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中国陶瓷文化的基本常识,包括历史、工艺、原料等,能区分陶器与瓷器的特征,了解它们的联系;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陶瓷的艺术特征,包括釉色、外形和纹饰,让学生通过本课学习掌握一套对古代艺术品的鉴赏方法;
学生通过课前预学,课中分享讨论,教师引导,共同总结的学习方式,达到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全面学习的生态课堂模式,让欣赏评述课变得格外有生机;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陶瓷给人的外在美感和陶瓷文化的精神底蕴,在学习中国陶瓷文化的同时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积累,更加热爱祖国,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古代陶瓷的纹饰的欣赏
教学难点:
纹饰的排列构成和寓意
教学准备:
教师:PPT,多媒体,小组讨论表格,拍卖工具,板书,陶瓷实物等
学生:预学资料,教材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3
(教师讲台上出示陶和瓷的艺术品)
T:孩子们,我们生活中常常都会说到“陶瓷”(出示板书一半——陶瓷),那它是指一种东西呢,还是有区别的?
S:两种,陶瓷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部分。
T: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陶器和一个瓷器,那谁是陶器谁是瓷器呢?请你上来摸一摸。(揭示现场展示的陶器与瓷器)
S:黄色的是陶器,白色的是瓷器。
T:你是怎么知道的?
S:因为陶器粗糙,瓷器光滑……
T:哦,原来你是这样来区别的。其实,陶器和瓷器还有一些区别,请看教材41页。原来,它们的原料不同,温度不同,器物表面的触摸感觉不同,以及吸水性和声音也不同。当然,陶器和瓷器的区别还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的了解陶和瓷的特点。
检查预习,初步填表
1.填表要求
T:孩子们课前已经对陶瓷做了预习,那你们到底了解多少呢,现在我们就来分小组进行交流分享,并把交流的结果填写在我们的报告中。我们研讨的步骤是:(PPT出示)。好了,音乐响起,讨论开始~(PPT)
2.学生分组讨论填表
3.小组代表汇报
T:请这个组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研究结果,你们组的同学有补充吗?除了纹饰,对其它方面还有哪些研究,继续来分享你们的预习结果。 其他小组的同学再来补充吗?(生说师第一次板书)
初步欣赏历史、工艺、原料
T:(还有很多同学想来分享你们的预习成果,)看来同学们昨天预习得很认真,(刚才讨论得也非常好。)但我们刚才仅仅是根据查阅的资料理论上的认识了陶瓷,我们还要从实际的欣赏中来深入的了解陶瓷。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陶和瓷之间到底有什么亲密的关系?(播放视频)
师介绍视频: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板书: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发现了陶土可以捏成各种形状的容器,但是,这种容器遇水会变形融化。一次偶然,人们发现,把陶土用火烧后可以变得坚固,这时,便产生了装水装食物的“陶器”。后来呀,聪明的祖先又发明了“釉”,把釉涂在陶器的表面并且在1200度以上的高温下烧制可以彻底防水,而陶土在这样的高温下会塌裂变形。怎么办呢?这时聪明的中国人在商朝发现了另一种神奇的原料——瓷土,它和釉能够在1200度以上的高温下完美结合,烧制出既彻底防水又光滑细腻的“瓷器”。中国也成为了瓷器的故乡。渐渐的,追求美的人们制造出了很多外形各异、色彩漂亮、图案丰富的陶瓷,使得它的艺术价值不断提高。所以说,陶器是瓷器的老祖先,古代陶瓷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T: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了解到(历史……工艺……)。还了解到陶器是用陶土烧成的,瓷器是用瓷土烧成的(PPT原料图片),学校花台里的泥土可以烧制吗?(不)陶土和瓷土都是粘土,所以,陶器和瓷器它们都是土与火的艺术品。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些古代的陶瓷艺术品,感受古代陶瓷的艺术魅力。(补充板书:古代 艺术)
(PPT图片初步欣赏:看,这是距今5000多年的陶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描绘了原始先民跳舞的欢乐场景,极具历史考古价值;这是一件原始青瓷,是陶器向瓷器过渡的一个典型代表;这件盛酒的莲花尊,外形繁复精美;这是明清两代盛行的青花瓷;这是清代最具代表性的粉彩瓷。这些陶瓷的艺术珍品还有很多,它们都各有各的美,那它们美在何处呢?
纹饰美(详):14
1.纹饰题材与表现手法
T:刚才大家谈得最多的是陶瓷艺术的纹饰美,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陶瓷上都有些什么样的的纹饰。(PPT:几何纹、动物纹、植物问、山水纹、人物纹……)这些纹样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但是它们却高于生活。他们使用了简化、抽象、概括、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把客观的现实的事物提炼得更加典型而赋予美感。
2. 纹饰的排列、构成方式
T:刚才那些纹样大家都总结得非常好。有了纹样的装饰使得陶瓷不仅适用,还具备了美的艺术价值,那它们又是怎样来装饰这些陶瓷的呢?其实,它们在陶瓷上的构图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到底有什么规律呢?这些几何纹用了我们学过的二方连续的排列方法,这个青花缠枝纹运用了四方连续的排列方法,这些纹样还注意了主次、重复与疏密的构成关系,让主体纹饰更加突出。
3. 寓意
T:那我们的古人为什么要装饰这样的纹样呢?其实,纹样除了美观,还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比如我们看,这是什么纹?
S:动物纹。
T:它像什么动物?
S:蛙。
T:它是用什么方式排列的呢?(二方连续)它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方法呢?(重复)对了,它是用了二方连续的排列方法有规律的重复变化的动物纹样来装饰这个陶罐的。这样的蛙纹代表了什么寓意或者愿望?
S:具备他们所不具备但又极其渴望具备的本领,那就是水陆两栖。他们希望可以生活在水中,原始先民在精神上就有了战胜洪水灾难的勇气。还有一点,可能大家想不到,青蛙是一种繁殖能力很强的动物,青蛙代表生育的象征。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家庭观念,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其实,它们都是想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T:这些单独纹样又分别是什么呢,它们又寄予了什么美好的愿望?
S:福禄寿喜。(PPT出示:鹿和“禄”是同音字,做上高管,拥有财富,过上好日子)
S:其实,我们教材上的古代陶瓷艺术品中也有很多有寓意的纹饰,你能不能读懂它们想表达哪些美好的愿望?请举一个例子。
S:富贵平安……。这些都说明了我们中国古代艺术中,纹饰常常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T:那我们现在就利用刚才学习的纹饰,来设计装饰一个陶瓷吧!请看设计要求(PPT要求)
评价:从疏密、大小粗细对比和主次关系来评价。
五、外形和釉色美3
外形:我们除了欣赏陶瓷的纹饰美,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它?(外形)看,这个陶器的外形像船,这个像……所以,刚才有同学概括陶瓷的外形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补充板书)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釉色:随着工艺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釉色也逐渐的丰富起来,(PPT点釉色美)从最早陶器的无釉到清代瓷器的丰富多彩,釉色变化无穷、丰富多彩(补充板书)。
总体感受:
T:陶和瓷不论是外形、纹饰还是釉色,都各有其独特的美,你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总结概括它给你的总体感受?
S:陶古朴、大方、粗旷、概括、厚重,瓷精致典雅、光滑细腻……
T:陶器朴实无华,造型相对简单,所以它显得朴拙;瓷器造型典雅,色彩多变,图案精致,所以它显得精美雅致。
六、欣赏评述体验活动8
T: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陶瓷艺术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从不曾间断过,这是其它器物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古代陶瓷的价值不可估量啊!那我们今天就来模拟一个古代陶瓷的拍卖会现场。你们知道拍卖会吗?好,每组的信封里老师准备了虚拟的300万钱币,好的,拍卖会马上开始。这是今天即将拍出的三件艺术珍品。请听拍卖要求(PPT)
七、点题、拓展1
T:大家认识这个单词吗?“china”
S:中国。
T:其实,瓷器的英文也叫“china”。瓷器的故乡是中国,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艺术文化。(PPT播放图片)所以,china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物品被世界人民所喜爱,于是人们将“中国”与“瓷器”永远的结合在了一起。因此,我们应该像珍爱我们的祖国(板书点题)一样珍爱我们的国宝——陶瓷,并将它发扬光大,好吗?
板书设计:
历史
原料
工艺
艺术特点
外形
纹饰
釉色
总体感受
陶
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