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附加题
卷面分
总分
得分
★卷面分:2分
一、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兴奋(xīng xìng) 乘兴而归(xīng xìng)
土炕(kàng hāng) 淤泥(yú yū)
肆虐(nüè yuè) 盘踞(jù jū)
逆行(nì yì) 坠落(zhuì duò)
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8分)
1.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 ( )
2.这汪洋大海就是由这渺小的一滴滴水汇聚而成的。 ( )
3.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
4.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 )
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10分)
1.如果地球被破坏了,人类将别无去处。所以人类必须精心地( )地球。
2.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千万不能( )自然资源。
3.你别对这种人抱有指望,否则你就一定会( )。
4.可能在我们的眼中土地是平凡的,但是在印第安人的眼中却是( )的。
5.我们生活的地球太容易破碎了,所以无论多么( ),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地去保护它。
四、用“√”选出括号里恰当的词语。(6分)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丽 壮观 壮阔)。
2.祖国的山河非常(壮丽 壮观 壮阔)
3.江面上,波澜(壮丽 壮观 壮阔)。
4.人类随意(毁灭 毁坏 毁害)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5.山洪暴发给人们造成了(毁灭 毁害)性的灾难。
6.这一带的野兽经常下山(毁灭 毁坏 毁害)庄稼。
五、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8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E.反问
1.工厂多么需要科学!农村多么需要科学!学校多么需要科学! ( )
2.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 )
3.有人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 ( )
4.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 )
六、课外阅读。(共20分)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如英国、德国、荷兰等国,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从而避免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以北京为例,当汽车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处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这种彩色路面不仅美化了市容,还能起到防滑,提示司机减速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方便交通管理等作用。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多孔隙沥青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这种能够吸纳回收雨水的路面技术的采用,对于缺水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这种技术将沥青路面做成“三层”: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中间层安置了雨水分流设施,将来自最上层的雨水分流到排水管以回收利用,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透到地下。
透水路面采用的是在普通沥青中加入了强化纤维的混合料,使路面孔隙率由普通沥青路面的4%左右提高到15%~25%,有的甚至高达30%,大大提高了路面吸收雨水的能力。这种材料的特点还决定了其使用寿命要高于传统路面,因为它能避免冬季道路冻结对路面材料结构造成的破坏。另外,下雨时,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目前在欧洲,透水路面的普及率已达15%~18%。在我国普遍缺水的城市也应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1.第2自然段中“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中的“不同”指哪两个方面?“各行其道”和第1自然段中的哪一句相照应?(6分)
2.阅读第2、3自然段,任选一题回答。(6分)
(1)第2自然段中的彩色路面有哪三个作用?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字)
?
(2)第3自然段中所说的透水路面分为三层,每层各有什么功能?请分别用两个字加以概括。
3.最后两个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
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已基本铺设了彩色路面。
B.普通沥青路面的孔隙率不足4%,而透水路面的孔隙率大多为15%~30%。
C.采用彩色路面和透水路面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能。
七、思考表达。(14分)
黄河,母亲河
1.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黄河又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环保局要举行“保护母亲河”公益广告大赛,请你拟一条广告语参加这次比赛。(4分)
2.保护黄河,人人有责。请你针对黄河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向环保局王局长提几条保护黄河的建议。(至少两条)(4分)
3.黄河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请写出和黄河有关的诗句、成语、俗语各一个。(6分)
八、作文。(30分)
闲翻报纸,见到这样的几个数据:中国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荒废;全球每年平均1700万公顷森林被砍伐制成日用品;每年人类要将50多亿吨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这些数据给你的心灵带来怎样的震撼?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来表达你的心声。
附加题。(10分)
根据提示,在括号里填上带有数字的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 )
表示事情既然做了,就索性做到底。( )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 ( )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 ( )
表示差不多。( )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 ( )
表示归根到底。 ( )
表示把握大。 ( )
表示很不容易。 ( )
表示信心十足。 ( )
第6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xīng xìng kàng yū nüè jù nì zhuì
二、1.掌控 2.微小 3.消灭 4.大方
三、1.保护 2.浪费 3.失望 4.神圣 5.困难
四、1.壮观 2.壮丽 3.壮阔 4.毁坏 5.毁灭
6.毁害
五、1.D 2.C 3.E 4.B
六、1.颜色(或“呈暗红色”),材料(或“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 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路面上行驶。 2.(1)①美化市容。 ②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或“防滑并提示司机减速”)。 ③方便交通管理。 (2)①透水。 ②分流。(或“回收”)。 ③密封。(或“防渗”) 3.说明透水路面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意思对即可) 4.C
七、1.示例:九曲黄河一分情,两岸绿林四季青。 黄河清,天下平。 爱护黄河,就是爱护自己的母亲。
2.王局长:您好!我提的建议如下:(1)在两岸加强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2)坚持节水方针,发展节水型农业,建立节水型产业。 (3)加快南水北调进程。(注意称呼和问候语。) 3.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成语:中流砥柱、泾渭分明、河清海晏。 俗语:跳进黄河洗不清;不到黄河心不死。
八、略
附加题 一是一,二是二 一不做,二不休 二一添作五
三下五除二 八九不离十 小九九 九九归一
十有八九 九牛二虎之力 十拿九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