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语上标准化试题5.搭石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语上标准化试题5.搭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7 11:4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部编版五语上标准化试题+课文片段(附答案)
(标准化试题内容与本课所编知识点梳理同步)
5.搭石
标准化试题:
(提醒:第1~5题,根据拼音或积累,在相应位置书写相关内容。)
1. 读拼音,写词语:
xùn qī jiàn gé qiǎn zé ping héng lǎn duò
( ) ( ) ( ) ( ) ( )
2. ,要留清白在人间。
3、 ,任尔东西南北风。
4.作者通过描绘话搭石、 、 、 四个部分,赞美了乡亲们 . 的精神和 的传统美德。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一行xíng人 平衡héng B.协(xié)调有叙(xù) 人影绰绰(cuò)
C.伏(fú)下身子 俗(shú)语 D.涨(zhǎnɡ)潮 脱鞋挽(miǎn)裤
6.下面词语中的带点字与“间隔”的“间”读音相同的是( )。
A.间距 B.间断 C.房间 D.中间
7.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讯期 B.访问 C.胁调 D.遣责
8. “人影绰绰”的“绰”,与( )中带点的字意思相同。
A.风姿绰约 (?http:?/??/?www.so.com?/?link?url=http%3A%2F%2Fguoxue.baike.so.com%2Fquery%2Fview%3Ftype%3Didiom%26title%3D%25E9%25A3%258E%25E5%25A7%25BF%25E7%25BB%25B0%25E7%25BA%25A6&q=%E5%90%AB%E7%BB%B0%E7%9A%84%E6%88%90%E8%AF%AD&ts=1566815470&t=82d10d84abd7ddf213395ef9add12a1" \t "_blank?) B.绰绰有余 (?http:?/??/?www.so.com?/?link?url=http%3A%2F%2Fguoxue.baike.so.com%2Fquery%2Fview%3Ftype%3Didiom%26title%3D%25E7%25BB%25B0%25E7%25BB%25B0%25E6%259C%2589%25E4%25BD%2599&q=%E5%90%AB%E7%BB%B0%E7%9A%84%E6%88%90%E8%AF%AD&ts=1566815470&t=74a7bedf86a86c71367ec693bb452ef" \t "_blank?) C.隐隐绰绰 (?http:?/??/?www.so.com?/?link?url=http%3A%2F%2Fguoxue.baike.so.com%2Fquery%2Fview%3Ftype%3Didiom%26title%3D%25E9%259A%2590%25E9%259A%2590%25E7%25BB%25B0%25E7%25BB%25B0&q=%E5%90%AB%E7%BB%B0%E7%9A%84%E6%88%90%E8%AF%AD&ts=1566815470&t=65d321e3685b72edcf9de7158716d4a" \t "_blank?) D.处之绰然
9.下列四组词语中,不是一对近义词的是( )
A.谴责-指责 平稳-稳当 B.间隔-距离 懒惰-懒散
C.协调-和谐 联结-联系 D.轻快-轻松 平衡-失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指配合得适当,很有秩序)!
B.搭石(把石头摆在小溪里,供人们过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C.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按道理应当这样)的事。
D.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人影多,模糊不清),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搭石》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刘章写的。
B、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C、党中央大力重视并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
D、他这种违反错误的做法 (?http:?/??/?www.so.com?/?s?q=%E5%81%9A%E6%B3%95&ie=utf-8&src=internal_wenda_recommend_textn" \t "_blank?),受到了大家的批评。
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B.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C.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D.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3.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B.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C.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D.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14.下列关联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脱鞋挽裤。
B.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
C.因为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所以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D.之所以前面的人突然停住,是因为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15、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
A.这句话赞扬了搭石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的品格。
B.这句话实际是赞扬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C.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16.本文写作特色说法有误的是( )
A.详略得当 B.借物喻人 C.点面结合 D. 语言华丽
17.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
B. 本文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
C. 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
D. 在作家刘章家乡,年轻人背老人过河是很不平常。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①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 )怎样急着赶路,( )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②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hús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 )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叙 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悼悼),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③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ú fù)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1.划去括号里加点字错误的字音或字形。
2.在文中“□”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标点。
3.在文中“( )”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4. 文段①采用 的方式,略写“ ”这个“面”,详写老人调整搭石这个“点”。 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 的优秀品质。
5. 用“ ”划出文段②中的比喻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
6.“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风景一:老人及时调整搭石;风景二:行人协调有序地过搭石;风景三: ;风景四: 。
7.如果让你给搭石取名,你会用不同颜色的笔每一块石头上写着: 、 、
、 、 。
8. 说一说:假如你想成为课文中的“搭石”,那么在生活中你该怎样做?
. .
答案见下一页:




答案:
标准化试题:
1.汛期 间隔 谴责 平衡 懒惰

2、粉身碎骨全不怕 3、千磨万击还坚劲
4、 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 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
5、A 6.B 7、B 8.C 9.D 10 D 11.B 12 A 13.A 14.D 15.

课文片段:
1. dù fù叙 悼悼 2 :,,,;,,
3.无论 只要 如果 就
4、点面结合 “人们早早摆搭石” 老人调整搭石
老人淳朴善良、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5、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这句话把人们过搭石的声音比作轻快的音乐, 把人们过搭石的姿态比作画,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6、风景三:两人相遇,招手礼让。风景四:遇见老人,背负过溪。
7、善良石、勤劳美、谦让石、尊老美、团结石、奉献美……
8、助人为乐、和同学团结友爱、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