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5.1 光合作用 课件 (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5.1 光合作用 课件 (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27 21:5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1课时:光合作用的发现

第1节 光合作用观察思考:图片说明了珍珠梅的哪些重要生理活动?教学引入一、柳苗生长之谜思考:
人们是怎样解释植物生长现象的?讲授新课植物是由土壤汁构成的亚里士多德海尔蒙特 柳树实验五年后1642年,海尔蒙特(J.B. van Helmont)柳树增重74.47kg
土壤减少0.06kg
问题:海尔蒙特是怎样运用实验的方法解释柳苗生长现象的?他得到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进一步思考:
海尔蒙特的实验结论完全正确吗?从植物生活环境的角度分析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来源,还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植物生长需要的物质主要不是来自土壤水分是建造植物体的唯一原料 普利斯特利 (Joseph Priestley) 1771 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 1771普利斯特利(英国)实验深入思考
提问:当人们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时,有的获得成功,有的总是失败,甚至发现植物还会更严重地污染空气。为什么学者们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呢?分析研讨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绿色植物能“净化”因燃烧或呼吸而变污浊的空气 1779 英格豪斯(荷兰)实验 英格豪斯的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才能成功 !
绿色植物能够在光下净化空气,并能释放气体。 英格豪斯 英格豪斯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这种释放气体的能力在夕阳西下时降低,日落后则完全停止?这说明什么问题?科学进展
1782年瑞士谢尼伯:植物在光下吸收CO2。
1804年瑞士索热尔:光合作用过程中。
植物的增重量> CO2吸收量? O2的释放量
绿色植物在光下同时还要消耗水。1864 萨克斯(德国)实验1864年,萨克斯(Julius von Sachs)1、将绿色叶片先放在暗处处理几个小时的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
3、能否将装有酒精的小烧杯直接加热?
4、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遇碘颜色为什么不同?
萨克斯(德国)实验 绿色植物在光下合成淀粉 观察思考:将彩叶草的叶片进行酒精脱色 漂洗后滴加碘液,叶片没有全部变成蓝色,为什么?总结归纳: 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各是什么?这样一个生产加工的过程是在哪进行的呢? 原料:二氧化碳和水;
条件:阳光;
产物:淀粉和氧;
场所:叶绿体。
二氧化碳+水——→淀粉(储存能量)+氧气

你知道吗: 苹果上的“财”字是怎样实现的?小结: 经历了近200多年的时间,科学家们才对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因此科学发现是艰难的。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综合利用各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手段,不会有科学的发现。 希望同学们不要只记住结论,更重要的是理解科学家们的设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