的小红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面上积水少的地方一会儿就干了,而积水多的地方就很难干。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身边可利用的器材:天平(砝码)、水、烧杯若干、量筒若干
【方案一】
(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天平(砝码)、水、两只相同的烧杯;(2)可以使用天平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
①实验前,在烧杯中分别倒入不同质量的水;
②调节好天平,把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托盘上,通过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③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是否仍然平衡,如果______________,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无关。平衡【方案二】
(1)在相同环境下,选择水、两只相同的量筒;
(2)可以使用量筒来定量判断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
①实验前,在量筒中分别倒入不同体积的水,记录水的体积;
②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记录水的体积,计算出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
③如果量筒中水减少的体积相同,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________。
【交流与评估】
你准备选择方案__________(填“一”或“二”)来进行探究。一(或二)无关12.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C.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C13.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对此现象,你认为合适的解释是(  )
A.沸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 ℃
C.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D14.下列古诗词的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点拨】物质燃烧一定属于化学变化,A选项错误;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错误;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选项正确;爆竹点燃是化学变化,D选项错误。【答案】C15.在下列物质的变化或性质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属于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均填写序号)
①木材做成各种家具 ②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③酒精挥发 
④酒精易挥发 ⑤木条燃烧 ⑥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 
⑦煤油能燃烧 ⑧食盐是白色晶体⑥⑦①③⑤②④⑧课件37张PPT。阶段专项复习(六)第4章 物质的特性答案显示BCDACADD左;34CB27.6克AB水;水;水;同CB;A瓶内出现红棕色气体;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显示7;不是6∶1;12∶5ABB5;C ABB1.水是由________分子构成的,冰是由________分子构成的,水蒸气是由________分子构成的。这说明水、冰、水蒸气属于________种物质。水水水同2.分子很小,一般需要借助哪种实验器材才能观察到(  )
A.放大镜 B.平面镜
C.光学显微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D3.如图为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示意图,设计该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  )
A.分子间存在空隙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点拨】酒精和水混合,酒精分子进入水分子的间隙而使混合后的总体积减小了。故图中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A选项正确。4.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填“A”或“B”)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A瓶内出现红棕色气体【点拨】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空气要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所以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瓶;如果将两个瓶口对在一起,则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会向空气中运动,所以B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淡,A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棕色;说明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就可以证明扩散现象的存在。5.下列各项中不随物质的状态改变的有(  )
A.密度 B.比热
C.质量 D.分子间的距离【点拨】密度、比热都随状态而改变,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状态的物质分子间的距离不同。C6.下列各量:①密度、②比热、③质量、④体积,在状态不变的情况下不随温度而改变的是(  )
A.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点拨】在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密度、体积都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比热、质量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7.下列关于物体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B.质量是物体所含构成物质微粒的多少
C.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质量可以用杆秤测量A8.下列关于物质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物质密度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D9.下列关于物质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比热跟物体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物质的比热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C.物质的比热跟物体升高的温度成反比
D.物质的比热大小等于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质量、升高温度乘积的比值D10.关于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过程中可以调节平衡螺母
B.潮湿的物体可以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
C.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
D.称量粉末状药品时只在左盘垫一张纸即可【点拨】在称物体的质量时,若发现天平不平衡,不能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应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故A错误;潮湿的物体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置在天平托盘上称其质量,故B错误;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故C正确;称量粉末状药品的质量时,应在左右两个盘中各放入质量相等的纸片,故D错误。【答案】C11.用托盘天平测量铜块质量时,当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时,发现天平的指针指向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再次平衡,则该铜块
的质量为________克。左34【点拨】如图甲,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右侧,天平的左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铜块质量m=20 g+10 g+4 g=34 g。12.在天平调节平衡后,把被测物体放左盘,右盘放砝码,发现指针稍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A.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B.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C.将游码向右调节 D.将右盘中的砝码取出C13.为配置适当浓度的盐水,需要用天平称取5克食盐,调节天平调平衡后,现在将食盐放在左盘,右盘放5克砝码,发现指针稍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则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A.取出部分食盐 B.往左盘加适量食盐
C.将游码向右调节 D.将右盘中的砝码取出B14.用已经调好平衡的托盘天平,称一个鸡蛋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有三个砝码,其上标有50克,10克,5克,游码向右拨动了3格(每格代表了0.2克),那么这个鸡蛋的质量是(  )
A.65.3克 B.65.6克
C.64.7克 D.64.6克B15.小李同学在用最小砝码为5克的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不小心将物体和砝码放错了盘,调节天平平衡后,记录下的数据为32.4克。则物体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点拨】说明砝码质量是30克,游码示数是2.4克,则被测物体的质量加游码示数应该是30克。27.6克16.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了,用天平称量一张邮票质量的做法可行的是(  )
A.称数十张邮票的质量,除以邮票的张数,可得一张邮票的质量
B.将一张邮票和一个小铁块一起称,再单独称小铁块质量,两次相减可得邮票质量
C.因为天平是测量质量的精密仪器,所以可以直接称一张邮票的质量
D.天平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称出邮票质量【点拨】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了,用天平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常用累积法。【答案】A17.用天平称出一墨水瓶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你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  )
A.随便用哪一种方法都一样
B.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无法判断B18.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分别14 g和2 cm3,并算出奖牌的密度为________g/cm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________(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18.7不是19.某人去商店想买密度为0.9×103千克/米3的液体5千克,但手头只有最多能装0.5千克,密度为0.75×103千克/米3的液体的瓶子,问此人应带这种瓶子(  )
A.9只 B.7只
C.17只 D.8只【点拨】瓶子不变的是体积,要求出瓶子的只数,应该分别求出所买液体的总体积和一只瓶子能装的体积,然后求出瓶子的只数。A20.医院内某氧气瓶内氧气的密度为6千克/米3,某次使用中用去了质量的1/3,则钢瓶中气体的密度为(  )
A.6千克/米3 B.4千克/米3
C.2千克/米3 D.无法确定【点拨】因为氧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不变,质量是原来的2/3,所以密度是原来的2/3。B2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
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点拨】解决图像问题可以用“一刀法”,如果横切一刀说明质量相等,体积不等,体积大的密度小。也可以竖切一刀,说明体积相等,质量不等,质量大的密度大。【答案】B22.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之比为1∶3,质量之比为2∶1,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如果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是5∶4,质量之比为3∶1,则甲、乙的体积之比是________。【点拨】解决比值问题一般可以用分别代入法。6∶112∶523.现有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正方体是空心的,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克/厘米3,________正方体是空心的。5C24.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 ②记录铁块没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 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 ④用天平测铁块的质量 ⑤调节好天平 ⑥计算铁块的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⑤④③②①⑥D25.在做“测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中,有下列步骤:①用托盘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②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③用托盘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④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值。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①②④C26.以下是司索同学测定酒精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为m;②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为m1;③将水倒出,在矿泉水瓶中装满酒精,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④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中酒精的体积为V;⑤计算酒精的密度。这些步骤中可以省去(  )
A.①或③ B.②或④
C.③或④ D.都不能省去【点拨】测酒精的体积可以用①②或④,但是测酒精的质量必须有①③,所以可以省去②或④。【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