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延安 我把你追寻 教案+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24延安 我把你追寻 教案+教学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8 10:1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延安”、“枣园”、“南泥湾”、一杨家岭”的有关情况。?   2、弄懂文中重点句“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的含义。? 能力训练点?   1、了解诗的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诗句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德育渗透点?   了解延安伟大精神所在,教育学生要学习发扬延安的伟大精神。? 美育渗透点? 感受诗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二、 教师教法?:点拨、引导法。? 学生学法?:主动探究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疑点?   1、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本文重点。?   2、了解诗中几个具有代表性事物的含义是难点。?   3、“为什么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仍然要提倡发扬延安精神?”是本文疑点。? 解决办法?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借助图像资料,适当进行点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有关延安的资料。?   2、课文插图,关于“延河”、“南泥湾”、“杨家岭”、“枣园”的图像资料,课文朗读录音。?   3、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现代诗《延安,我把你追寻》。齐读课题,提出问题。 (二)朗读课文,分层感知?? 闯关1:学生初读全诗,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把诗句读准、读通。?
指名分节朗读,检查自读情况。点评,纠正错误。
闯关2:再读全诗,画出节奏。用自己喜欢的符号作标记。读流畅。
分小组练习朗读。 闯关3:读出韵味。
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学生之间的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再读全诗,勾画难点、疑点。?   (这里学生提出的难点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诗中“延河”、“枣园”、难泥湾”、“杨家岭”等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不太了解。教师可借助图像资料再现当时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二是对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有一定难度。可告诉学生待下一步解决。)? 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他们朗读时就会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美、韵律美之中。?
(三)学导结合,突破难点? 1、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   (组内交流时,要求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首先把各小组的疑难问题进行归纳,组间相互补充,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适当给予点拨。如,对重点句子“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适当点拨:“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思是说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3、揭示课题,感悟中心。?   (课文题目是“延安,我把你追寻”,全诗通篇围绕追寻延安展开。教师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诗的第二小节中所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②第三小节中“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第四小节中“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又指什么?③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教师作适当点拨,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四)激发想像,引起共鸣? 1、指导朗读,激发想像力。?   (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朗读体验,升华情感。?   配乐朗读体验,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五)总结、拓展? 1、教师小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欣赏诗的美。?   (可引导学生从作者所用的修辞方法、诗的韵律等多角度对诗进行品析,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拓展。?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l、把这首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2、有能力的同学把它背诵下来。  
教学反思:
朗读教学中应把握好朗读的形式。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至关重要。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人人参与,做到在“读”中训练语言的思维,“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读书既要重视量的要求,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精心指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有要求、讲究方法。可以分角色读,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表情朗读,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品评、研读,体会重点字、句、段的深刻含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朗读,都力求让学生在读的实践中,提高朗读的能力。
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另外,注重朗读的评价,但也没有在读后的每一个环节及时地给予具体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没有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个地方还需改进。因此,今后的教学应让朗读教学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