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8-28 14:2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B. 石油是“清洁燃料”
C. 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
D. 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 ①③
B. ②③
C. ④⑤
D. ②⑤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热
B. 只有产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
C. 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D. 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乙醇
5.“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 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 对于不明原因引起的失火,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
D.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轮穀厂、橡胶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
6.下列事例中,不是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蓄电池放电
B.水力发电
C.内燃机做功冲程
D.火箭点火升空
7.今年一季度,我市因治霾成效显著获得省治霾奖励。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下列行为不会增加大气中PM2.5的是( )
A. 燃放烟花爆竹
B. 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
C. 露天焚烧落叶
D. 燃煤火力发电
8.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 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 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 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9.下列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错误的是(  )
A. 为防治空气污染,应加强工业废气处理
B. 为节约用水,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C. 为节约化石燃料,应开发和使用新能源
D. 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常在其表面覆盖保护层
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11.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119
B. 扑灭森林大火,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 只要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一定会燃烧
D.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
B. 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C. 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 “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
13.下列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B. 碳酸钙受热分解
C. 镁条溶于盐酸
D. 浓硫酸与水混合
14.下列标志属于物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5.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
A. 水能分解
B. 纸不是可燃物
C. 没有和氧气接触
D. 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近年,我国不少城市和地区雾霾天气增多,雾是水蒸气,本身无污染,“霾”由细小颗粒物组成,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下面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压减化石燃料 ②控制车辆使用 ③减少户外活动④加强城市绿化 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
17.示例: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化学反应相同,但反应现象不同。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请参照示例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物相同,但产物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不同,产物不同。
(3)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反应物相同,但反应的速率不同。说明反应物的____________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
18.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等。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三乙火箭第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根据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之一是(填序号)
A.氢气便于贮存和运输 B.氢气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D.获得氢气成本低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储存量已越来越少,所以A错误;
B、目前的大气污染基本都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所以石油不是清洁能源;
C、石油是一种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正确;
D、石油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例如塑料等制品原材料都来源于石油,错误。
2.【答案】A
【解析】②人类利用的能量不一定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的利用等,④可燃物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如氢气爆炸是有爆炸极限的,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不只发生放热现象,也会发生吸热现象。
3.【答案】C
【解析】A.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会放热,如燃烧放热,也有的会吸热,如在高温下赤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热量;B.不一定只有发生燃烧的化学反应才会放热,如镁与盐酸反应也是放热的,等等;C.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吸热,有的放热,但也有的表现不明显;D.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是错误的,物理变化过程也可能产生热量,如摩擦生热。
4.【答案】D
【解析】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而乙醇是通过化学工艺由果实或种子发酵酿制的,不属于化石燃料。
5.【答案】B
【解析】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不能降低着火点。
6.【答案】B
【解析】蓄电池放电是由化学能变成电能,包含化学变化,水力发电是由水的势能转化成动能,推动发电机发电,没有化学变化,内燃机做功冲程是在内燃机中汽油或柴油燃烧做功,火箭点火升空是高能燃料推动火箭升空。
7.【答案】B
【解析】燃放烟花爆竹、露天焚烧落叶和燃煤火力发电都会产生大量的烟尘,ACD三个选项都增加大气中的PM2.5,B.为城市主干道洒水保洁,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烟尘。
8.【答案】D
【解析】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浇水,汽油也会在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9.【答案】B
【解析】A、工业废气中含有大量的可造成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此项正确;B、工业废水中往往含有酸、碱、盐、有毒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可使农作物被污染,不能用于浇灌农田。此项不正确;C、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此项正确;D、在铁制品表面覆盖保护层,可将铁制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隔离,从而达到防止铁制品生锈的目的。此项正确。所以应选B项。
10.【答案】C
【解析】A.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生了燃烧,没有氧气参加,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可燃物不一定在空气中才能燃烧,故错误;
B.物质的着火点一般不会发生变化,故错误;
C.空气中有氧气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达到着火点可能发生爆炸,正确;
D.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故错误。
11.【答案】C
【解析】由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具备。温度到达着火点,可燃物不与氧气接触也不会燃烧。
12.【答案】D
【解析】“釜底抽薪”釜指锅,薪指柴草,从锅底部抽走柴草,是利用了移走可燃物灭火的原理。
13.【答案】B
【解析】A.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B.碳酸钙受热分解需要吸收热量;C.镁条溶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D.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选B。
14.【答案】A
【解析】A是回收标志;B是节水标志;C是禁止烟火;D是节能标志。
15.【答案】D
【解析】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没有燃烧,安然无恙,说明纸船没有完全具备燃烧的条件,纸船是可燃物,又与空气接触,没有燃烧只能是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水吸收热量,使纸船达不到它的着火点。
16.【答案】①②④⑥
【解析】雾霾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以及地面灰尘等,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有直接的关系。治理雾霾,是通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加强城市绿化来净化空气,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来减少烟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17.【答案】(1)反应物的用量  (2)反应条件 (3)接触面积
【解析】碳在氧气不足、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说明反应物氧气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在常温下生成碳酸,在叶绿体、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说明不同的反应条件,导致的产物不同;细铁丝(或铁粉)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铁钉(或铁制燃烧匙)在氧气中不能燃烧,细铁丝(或铁粉) 与铁钉(或铁制燃烧匙)最大的不同是与空气接触面积不同,反应速率不同。
18.【答案】(1)天然气 (2)2H2+ O22H2O 化合反应 C
【解析】(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2)根据题意可知,反应物为液氢和液氧,条件为燃烧,所以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液氢和液氧反应会生成水,所以应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