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 课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三首 课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9-03 17:17:18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4.古诗三首
语文部编版 三年级上




zèng
jìng
liú
cán

xié

chéng
jūn
ào
yóu






tiǎo
寒舍
寒假
hán
径直
直径
jìnɡ






斜着
斜阳
xié
冰霜
霜降
shuānɡ






捐赠
赠品
zènɡ
刘老师
刘海儿
liú






盖着
盖房子
ɡài
菊花
赏菊







残疾
残废
cán
君子
君臣
jūn






橙子
橙汁
chénɡ
送别
护送
sònɡ






挑头
挑起
tiǎo



左右 结构





上下 结构




半包围结构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在山中行走。
这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
秋天的深山、石铺的小路和白云缭绕处隐约可见的人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倾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
白云生处有人家。
生产,生出。
诗意: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山行
[唐]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停车后,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山行
[唐]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看到秋霜打过的枫叶简直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表达了诗人喜爱枫叶、赞美秋天的感情。
停车坐爱枫林晚,
因为。
傍晚时的枫树林。
诗意: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霜叶红于二月花。
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的枫叶。
比……红。
诗意: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观察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远”说明了诗人从远处观察,“停车”说明诗人描写的景象就在眼前,是近处。
远景
近景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山路绵长 山势高缓
白云飘浮 人家居住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喜爱枫林 难抑惊喜
点明原因 揭示中心


山行

杜牧
绘山林秋色晚景,爱枫叶不畏严寒精神。
前两句写诗人沿着石铺的弯弯曲曲的小路登上了山,看到了白云、人家。后两句用霜叶与二月的鲜花进行对比,突出了霜叶的红艳,展现了深秋的美丽景色。
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共21张PPT)
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语文部编版 三年级上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送。
诗人的好朋友。
赠送给刘景文的诗。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秋末景色。从“荷尽”“菊残”看出来的。
荷尽已无擎雨盖,
凋谢。
遮雨的盖子,这里指荷叶。擎:举,向上托。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菊残犹有傲霜枝。
残败,枯萎。
尚且。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花中四君子之一(梅兰竹菊)
不畏严寒,高风亮节,高雅孤傲。
因陶渊明的“采菊东南下”便得了“花中隐士”的称号。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人以“荷尽”、“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已无”与“犹有”形成对比,歌颂了菊花傲视风霜的气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佩、赞美之情。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深秋收获季节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橘绿是一年好景?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即使青春流逝,人生将晚,但还是要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或: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
赠刘景文
秋末的特征
荷尽无叶
菊残傲霜
收获的季节
橙子金黄
橘子青绿
色彩明丽
富有生气
背诵古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共23张PPT)
4.古诗三首
夜书所见
语文部编版 三年级上
夜 书 所 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意断句,把诗句读通顺。
xiāo
tiǎo cù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宋诗人。
叶绍翁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夜 书 所 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xiāo
tiǎo cù

写。
看见的景象。
夜间把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写下来。
萧萧梧叶送寒声,
萧萧:风声。
梧:梧桐树。
寒声:寒意。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秋风动客情。
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哪个字可以看出诗人身在他乡?站在江边,诗人心情怎样?
江上秋风动客情。
“客”可以看出诗人身在他乡。诗人心情很孤寂、凄凉,他想念亲人。
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一阵阵( )吹动( ),发出( )的声音,让人感到( )。
补充填空:
秋风
梧桐树叶
萧萧
孤寂
于是,此情此景,独自一人在外的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慨,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挑弄、引动。
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篱落:篱笆。
明:照亮着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体会到了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
近处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远处
郁闷孤独
倍感亲切
三首诗都的作者通过对秋天景色的不同描写表达自己内心极为丰富的感情,这种表达方法称为借景抒情。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描写秋季的诗
1.比一比,再组词。
诗( ) 首( ) 于( )
持( ) 自( ) 子( )
古诗
支持
首先
自己
等于
儿子
2、根据诗意写诗句。
1.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_______________
2.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_______________
萧萧梧叶送寒声
荷尽已无擎雨盖
想一想描写儿童的诗还有哪些,试着把它写下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4.古诗三首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认真读一读。
梧叶(wǔ??wú)??? ??挑促织(tiǎo??tiāo)??????? 萧萧(xiāo??sù)?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行”有两个读音:①?háng②xíng????人行道(??)????银行(???)??步行(? ?)????2.“处”有两个读音:①chǔ??②chù?????处分(??)???? 到处(? ?)??处理(? ?)
三、形近字组词。
赠( ) 霜( ) 君( ) 残( )
曾( ) 雪( ) 群( ) 钱( )
四、根据对古诗的理解判断正误,对的划“√”,错的划“×”。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的诗人叶绍翁。( )?
2.“知有儿童挑促织”的意思是知道有几个儿童在帮助大众织布。(?)?
3.“挑促织”的意思是“捉蟋蟀”。(???)? ???
4.“篱落”就是指“篱笆”。(???)?
?五、根据要求写句子。?
1.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恰当的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狂风吹折了树枝。(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组会上,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对诗文的理解填空。
1、《赠刘景文》是描写 季的景色,作者抓住 、 、 、 四种景物来描写秋天的。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 擎: 犹有: 。
七、补全古诗,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料想_____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漓江
桂林的漓江是一条美丽的江。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夏天的漓江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许多人在江里游泳。江面上有红色的小船,颜色各异的游泳圈和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真是色彩斑斓,为夏日的漓江增添了光彩。
秋天的漓江更加美丽。岸边上的一片片香蕉林虽然枯黄了,可香蕉树上却挂满了香蕉,这丰收的景色倒映在美丽的漓江里,真是美不胜收。
冬天的漓江也很美,虽然没有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夏天那么热闹非凡,秋天那么丰硕诱人,但它是那么纯洁,那么安静。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使桂林的山水永远那么清秀、隽美。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沉睡—( ) 安静—( ) 丰收—( )
2、读短文,补充词语。
色彩( ) 颜色( ) 热闹( )
生机( ) 美不( ) 丰硕( )
3、在短文中选自己喜欢比喻句、拟人句子抄下来。
比喻句:
拟人句:
4、短文的第1自然段与下文的关系是_____ ____。
5、短文按______顺序描写了漓江的景色。
6、漓江一年四季的景色各有特点,选用文中的词语写下来。
春天: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学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wú tiǎo? xiāo
二、1.② ① ② 2.① ② ①
三、赠送 冰霜 君子 残破
曾经 大雪 一群 钱财
四、1、× 2、× 3、√ 4、√
五、?1、太阳虽然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2、狂风把树枝吹折了。
3、小组会上,他总是第一个发言。
六、1、 秋 荷 菊 橙 橘
2、枯萎 举,向上托 仍然有
七、略
八、1、苏醒 吵闹 减产
2、 斑斓 各异 非凡 勃勃 胜收 诱人
3、 漓江就像一条翠绿的带子,由远到近环绕着象鼻山、优波山
春天,漓江岸边的树木又换上了新衣裳,小草也从沉睡中醒来,伸展着嫩绿的叶儿,在春风的吹拂下,正朝漓江笑呢!
4、引出下文
5、季节变化
6、生机勃勃 热闹非凡 丰硕诱人 清秀、隽美
7、想到了漓江的春夏秋冬的各有特点,景色迷人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