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精神的三间小屋
基础训练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D )
A.襟怀(jīn) 积攒(zǎn) 自惭形秽(huì)
B.宽宥(yòu) 嘹亮(liáo) 化为灰烬(jìn)
C.窗棂(líng) 轻觑(qù) 李代桃僵(jiāng)
D.矗立(chù) 憎恶(è) 鸠占鹊巢(qu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 )
A.自从犯了错误以后,他总有点自惭形秽,我们应当热情地帮助他。
B.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
C.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D.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千米,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 比喻 )
(2)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排比 )
4.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和句式特点,仿写一个句子,使之适合全文的语境。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 播种他人思想种子的田野 ,却 不给自己的萌芽留下一块窄窄的空地 。
5.下列对课文鉴赏及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是毕淑敏,中国当代女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B.本文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C.在写“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的第一间小屋时,作者用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
D.文章开头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出自法国文学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原文是“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课外延伸
二、核心素养
6.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习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请参加以“精神”为主题的班会。
(1)《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那些历久弥新的诗词,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样生活,而且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气度神韵,更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请你写出表现中国国民精神的两句诗: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2)某学习小组开展了“热词盘点”活动。“融”获选“一带一路”主题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汉字能更好地诠释“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共融共赢的精神内涵。请盘点你的九年级生活,试用一个字高度概括并作简要描述。
示例:“忙”。九年级很忙,忙得我像陀螺似的转个不停,忙得我想和以前的朋友偶尔聚聚也很难,忙得我每天只知道三点一线。虽然很忙,但我很快乐!
三、拓展阅读
要如何留念,才不枉此生
毕淑敏
①一次生病,医生让照一张头颅的CT片子。于是我得到了一张清晰准确的自己头骨的照片。我注视着它,它也从幽深而细腻的灰黑色胶片颗粒中注视着我,很严峻的样子。
②头颅有令我陌生的轮廓。卸去了头发,撕脱了肌肤,剔除了所有的柔软之物,颅骨干净得像刚从海中捞出来的贝壳。突然感觉到很熟识,仿佛见过似的……不久以前……我记起了博物馆,那里有新出土的类人猿头骨化石。夹进了几十万年进化的果子酱,颅骨还是像两块饼干似的相似。造化可真是一位慢性子。假如我的头骨片落到一位人类学家手里,便可以十分精确地分析出我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它携带着我的密码信息,脱离我而孤零零地存在着。医生读着它,却作出我是否健康的结论,它似乎比我还重要。
③我细细端详它,仿佛在鉴赏一件工艺品。实在说,这个物件是很精致的。斗拱飞檐,玲珑剔透,为人体骨骼中最精妙的片断。不知多少稻麦菽粟的精华,才将它一层层堆砌而起;不知多少飞禽走兽的真髓,才将它润泽得玉石般光滑。阳光中的紫色,馈赠它岩石般的坚硬;和煦的春风,打磨它流畅的曲线。我感叹大自然的精雕细作。用山川日月、金木水火、天上地下、风云雨雪的物质魂灵,挑选着,拼凑着,混合着,搅拌着,一轮又一轮地循环……终于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齿轮磨合中,缝缀镶嵌起了无数颗头颅,其中一颗属于了我。
④我不由得伸手弹弹自己乱发覆盖下的头骨,它发出粗陶罐的响声。这是一个半空的容器,盛着水、细胞和像流星一样游走的念头。念头带着阴电和阳电,焊接时就散发出五颜六色的蛛丝,缠绕在一起,像电线似的发布命令,驱使我具有各式各样的举动。正是这些蝌蚪一样活泼的念头,才使我写下了以上的文字。罐子里的水会酸腐,那些细胞会萎缩,但文字是不会生锈不会腐烂的,它们比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它们把念头们凝固下来,像把混浊的豆浆压榨为平滑的固体。人人都共有的文字,经过特定的组合,就属于了我。组合的顺序就是一种思索。
⑤我望着我的头颅,因为它是思索的宫殿,我不得不尊重它。它却不望着我,透过我,它凝望着遥远的人所不知的地方。它比我久远,它以它的久远傲视我今天的存在。但我比它活跃,活跃是生命存在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但和文字比起来,无论现在的活跃或者将来的久远,都黯然失色。骨骼算什么呢?甲骨文不正是因为有了文,才神圣起来,否则不过是一块烤焦的兽骨!文字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符咒,使我们得以知道一只只水罐曾经储存过怎样的五彩念头。罐子碎了,水流空了,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勾勒着永不熄灭的痕迹。
⑥我注视着我的头颅,递给它一个轻轻的微笑:我们都有完全不复存在的那一天。那时候,证明你我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到哪里去寻找?制造念头吧!那些美丽的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的念头,假如它们真的充满睿智,假如它们真能穿越时代的雾海,它们的羽毛就会被喜爱它们的人保存。
(有删改)
7.为什么说头颅“是很精致的”?作者写它的“精致”有什么作用?
①头颅是集大自然万物精华而成;②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优化组合;③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磨合中形成了独特的个体。 写它的“精致”是为下文写“念头”与“念头的永恒”做铺垫。
8.对于“我”而言,文字为什么“比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
①文字是“念头”,是去掉杂质、去掉水分后“凝固下来”的思想;②文字经过“我”的思索,具有了“我”的特点;③生命的物体会消失,文字“不会生锈不会腐烂”,它会永远流传下去。
?9.第⑤段中,“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勾勒着永不熄灭的痕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①人类的思想与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创造的;②人类的思想与文化“像通电的钨丝”一样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行之路;③人类的思想与文化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优秀念头”不断的“组合”而不断发展的。
10.文章最后的比喻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念头”?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①要制造充满睿智的、能穿越时代“雾海”的优秀的念头;②要制造充满生命力、被人们喜爱而不断存在下去的念头。 在结构上很好地照应了文章的标题,表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品析重点句子
第一步:把握语言特点。首选“修辞手法”,看句中是否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次选“词语妙用”,一些品析的句子中含有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品析时可从词语妙用的角度去分析句子;再选“表达方式”,即从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角度切入分析句子。
第二步:分析表达效果。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上述的某项“语言特点”表达出了哪些具体内容。
第三步:理解传达情感。联系主旨答作用,主要回答上述的某项“语言特点”表现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哪方面的情感。
答题模式:语言特点+表达效果+传达情感。(?第23页第9题)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1.补充完整下面文段的内容要点。(15字以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意见》指出: 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下面是一则通知,在格式、内容、语言上各有一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通 知
为培养大家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兹定于5月4日下午4:00召开“青春与坚强作伴,书香伴梦想飞翔”的主题团课,请全体团员准时参加。
2019年4月20日
校团委
(1)格式: 将署名与时间调换位置。
(2)内容: 写明上团课的具体地点。
(3)语言: 应在“为培养大家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后加上“的精神”(或“的品质”)。
3.下面是感动中国当选人物、香港已故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霍英东先生的颁奖词: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如果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选择以下某一人物作为当选人,用以上颁奖词风格给他写一段颁奖词。
可选择的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孟子、陶渊明、诸葛亮
我选择的人物: 略。
颁奖词: 略。
4.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于什么字体,并结合字体特征说说你喜欢哪一幅及理由。
示例①楷书:因为字体端庄,匀称工整;②行书(行楷),因为笔画连绵,灵活连贯。
(2)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
示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抒发了诗人不甘年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壮志豪情。
(3)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 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基础训练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襟怀(jīn) 积攒(zǎn) 自惭形秽(huì)
B.宽宥(yòu) 嘹亮(liáo) 化为灰烬(jìn)
C.窗棂(líng) 轻觑(qù) 李代桃僵(jiāng)
D.矗立(chù) 憎恶(è) 鸠占鹊巢(què)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自从犯了错误以后,他总有点自惭形秽,我们应当热情地帮助他。
B.随着最后一个隧洞竣工剪彩,这条南北交通大动脉豁然开朗。
C.像你这种偷梁换柱、李代桃僵的做法,迟早会被明眼人识破。
D.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千米,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3.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 )
(2)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
4.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和句式特点,仿写一个句子,使之适合全文的语境。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
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 ,却 。
5.下列对课文鉴赏及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神的三间小屋》的作者是毕淑敏,中国当代女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B.本文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C.在写“盛着我们的爱和恨”的第一间小屋时,作者用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
D.文章开头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出自法国文学家雨果的《悲惨世界》,原文是“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课外延伸
二、核心素养
6.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习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请参加以“精神”为主题的班会。
(1)《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那些历久弥新的诗词,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样生活,而且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气度神韵,更包含了中国国民精神的全部符码。请你写出表现中国国民精神的两句诗: , 。
(2)某学习小组开展了“热词盘点”活动。“融”获选“一带一路”主题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汉字能更好地诠释“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共融共赢的精神内涵。请盘点你的九年级生活,试用一个字高度概括并作简要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阅读
要如何留念,才不枉此生
毕淑敏
①一次生病,医生让照一张头颅的CT片子。于是我得到了一张清晰准确的自己头骨的照片。我注视着它,它也从幽深而细腻的灰黑色胶片颗粒中注视着我,很严峻的样子。
②头颅有令我陌生的轮廓。卸去了头发,撕脱了肌肤,剔除了所有的柔软之物,颅骨干净得像刚从海中捞出来的贝壳。突然感觉到很熟识,仿佛见过似的……不久以前……我记起了博物馆,那里有新出土的类人猿头骨化石。夹进了几十万年进化的果子酱,颅骨还是像两块饼干似的相似。造化可真是一位慢性子。假如我的头骨片落到一位人类学家手里,便可以十分精确地分析出我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它携带着我的密码信息,脱离我而孤零零地存在着。医生读着它,却作出我是否健康的结论,它似乎比我还重要。
③我细细端详它,仿佛在鉴赏一件工艺品。实在说,这个物件是很精致的。斗拱飞檐,玲珑剔透,为人体骨骼中最精妙的片断。不知多少稻麦菽粟的精华,才将它一层层堆砌而起;不知多少飞禽走兽的真髓,才将它润泽得玉石般光滑。阳光中的紫色,馈赠它岩石般的坚硬;和煦的春风,打磨它流畅的曲线。我感叹大自然的精雕细作。用山川日月、金木水火、天上地下、风云雨雪的物质魂灵,挑选着,拼凑着,混合着,搅拌着,一轮又一轮地循环……终于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齿轮磨合中,缝缀镶嵌起了无数颗头颅,其中一颗属于了我。
④我不由得伸手弹弹自己乱发覆盖下的头骨,它发出粗陶罐的响声。这是一个半空的容器,盛着水、细胞和像流星一样游走的念头。念头带着阴电和阳电,焊接时就散发出五颜六色的蛛丝,缠绕在一起,像电线似的发布命令,驱使我具有各式各样的举动。正是这些蝌蚪一样活泼的念头,才使我写下了以上的文字。罐子里的水会酸腐,那些细胞会萎缩,但文字是不会生锈不会腐烂的,它们比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它们把念头们凝固下来,像把混浊的豆浆压榨为平滑的固体。人人都共有的文字,经过特定的组合,就属于了我。组合的顺序就是一种思索。
⑤我望着我的头颅,因为它是思索的宫殿,我不得不尊重它。它却不望着我,透过我,它凝望着遥远的人所不知的地方。它比我久远,它以它的久远傲视我今天的存在。但我比它活跃,活跃是生命存在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但和文字比起来,无论现在的活跃或者将来的久远,都黯然失色。骨骼算什么呢?甲骨文不正是因为有了文,才神圣起来,否则不过是一块烤焦的兽骨!文字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符咒,使我们得以知道一只只水罐曾经储存过怎样的五彩念头。罐子碎了,水流空了,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勾勒着永不熄灭的痕迹。
⑥我注视着我的头颅,递给它一个轻轻的微笑:我们都有完全不复存在的那一天。那时候,证明你我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到哪里去寻找?制造念头吧!那些美丽的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的念头,假如它们真的充满睿智,假如它们真能穿越时代的雾海,它们的羽毛就会被喜爱它们的人保存。
(有删改)
7.为什么说头颅“是很精致的”?作者写它的“精致”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于“我”而言,文字为什么“比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⑤段中,“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勾勒着永不熄灭的痕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最后的比喻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念头”?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析重点句子
第一步:把握语言特点。首选“修辞手法”,看句中是否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次选“词语妙用”,一些品析的句子中含有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品析时可从词语妙用的角度去分析句子;再选“表达方式”,即从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角度切入分析句子。
第二步:分析表达效果。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上述的某项“语言特点”表达出了哪些具体内容。
第三步:理解传达情感。联系主旨答作用,主要回答上述的某项“语言特点”表现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哪方面的情感。
答题模式:语言特点+表达效果+传达情感。(?第23页第9题)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1.补充完整下面文段的内容要点。(15字以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意见》指出: 。
2.下面是一则通知,在格式、内容、语言上各有一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通 知
为培养大家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兹定于5月4日下午4:00召开“青春与坚强作伴,书香伴梦想飞翔”的主题团课,请全体团员准时参加。
2019年4月20日
校团委
(1)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感动中国当选人物、香港已故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霍英东先生的颁奖词: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如果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选择以下某一人物作为当选人,用以上颁奖词风格给他写一段颁奖词。
可选择的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孟子、陶渊明、诸葛亮
我选择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颁奖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所在的学校正在举办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幅书法作品,请指出它们各属于什么字体,并结合字体特征说说你喜欢哪一幅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很多表达“自强不息”含义的名句,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年强,国家强;青春梦,中国梦。请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国家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