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操作活动:
师:媒体出示两份小圆片,一份10个,另一份6个。
两份小圆片一样多吗?你有什么办法让它们一样多?请你们拿出小圆片分一下。
(学生动手操作。有的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有的重新分)
两份小圆片一样多,每一份是几个?你是怎样分得?
(两份小圆片一样多,每一份是8个,可以把10个一份里面拿2个到另一份去,可以重新分一下等)
师:通过活动,现在每一份就一样多了,都是8个。
2.师:周末,妈妈买了许多巧克力,分给哥哥8颗,妹妹6颗。
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巧克力一样多?
(妈妈分得不公平,哥哥给妹妹1颗,两人一样多,是7颗)
3.师: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7支、3支)分别送给1个女同学和1个男同学,有什么办法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7支的笔筒分给女同学, 3支的笔筒分给男同学,再从7支的笔筒中拿2支给男同学,每人分得5支。)
3.引入“平均数”师:每一份都是8个小圆片,8就是一个平均数。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7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巧克力的平均数。5支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出示课题:平均数)
在日常生活中还听到或者用到平均数?
(平均身高,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平均产量等) [设计意图说明:从生活出发,引入新课,自然贴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学习
探究一:用“移多补少”求平均数
1.(出示课件)
师: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一个小组的同学在收集矿泉水瓶,老师在统计,问:你们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2.师:根据统计图,说说这四名学生分别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小红14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
从统计图中,我们还知道哪些信息?
(小明收集最多15个,小亮最少11个;或者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小明比小亮多收集4个等)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师: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是什么意思?(是指如果每人收集的数量一样多,这个数量是多少?)
师: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把小红的矿泉水瓶给小兰1个,把小明的矿泉水瓶给小亮2个,四个人的矿泉水瓶就一样多了)
师: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从统计图上可以看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
(不是的,只是假设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实际上有的同学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多,也有比这个数量少)
师:所以说平均数不是个真实的数 ,是个虚的数。仔细观察13这个平均数和同学们收集的14、12、11、15相比,有什么发现?
(比最小的11大,不超过15)
探究二:求几个数的总和算平均数
1.师: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全部放在一起)
2.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直接算出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交流)
(媒体出示书上算式)
(14+12+11+15)÷4
=52÷4
=13(个)
师:为什么除以4?
(因为是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分成4份,所以除以4)
师:所以说,求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也就是相当于把这个小组4个学生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媒体出示书上的这句话)
3.小结:谁能说说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的方法;把几个数的总和平分成几份,算出的就是平均数)
师: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这么多份。
[设计意图说明:多媒体演示与学生的交流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后分,平均数的意义及取值范围等建立清晰的表象。较好地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平均数。]
三、结论总结
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求几个数据的平均数,就相当于把这些数据的总和平均分成几份。我们通常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在总结回顾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提升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题目)
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级平均每班有多少本图书?
班级
三(1)
三(2)
三(3)
三(4)
本数
?428
?434
568
?406
(428+434+568+406)÷4=459(本)
答:三年级平均每班有459本图书
2.(媒体出示题目)
师:10~20度,表示什么意思?
(生:10表示最低温度,20表示最高温度。)
师:请同学们先把表格填写完整,再计算。
(学生练习,汇报媒体出示答案。)
(10+10+11+12+12+12+12)÷7≈11度
(20+21+23+24+22+21+22)÷7≈22度
师:计算一周的平均温度,表示什么呢?
(生:一周温度的变化的大致范围。)
3.3辆卡车2次一共运送18吨货物,平均每辆卡车运货多少吨?3辆卡车平均每次运货多少吨?
(学生独立练习,在汇报)
媒体出示答案:
18÷3=6(吨) 答:平均每辆卡车运货6吨。
18÷2=9(吨) 答:3辆卡车平均每次运货9吨.
师:在练习时,要仔细审题,求平均每辆卡车运货多少吨,要除以卡车的辆数。求3辆卡车平均每次运货多少吨,要除以运货的次数。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平均数,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4.小马要过一条河。
(媒体显示相关河床截面图)小马高150厘米,河床最深处160厘米,最浅处80厘米,平均水深130厘米。
你们说说小马能过河吗?
(不能过,虽然河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但最深处有160厘米,小马只有150厘米,过不去)
五、作业布置
本节同步测练
六、板书设计
平均数(1)
(14+12+11+15)÷4
=52÷4
=13(个)
答: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