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与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感知黑白图形表现出来的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欲望。
2、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使学生掌握黑与白图形的创作方法。
3、鼓励学生大胆创作,通过黑与白的结合表现生活中发现的美。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黑与白图形,感知黑白图形表现出来的美感,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欲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学过的图形来表现不同的正负形。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收集黑白图片、资料、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有关的黑与白的实物和图形,感受黑与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课件展示)
(1)、生活中常见的黑与白:熊猫、足球、眼珠、太极、水墨画等;
(2)、视觉上产生错觉的黑白图片:人与杯子、老人与女孩,大树与老人;
(3)、美学上渐变的黑白图片:埃舍尔的一组鱼鸟渐变图。
活动形式:
(1)、出示有关的黑与白的实物与图形,学生欣赏、交流,找实物或图片中存在的共性;
(2)、引导学生发现黑白之间的相互转换,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和趣;
(3)、让学生例举生活中发现的更多有关黑白的实物与图形,体会它们的美感。
[设计意图: 通过分类欣赏,让学生了解黑白图形应用比较广泛,它们之间的转换会产生意想不到视觉效果,初步感知黑白图形表现出来的美感。]
二、探究规律
1、学生按照《人像与杯》的制作过程,尝试制作人像与杯的黑白正负形。
(1)、学生讨论、交流:怎样才能快速的制作出黑白结合的人像与杯图,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
(2)、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的剪贴制作过程,汲取方法。
(3)、小组合作,练习制作人像与杯图,师巡视指导。
(4)、快速展示与点评,对学生的构思、制作等方面进行肯定与鼓励。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尝试过程中体验黑白对称图形组合后产生的不同效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2、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插图,小组讨论:这些作品根据表现方法可以分为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教师引导学生找规律,看那幅图和那幅图基本是一类,分析它们的特点。
(2)、学生分小组合作,根据老师的提示,给其它图形分类,并找特点,师巡视,个别指导。
(3)、师生归纳总结黑白图形的表现方法(出示课件):
A、不规则图形组成的正负形:图形简洁,线条流畅,主要以面的形式表现。如变化的脸、一家三口等。
B、对称法组成的正负形:黑与白都是一个完整的图形。如人像与杯、皇后与卫士、女人与狗等。
C、重复法组成的正负形:每个基本形大小相同,造型简洁。如象与羊、埃舍尔的变换等。
D、二方连续法组成的正负形:由一个基本形可以重复,改变方向组成正负形。如中国汉代装饰纹样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图形,分析图形、讨论交流中,进一步体验黑白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美感,并从中感悟,不同的表现方式,构成不同效果图,为后面学生的创作奠定基础。]
五、创作表现
(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准备用什么方式方法设计一幅黑白图画,可以根据课后作业来设计,也可以打破思路,采用更多的方式来表现。
要求:A、图形简洁,有创意,形式感强。
B、线条流畅,涂色均匀。
(2)、学生进行临摹或创作,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处理学生呈现的问题,发现与众不同的作品及时肯定与鼓励。
[设计意图:在欣赏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表现不同的黑白图形,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创作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体会黑白画的美感。]
六、展示评价
1、作品展示与交流:
(1)、学生将完成的作品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或贴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欣赏评价,说说喜欢哪一幅作品和喜欢的理由。
(3)、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说说自己这幅画有何需要改进的地方。
(4)、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肯定学生成功之处,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地方有疑问?
七、课后拓展: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为身边的人创作一幅黑白画,注意体现作品的形式美。
《黑与白》反思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人像与杯子”的制作过程,发现人像与杯子具有互补的关系,当我们将一张黑色长方形纸对折,剪去一只杯子的形状后展开,我们会发现两张人像的脸。反之,我们把一张白色长方形的纸对折,剪去一个人像的脸形后展开,我们同样发现中间留下一只杯子的形状。因此,创作黑与白正负形,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关键是我们要抓住谁是参照物。当然,有些学生画好样稿后用剪贴的方法,还是用涂色的方法,都能产生黑与白的双重视觉效果,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这种创作方法。
黑白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但并不是在创作过程中所有学生的作品都会得到两种不同的视觉效果,有些学生剪去一个图形后所剩下的图形并不能看出什么效果。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注意黑白图形的互补线条能否产生两种视觉效果,这值得去探索、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