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 1 大青树下的小学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字,会写“早晨、穿戴”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与同学交流。(重点)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难点)学习目标 吴然,1946年生,原名吴兴然,云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等。主要作品有《歌溪》《一碗水》《走月亮》《小鸟在歌唱》等。我会认bà hàn yàn
坝(大坝) 汉(汉族) 艳(鲜艳)
bàn yáng dú
扮(打扮) 扬(飘扬) 读(读书)
shuāi jiāo fèng jié
摔 跤 凤(凤尾竹) 洁(洁白) 我会写chén汉(汉族)hàn晨(早晨)fú zhuāng服 装 我会写 dú静(安静) jìng读(读书)tíng停(停止)粗(粗壮)影(影子)yǐngcū我会读zǎo chen早 晨 chuān dài 穿 戴 jìng ài 敬 爱 xiān yàn 鲜 艳fú zhuāng 服 装 guó qí 国 旗 安 静 ān jìng 树 枝dǎ bànjìng lǐ 敬 礼 shù zhī 打 扮 招 引 zhāo yǐn 粗 壮 cū zhuàng 好 奇 hào qí 枝 干 影 子 zhī gàn yǐng zi 大青树下的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bà)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hàn)族的,有傣(dǎi)族的,有景颇(pō)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从……从……从……”“有……有……有……还有……”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山坡上”“坪坝里”“小路上”,可谓四面八方,突出了“边疆”的特点;“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说明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各个民族。
第一部分(1):描写同学们在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说明这是一所美丽、团结、向上的学校。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yánɡ)的国旗敬礼。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学生们对小鸟的关爱,对老师的敬爱,对祖国的热爱。这句话从“行为美”的角度赞美了这所小学。 第二部分(2-3)通过描写同学们课上认真读书和课下尽情玩耍的情景,说明这是一所充满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这个自然段非常短小,作者用钟声表明上课了,非常自然地承接了上文,引出了下文。这叫“过渡段”。过渡段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你听,大家朗读课文的声音多好听啊!树枝、鸟儿、蝴蝶、猴子,都被深深地吸引了。它们看同学们读得这么认真,都不忍心打扰了。“不摇”“不叫”“停”“听”将窗外的植物和动物写得有情有意。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shuāi)跤(jiāo)、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句话描写的是同学们课下玩耍的情景,这是一所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傣族的小朋友喜欢跳“孔雀舞”,想象傣族小姑娘穿着孔雀裙跳孔雀舞的样子,多像美丽的孔雀呀!还有激烈的摔跤比赛、有趣的游戏,同学们的课下生活多么丰富多彩,连小动物都被招引来了。“招引”一词非常生动,“招”字充满了动感,让人仿佛看到有什么在招手示意小动物一样。“招引”一词有新鲜感,非常生动,突出地表现出同学们课下生活的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第三部分(4):表达作者对“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赞美之情。 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fènɡ)尾竹的影子,在洁(jié)白的墙上摇晃……这段话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这两句话写出了“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的自然环境,这叫“环境描写”。大青树枝干粗壮,凤尾竹的影子绵绵萦绕,更增添了学校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色,说明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美丽、和谐的学校。“古老的铜钟”“大青树粗壮的枝干”“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墙”……充满了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所小学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有哪几处写了小动物? 它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些小动物呢?思考并交流第一处是上课时,小动物们聆听同学们读课文;
第二处是下课了,同学们尽情玩耍,小动物们赶来看热闹。 ①这些小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地处边疆的小学的特点,为学校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气氛;②突出了同学们读书读得认真,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小动物静止不动是被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吸引,它们不忍心打扰同学们的学习;③突出了下课后同学们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引得小动物们心生羡慕,前来看热闹。 本文本文描绘了一所美丽的边疆小学,反映了同学们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表达了作者对这所边疆学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1.用“有……有……有……还有……”造句 。 春天的野外有盛开的小花,有流淌的小溪,有蹦跳的兔子,还有飞舞的蝴蝶,构成一副美丽的画卷。
。
2.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教室里 操场上 花坛边 图书室里 教学楼前 大树下 丁丁:我们的教室既宽敞又明亮。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腰板儿挺得直直的,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刚刚:放学了,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一致的步伐,走出校门,谁也不争不抢,不大声喊叫。
冬冬:下课铃一响,操场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跑道上,同学们像风一样奔跑;足球场上,队员们在拼尽全力地抢球、传球、射门;乒乓球台上,只见小小的乒乓球在球桌上蹦来跳去,看得人眼花缭乱。
兰兰:花坛边是一群女孩子在跳绳,她们那么敏捷、灵巧,真像一只只蝴蝶。男孩子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围着花坛追逐、嬉闹。?
玲玲:图书室里,同学们在专心致志地阅读。图书室里真静呀,连根针掉到地上也能听得到。
芳芳:教学楼前有一片小树林,树林里有几把长椅,每天清晨都会有早起的同学在这里晨读。阳光洒在树林里,洒在同学们的脸上,那场景真是美极了。
欣欣:大树下,同学们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母鸡”张开“翅膀”护着身后的“小鸡”,“小鸡们”一个扯着另一个的衣摆,躲在“老母鸡”的身后。“老鹰”一会儿冲向左边,一会儿冲向右边。“老母鸡”一会儿挡在左边,一会儿挡在右边。“小鸡们”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叫……同学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