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师课件:20《创造宣言》(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名师课件:20《创造宣言》(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7 16:1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创造宣言      陶行知第一课时第二课时课时安排检查预习一、解释下列词语,并注意加横线词语的意思。1.望洋兴叹:
2.顾影自怜: 3.遁辞: 4.鲁钝
5.自暴自弃
6.众叛亲离:原指看到人家的伟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来看的样子。 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顾:转过头看。 也写作“遁词”。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 迟钝,笨。 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暴:糟蹋。 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议论文相关知识论据类型:
常用论证方法:
议论类型:
驳论方法:
议论文三要素:事实论据 理论论据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引用论证
比喻论证 类比论证
立论 驳论
驳论点 驳论据 驳论证
论点 论据 论证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946),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推行平民教育。他一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深层探究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来进行反驳?
【交流点拨】 在文章中,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环境太平凡;生活太单调;年纪太小;太无能;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深层探究2.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交流点拨】 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反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深层探究3.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
【交流点拨】 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深层探究4.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交流点拨】 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深层探究5.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交流点拨】 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品析语言  品味文章语言,试结合例子分析文章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品析语言   排比
  1.“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
  总结: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国际歌》。
  总结:强调在单调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
  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总结: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就可取得巨大成就。 品味语言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创造出来的。
   总结: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5.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总结: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潜能。
   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
   总结: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品味语言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 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总结: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比喻
    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总结: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课堂练习   1.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
   2.作者所举的“不能创造”的五种借口是从哪些角度提出来的?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环境太平凡     
生活太单调    
年纪太小
     
太无能       
山穷水尽,陷入绝境  客观主观缺 乏 自 信认识自我课堂小结:  本文作者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展开了有力的批驳,提出了“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最后发出了只要有一丝热情,一滴血汗,都应该创造,都能够创造的创造宣言。本文叙议结合,运用大量的排比,层层深入地剖析了缺乏自信的危害,鼓励我们树立自信,勇于创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拓展延伸:  寻找当代或身边现实生活中与课文有关的实例。 感悟自信  张海迪,1955年出生于济南。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 课后练习  1.请用下列所给的词语造句。
  望洋兴叹 哑口无言 遁辞  
  自暴自弃 众叛亲离
  2.以“感悟自信”为题,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短文。可以运用课堂上使用过的事例,也可以另外找类似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