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3张PPT。家乡的艺术惠山泥人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欢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它福得得、胖墩墩,手捧温顺驯服的猛兽,朝着人们甜甜地微笑,一副孩子气,一脸福相,确实惹人可爱。提起大阿福,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惠山一带荒草丛生,古木参天,经常有野兽出没,危害人类。人们谈兽色变。但是,事情总是一物降一物的。在深山里,不知何时开始,住来了两个人形巨兽,名叫“沙孩儿”,它们力大无比,山中各种猛兽长虫,只要见到它们微微一笑,就会俯首贴耳地投入它们的怀抱,任其吞食。自从出现了“沙孩儿”之后,附近的百姓从此都安居乐业了。有一年冬天来临,上山伐木的农民纷纷下山。雄的“沙孩儿”出于好奇,就在未伐下的大树下玩耍。这时,这棵大树突然倒下,把它压死了。雌“沙孩儿”寻踪到此,见此惨状,伤心不已。为了殉情,也就一头撞死在这棵树下,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它们,便根据它们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两个泥人,取名为“大阿福”。从此,这一对大阿福就作为镇山驱兽、避灾辟邪的吉祥物流传于民间。 北京门墩门墩是汉族传统民居,特别是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北京的门墩儿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等级森严的封建年代,门前一对抱鼓石,那是功名得标志,无功名者门前是不可立“鼓”的。王府门前的门墩儿狮子头特大,文官用书箱形,武官用兽吻形。 陈家祠的砖雕陈家祠的砖雕艺术十分高超,运用了砖雕中的圆雕、浮雕、镂空、挂线砖雕等方法,正门东西两边共有六幅巨型砖雕,西边三幅正中为“梁山聚义图”,再现了梁山好汉汇集聚义厅的场景,“聚义图”两边分别是“桐柳杏凰群图”和“松雀图”,画面空白处有名家诗句陪衬,“桐柳杏凰群图”是范仲淹《登岳阳楼记》中的名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字为行书体,笔迹流畅,刀法钢劲,落款为“黄南山作”,这可是当时砖雕大师的杰作。东面墙上的砖雕与西面的对称,中间是“刘庆伏狼驹”图,取材于西汉时刘庆降服西夏进贡的一匹名为“狼驹”的烈马的故事;左右两边分别是“百鸟图”和“五伦全图”,空白处同样陪衬着名人诗句。这几幅砖雕无论规模还是雕刻技艺,都堪称南派砖雕的代表。陈家祠内最令人陶醉的雕刻是前东、西次间,东、西斋间山墙上镶嵌的戏曲场面的浮雕,如“刘庆伏狼驹”、“梁山泊聚义”等画面,深浅浮雕、透雕穿插运用,场景中众多人物姿态各异,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更有罕见的行书诗词砖雕,字迹清晰、流畅,气贯全篇。祠堂中的砖雕作品大都出自广东番禺、南海的著名艺人黄南山,杨鉴廷之手,这些砖雕是研究民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