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土壤的成分 课件(共9张ppt)+教案(平铺式+网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4.土壤的成分 课件(共9张ppt)+教案(平铺式+网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29 00:44:30

文档简介

课件9张PPT。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土壤4.土壤的成分还需要什么?自己观察土壤,用便签纸记下你新发现的土壤成分将便签纸贴在记录单的右侧小组交流,每组选择两条记录进行汇报借助工具!证明土壤中有水和空气!把土壤放进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空气呢?搅拌几下,你看见什么?气泡还有吗静置一分钟,土壤和水又出现什么情况了?将自己的发现用便签纸写下来贴在记录单上!
每组选择两条发现进行汇报!
搅拌棒使用1分钟,交还到讲台!
耐心、仔细观察,轻声细语交流!你还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土壤?4.土壤的成分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土壤:土壤的成分、不同类型的土壤以及保护土壤。本节课《土壤的成分》中,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挖土壤、观察土壤并进行记录、最后利用两种方式深度观察研究土壤。
在新教材中没有提及腐殖质的概念,也没有让学生具体描述看到的土壤分层时那些物质到底是什么,但根据后一课的内容分析,在用水浸泡土壤后,学生要能观察到土壤的分层情况并描述,且发现土壤中是有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的。本节课虽然在一单元中处于起始位置,但与后一课的联系不可忽略。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其心智和接受能力还处于自己二年级的水平。但经历过两年的科学学习,他们的观察经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让他们合作观察一份材料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因此材料要充足。其次,要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可能很容易分散,因此把握好课堂节奏,逻辑也要梳理清晰。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空气、水和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等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土壤,记录并描述出它们包含的肉眼可见的成分。
2.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证明一些不可直接观察到的成分的存在,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
科学态度: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2.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土壤资源,了解人类的活动可能对土壤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土壤,并能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物质。
【教学难点】
知道有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物质,可以利用间接的办法证明它们的存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PPT、土壤。
学生材料:土壤、水、烧杯、纸巾、放大镜、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师:老师买了花苗,这里还有个花盆,我还差些什么吗?
图片展示:花苗和空花盆
生:土壤
2.师:土壤是什么样的呢?里面有什么?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已经三年级,但与二年级学生是相差不多的,创设情境要很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的。给动植物寻找合适的环境放生除了情境真实外,也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观察土壤
1.师:老师这儿有张成分表,是空白的,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土壤里有的东西写在上面吗?
生:每人写一份,写在横线上(不交流)
2.师:土壤里真的有这些吗?你有办法知道吗?
生:挖点土来观察
3.师:老师今天带了些刚挖的土壤,这里面真的有你们写的这些物质吗?
PPT出示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生:边观察边记录、保持桌面整洁
4.师:那如果观察的时候有看不清楚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我们需要放大镜来帮助我们
生:开始观察
5.汇报
生:汇报时注意,先说我在土壤中发现了、、、,这些是我没有观察前就猜到的,还有、、、是我观察后发现的,另外、、、我没有看到,我猜测土壤里有(没有)、、、
[设计意图:学生对土壤有一些了解,在观察之前让他们猜一猜(预测),这样开始观察时他们会更加认真,为了证明自己说的对,他们也会更加投入。在这一过程中,放大镜是一个辅助工具,不需要对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等讲解太多,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课前也应当多使用放大镜,以减少这方面的时间浪费。]
三、土壤里的水、空气和不同大小的土壤颗粒
1.师:你们在土壤里发现了这么多的物质啊!那土壤里有水和空气吗?
(未提及水和空气:植物的生长还需要什么?土壤里有吗?)
生:可以摸一摸
2.师:你能看到吗?你有办法借助其他物体证明它们的存在吗?
生:学生在水和空气的验证实验设计单上写下自己的方法
小组交流选出大家认为最满意的方案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土壤里的水和空气是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到的,只能用间接的办法证明。这些方法如果只是简单的由教师告知,会显得比较生硬,在课前可以做一些活动,例如让学生用纸巾擦桌子上的水,然后让他们说一说观察到的一些变化。另外可以用验证粉笔中有空气的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验证实验,但要放在课前,因为这些内容和土壤没有直接的关系。]
3.汇报预设
师:用纸巾捏一捏,看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土壤里有水?
生:纸巾变得潮湿了、皱了、破了、、、
师:那把土壤放进水里要观察什么?
生:看有没有气泡,如果有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4.学生活动
学生用纸巾包裹土壤,然后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将土壤放入水中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5.搅拌放入土壤的水
师:看来土壤里确实有空气,那过去了一段时间,那些小气泡现在还有吗?它们在哪儿呢?
生:观察自己的杯子,发现还有些小气泡在土壤的表面,有的在水面上消失了
师:要是我们搅拌一下土壤,那些小气泡会去哪儿?
师:真的是这样吗?除了小气泡还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我们来试试吧!试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呀?
生:猜测,浮上来、、、、
生:轻轻搅拌、防止水洒出来、要仔细观察、、、
PPT展示要求:搅拌棒使用1分钟后收回;边观察边记录;注意卫生;将发现用便签纸贴在记录单上
学生实验:教师及时收回搅拌棒,并引导每组学生观察水的分层现象,提示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设计意图:从观察小气泡入手,将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在气泡上,当他们搅拌水时,会有更多意外的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被调动。此外,因为汇报是小组汇报,但希望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观察,因此可以让他们自己写自己的,比一比小组里谁发现的多,在比一比那一小组的发现最多。]
四、总结
师:土壤看起来很普通,里面却含有这么多不同的成分。今天我们通过哪些办法发现土壤里有这些成分的啊?(固定句式:今天,我们用、、、发现土壤里有、、、)
生:纸巾,放大镜、放进水里。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土壤是一种观察的对象,在这节课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多种以往没接触过的观察方式,因此,让学生总结是为了巩固这种观察方式多样化的意识。有很多的物体通过直观的观察并不能全面的认识它的性质,借助其他物体是科学观察中很常见也很重要的手段。]
五、课后活动
1.师:今天老师带来的是小公园里的土壤,还有哪些地方会有土壤呢?
生:菜地、花坛、河边、、、、
2.师:请每位同学选择一种和今天不一样的土壤,用学到的方法观察并记录里面有哪些成分!
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老师准备的土壤可能比较单一,生活中的土壤范围很广,让学生延续观察的活动,既是让学生巩固观察方法,也是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土壤资源。]
【板书设计】
土壤的成分
我们用:
放大镜、 纸巾、 放进水里(搅拌)
发现土壤里有: 枯树枝 水 空气
草根 小颗粒土壤
小石头 大颗粒土壤
、、、、、、

【课后反思】
土壤是学生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物体,对于成年人而言更是常见而易忽略的,但我们真的了解土壤吗?你仔细观察过土壤吗?作为一名科学老师这也是我第一次那么专注的去观察土壤。这就是这节课的意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我么的物质世界——从土壤开始。
二年级正好学习了土壤里的小动物,小朋友的视线从科学桌上转移到了大自然里,甚至是平时大人不会主动让他们接触的土壤。而紧接着到了三年级,科学里有了好好观察土壤的机会,这太重要了。很多的学生在教室里观察了土壤,发出了惊叹声,因为这次的观察和之前他们认识到的土壤太不一样了,他们有了很多新的发现。
学生保持了二年级时对大自然科学的热情,同时也有了科学技能的储备,能积极的思考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中,学生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年龄的局限,他们的方法可能并不科学,或者多为解释而非科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引出“纸巾”、“放入水里”这样的方法成为这节课的难点。借助一些情景在这样的情况里十分适用,联想法也是科学家们常用的办法,他们也常常在其他的领域获得了灵感而在自己的课题上有所突破!
只有真正教授一个知识才能真正了解这个知识!孩子们的表现也让我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意义,这是他们了解物质世界一个重要的途径!
土壤的成分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一课,本单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土壤:土壤的成分、不同类型的土壤以及保护土壤。本节课《土壤的成分》中,教材设计了三个环节,分别是挖土壤、观察土壤并进行记录、最后利用两种方式深度观察研究土壤。
在新教材中没有提及腐殖质的概念,也没有让学生具体描述看到的土壤分层时那些物质到底是什么,但根据后一课的内容分析,在用水浸泡土壤后,学生要能观察到土壤的分层情况,但与后一课的联系不可忽略。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其心智和接受能力还处于自己二年级的水平。但经历过两年的科学学习,他们的观察经验已经得到了很大的丰富,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探究能力,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但在合作分享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欠缺,如果让他们合作观察一份材料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矛盾,因此材料要充足。其次,要激发学生观察的欲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可能很容易分散,因此把握好课堂节奏,逻辑也要梳理清晰。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组成土壤的成分有水、空气和颗粒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等。
科学探究:
1.通过观察土壤,记录并描述出自己观察到的物质。
2.能利用纸巾、水、放大镜等工具来进一步观察,知道观察的方法多种多样。
科学态度: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其中的乐趣。
2.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分享彼此的想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土壤资源,了解人类的活动可能对土壤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
利用多种方法观察土壤,并能记录和描述看到的现象。
【教学难点】
在证明肉眼不可直接观察到的物质时,利用工具或其他方式间接证明,如空气的存在。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不同的土壤、水、烧杯、纸巾、放大镜、记录单
学生材料:观察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探究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探究意图
课前活动
互动交流
互相介绍
调动氛围
一、导入新课
1.师:老师昨晚买了花苗,想种在花盆里里,你们帮我看看还少什么
2.师:为什么要加土壤呢?土壤里有什么能帮助花苗生长啊?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
1.生:土壤
2.生:自由回答
虽然学生已经三年级,但与二年级学生是相差不多的,创设情境要很符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的。给动植物寻找合适的环境放生除了情境真实外,也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观察土壤
1.师:老师这儿有张成分表,是空白的,你能把自己知道的土壤里有的东西写在上面吗?
2.师:土壤里真的有这些吗?你有办法知道吗?
3.师:老师今天带了些刚挖的土壤,这里面真的有你们写的这些物质吗?
PPT出示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师:那如果观察的时候有看不清楚的地方,我们该怎么办呢?
5.汇报
1.生:每人写一份,写在横线上(不交流)
生:挖点土来观察
3.生:边观察边记录、保持桌面整洁
4.生:我们需要放大镜来帮助我们
生:开始观察
5.生:汇报时注意,先说我在土壤中发现了、、、,这些是我没有观察前就猜到的,还有、、、是我观察后发现的,另外、、、我没有看到,我猜测土壤里有(没有)、、
学生对土壤有一些了解,在观察之前让他们猜一猜(预测),这样开始观察时他们会更加认真,为了证明自己说的对,他们也会更加投入。在这一过程中,放大镜是一个辅助工具,不需要对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等讲解太多,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课前也应当多使用放大镜,以减少这方面的时间浪费。
三、土壤里的水、空气和不同大小的土壤颗粒
1.师:你们在土壤里发现了这么多的物质啊!那土壤里有水和空气吗?
(未提及水和空气:植物的生长还需要什么?土壤里有吗?)
2.师:你能看到吗?你有办法借助其他物体证明它们的存在吗?
汇报预设
师:用纸巾捏一捏,看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土壤里有水?
师:那把土壤放进水里要观察什么?
搅拌放入土壤的水
师:看来土壤里确实有空气,那过去了一段时间,那些小气泡现在还有吗?它们在哪儿呢?
师:要是我们搅拌一下土壤,那些小气泡会去哪儿?
师:真的是这样吗?除了小气泡还可能有什么现象发生?我们来试试吧!试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呀?
PPT展示要求:搅拌棒使用1分钟后收回;边观察边记录;注意卫生;将发现用便签纸贴在记录单上
生:可以摸一摸
生:学生在水和空气的验证实验设计单上写下自己的方法
小组交流选出大家认为最满意的方案进行汇报。
生:纸巾变得潮湿了、皱了、破了、、、
生:看有没有气泡,如果有说明土壤里有空气。
学生活动
学生用纸巾包裹土壤,然后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将土壤放入水中观察。
汇报自己的发现
生:观察自己的杯子,发现还有些小气泡在土壤的表面,有的在水面上消失了
生:猜测,浮上来、、、、
生:轻轻搅拌、防止水洒出来、要仔细观察、、、
学生实验:教师及时收回搅拌棒,并引导每组学生观察水的分层现象,提示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土壤里的水和空气是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到的,只能用间接的办法证明。这些方法如果只是简单的由教师告知,会显得比较生硬,在课前可以做一些活动,例如让学生用纸巾擦桌子上的水,然后让他们说一说观察到的一些变化。另外可以用验证粉笔中有空气的实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验证实验,但要放在课前,因为这些内容和土壤没有直接的关系。
从观察小气泡入手,将学生的注意力先集中在气泡上,当他们搅拌水时,会有更多意外的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被调动。此外,因为汇报是小组汇报,但希望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观察,因此可以让他们自己写自己的,比一比小组里谁发现的多,在比一比那一小组的发现最多。
四、总结
师:土壤看起来很普通,里面却含有这么多不同的成分。今天我们通过哪些办法发现土壤里有这些成分的啊?(固定句式:今天,我们用、、、发现土壤里有、、、)
生:纸巾,放大镜、放进水里。
本节课的土壤是一种观察的对象,在这节课的过程中我们采用的多种以往没接触过的观察方式,因此,让学生总结是为了巩固这种观察方式多样化的意识。有很多的物体通过直观的观察并不能全面的认识它的性质,借助其他物体是科学观察中很常见也很重要的手段。
五、课后活动
1.师:今天老师带来的是小公园里的土壤,还有哪些地方会有土壤呢?
2.师:请每位同学选择一种和今天不一样的土壤,用学到的方法观察并记录里面有哪些成分!
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生:菜地、花坛、河边、、、、
老师准备的土壤可能比较单一,生活中的土壤范围很广,让学生延续观察的活动,既是让学生巩固观察方法,也是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土壤资源。
【板书设计】
土壤的成分
我们用:
放大镜、 纸巾、 放进水里(搅拌)
发现土壤里有: 枯树枝 水 空气
草根 小颗粒土壤
小石头 大颗粒土壤
、、、、、、
【课后反思】
土壤是学生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物体,对于成年人而言更是常见而易忽略的,但我们真的了解土壤吗?你仔细观察过土壤吗?作为一名科学老师这也是我第一次那么专注的去观察土壤。这就是这节课的意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我么的物质世界——从土壤开始。
二年级正好学习了土壤里的小动物,小朋友的视线从科学桌上转移到了大自然里,甚至是平时大人不会主动让他们接触的土壤。而紧接着到了三年级,科学里有了好好观察土壤的机会,这太重要了。很多的学生在教室里观察了土壤,发出了惊叹声,因为这次的观察和之前他们认识到的土壤太不一样了,他们有了很多新的发现。
学生保持了二年级时对大自然科学的热情,同时也有了科学技能的储备,能积极的思考如何才能证明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中,学生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年龄的局限,他们的方法可能并不科学,或者多为解释而非科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引出“纸巾”、“放入水里”这样的方法成为这节课的难点。借助一些情景在这样的情况里十分适用,联想法也是科学家们常用的办法,他们也常常在其他的领域获得了灵感而在自己的课题上有所突破!
只有真正教授一个知识才能真正了解这个知识!孩子们的表现也让我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意义,这是他们了解物质世界一个重要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