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循环小数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循环小数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27 14:4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循环小数》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并能够正确进行区分它们之间
的关系。
2、我要学会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3、激情投入,阳光展示,全力以赴,挑战自我。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等概念。
2、难点
培养应用能力,综合能力。
三、导学问题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观察课本33页400÷75的竖式计算,可以发现竖式中余数总是重复出现的数字是( ),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 ),继续往下除的话可能永远也( ),所以它的商可以表示为( )。
2、用竖式计算28÷18和78.6÷11,边算边观察余数和商的情况。
28÷18 78.6÷11
3、( )叫做循环小数。
像上面的( )、( )和( )都是循环小数。还可以写作:( )、( )、( )。
4、自学课本34页,说说什么是循环节,再写出下列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3.2525…=( ) 0.45858…=( )
0.99…=( ) 0.3042042…=( )
5、先计算15÷16和1.5÷7,再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自学课本34页,说说什么是有限小数?什么是无限小数?
四、参考资料
小数的变迁
同学们,你们都熟悉小数吧,小数在我们的糊口中四处可见,用处可多了.然则小数是奈何演变过来的呢?公元3世纪,也就是1600多年前,我国巨大的数学家刘徽就提出了小数.最初,人们暗示小数质是用笔墨,直到13世纪,才有人用低一格的暗示要领暗示小数,如8.23记做 ,左边的数暗示整数部门,右下方的数暗示小数部门.
古代,尚有人记小数是将小数部门的各个数字用圆圈圈起来,譬喻:1.5记做1⑤?,这么一圈,就把整数部门和小数部门分隔了.这种记法其后传到了中亚和欧洲.
公元1427年,中亚数学家阿尔·卡西又缔造了新的小数记法,他是用将整数部门与小数部门分隔的要领记小数.如3.14记做3? 14.
到了16世纪,欧洲人才开始留意的小数的应用.在欧洲,其时有人如许记小数,如:3.1415记做3◎1①4②1③5④,◎可以看作整数部门与小数部门的分界符号,圈里的数字暗示的是数位的次序,这种记法很风趣,可是很贫困.
直到公元1592年,瑞士的数学家布尔基对小数的暗示要领作了较大的改造,他用一个小圆圈将整数部门与小数部门支解开,譬喻:5.24……数中的小圆圈现实起到了小数点的浸染.
又过了一段时刻,德国的数学家克拉维斯又用小斑点取代了小圆圈.于是,小数的写法就成了我们此刻的暗示要领.可是,用小数点暗示,在差异的国度也有差异的要领.此刻,小数点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用“,”;一种是用小斑点“· ”.在德国、法国等国度常用“,”,写出的小数如3,42、7,51……,而英国和北欧一些国度则和我国一样,用“· ”暗示小数点,如1.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