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朱德的扁担》教案
【教学内容】
本文讲述的是1928年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为粉碎敌人围剿的阴谋,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感人故事。表现出了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战士同干共苦的高贵品质。同时表现出了广大红军战士对于朱德同志的敬爱之情。本文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心理,真实生动地反映了革命队伍中官兵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感人画面。本文以“朱德的扁担”为题,以小见大,让我们见证了一位革命伟人的鲜活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本文生字,会读、会写。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为什么同志藏朱德的扁担,后来又不藏。
【教学方法】讲授法 朗读 提问 思考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出示课题。(播放ppt1)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他是谁?)(播放ppt2)
出示朱德简介。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这是什么?)
介绍扁担,让学生简单对本文课题的扁担进行了解,包括基本作用,外部形象,实际组成等等,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文中。(播放ppt3)
二、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情境朗读。(播放ppt4)
2.学习生字。(播放ppt5和ppt6)
3.初读课文:把文章分为四部分,说说每一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默读课文分段,交流。
教师小结:
(1)一: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
(2)二:朱德与战士一起挑粮。
(3)三:朱德在扁担上写“朱德的扁担”。
(4)四:战士敬爱他。
三、精读领悟
(一)学习第一部分。(播放ppt7)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文章开头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小结:交代本文的时间、地点与人物,为下文做铺垫。
过渡:红军被敌人围攻在井冈山,他们如何生存,引起下文。
(二)学习第二部分。(播放ppt8)
1.为了粉碎敌人的计划,战士们去做什么?哪些句子展示出战士们的团结友爱?
(1)挑粮。
(2)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
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
过渡:大家争着去挑粮,朱德同志又是怎样做的呢?
(三)学习第三部分。(播放ppt9)
1.朱德同志与红军战士一起挑粮。
2.战士心疼朱德,将扁担藏起来了。
3.朱德新找来一个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
(四)学习第四部分。(播放ppt10)
总结全文:表达战士对于朱德同志以身作则的敬爱之情,因为朱德同志的坚持与战士一起同甘共苦的决心,感动了红军战士们,所以大家不再藏朱德的扁担。
深入解读
1.出示课文相关练习。(播放ppt11)
根据课文内容,连线。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知程度,让学生加深对本文的印象,加深文中生字的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朱德同志的艰苦朴素精神。
2.思考问题。(播放ppt12)
提出本文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3.出示参考答案。(播放ppt13)
再次对本文难点进行解释,加深学生对本文的实际表述精神进行理解。
五、课堂小结
1.提出需总结内容(播放ppt14)
2.本文通过描写1928年为粉碎井冈山被围的困境,朱德脚穿草鞋,身穿斗笠与战士一同去挑粮。战士心疼朱德同志白天晚上都得不到休息将挑粮扁担藏起,朱德在扁担上写“朱德的扁担”的故事。通过此篇课文,学生应该认识到当年抗战时期的艰苦,以及作为领导人的朱德同志是如何以身作则,艰苦朴素,与同志们同甘共苦,赢取了祖国的胜利,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太平盛世。让学生学会感恩。(ppt15)
六、课后练习
1.出示练习题(播放ppt16)
根据课文内容出示练习题,检查学生对于课文的记忆,考查对词语运用,(播放ppt17)
2.出示练习题.(播放ppt18)
考查学生对于本课的理解,根据课文,准确地填写出空格内容,完整地将课文故事梗概再次描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与理解。(ppt19)
七、布置作业(播放ppt20)
收集抗战时期感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