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美术-2课《点的集合》教案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2课《点的集合》教案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8-28 07:0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点的集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美术中点的概念,了解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
的元素。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2、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使学生选择
适合自己的画法表现点的集合作品。  
情感价值观:3、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名家作品、结合点的学习、体
验创作的乐趣,迸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
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明白点是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创作时如何表现点的集合特殊画面效果。  
解决方案:运用大量的生活经验图例及艺术作品冲击视觉,揭示点的
概念.明白点无处不在,可以把大小、形状、色彩、肌理
不同的点组合在一起,创作丰富多彩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用平时常见的磁扣给学生表演一个有关点的魔术,让学生对磁扣产生的点,有初步认识,产生好奇。
2.揭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作品赏析,合作探究
1.走近寻找——身边的点
思考:自然界、生活中藏着许多点,它们都在哪?
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点,通过游戏找一找点,明白点无处不在。  
经过点的分辨和图片的出示,学生可以得出:点的形状可以是各种样子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较小都可以看成点。  
小试牛刀——笔下的点
学生初步尝试画点,将认识到的各种点通过纸笔表现出
来,从敢想到敢画,带领学生逐渐走进点的世界。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从各个角度出发,发现不一样的点。
3、感受魅力——点的运用  
欣赏视频奥运会开幕式。打开学生的视野,给予学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引导学生从视频中寻找点,发现点在生活中绽放的魅力。
4、分析探讨——点的规律
从观察不同的作品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找规律:从作品立体感的表现方面,让学生关注点的大小变化,怎样的点组合能够产生立体感?
讨论分析得出,不同大小的点通过排列组合能够产生立体感。
运用水立方的造型,引导学生发现点的第二个规律—形状。不规则点的运用能产生不一样的美感
运用色点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点的第三、四个规律——疏密和色彩。
5、归纳总结——点的创作方法
撕纸粘贴法:运用点的形状规律,用手工粘贴的方法表达点的集合。分割画点法:主要运用不同的色点,通过疏密、大小的排列组合来表现点的集合
新奇造点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创造出具有创意性的点的集合。
三、小组创作,激情表现
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素材,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幅点的集合美术作品。
要求:注意用点的规律,关注点的变化。
四、作业展评,大胆表达
由学生自评开始,大胆介绍自己的作品,说说作品的特点,小组、同学间进行互评,积极认识作品的优缺点。
在巡视指导后,对于闪观点及时给予激励性评价,也给创作有困难的学生再一次加强体验感悟。
拓展感悟,体会内涵 
启发学生:从生活的每个点出发,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