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 鸟语花香 教案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美术-第8课 鸟语花香 教案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8-28 08:01: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鸟语花香》 教学设计
学校:兴庆区二十二小学 教师: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中国画笔墨的方法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启发学生运用富有墨色变化和多姿的线条,表现出富有诗意的画面。
2.指导学生在中国画表现中,逐步掌握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3.通过欣赏指导启发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中国画技法特点加上自己想象,于画面表现之中。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运用中国画的笔墨方法及富有墨色变化和多样的线条表现自然界中的花、鸟,完成富有诗意的画面。
教学难点:掌握中国画水与色的运用及构图中的基本要求
教具准备:毛笔、毛毡(报纸)、墨汁、生宣纸、中国画颜料、调色盘,水桶
多媒体课件、范画、宽胶带、吸铁石等等
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
师:上节课,同学们在陶老师的带领下体验了中国画水墨的韵味,表现的非常棒。那么同学们想不想再次尝试国画的乐趣?
生:想。
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幅画,它表现的是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请哪位同学大胆的来谈谈。(课件图一 花)
生:主要表现的是花,给人一种漂亮清新的感觉......
师:所以,如果只画花,给人带来安静的感觉之外,还会使画面有一种淡淡的花香。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画。和第一幅画有什么不同的变化?会想到什么情境?哪位同学再来说一说。(课件图2 鸟)
生:有鸟了,画面很生动。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用词很准确。所以,当可爱的鸟儿出现在画面中,会让人觉得它好像在快乐的说着什么,唱着什么,让画面更加生动,富有情趣。今天如何把鸟和花结合在一起,产生更富有生动情趣的画面,就是我们所要探索的第二课时《鸟语花香》。
发展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一起欣赏一下这两幅优秀的花鸟作品。你们观察这两幅画,画中的花鸟枝干等等又是如何利用我们上节课所学的笔墨知识来表现的?我们小组讨论一下,然后选个代表来跟大家分享下你们的结论。(课件4现代花鸟)
生:表现枝干的线不同,花的颜色不同,鸟的感觉不一样..........
师:大家真棒。我们在表现花鸟的时候,可以采用变形,夸张,简洁概括等方法。为了使我们的画面更加的精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四幅画。画面里又有什么变化?(课件图5四幅花鸟组图)
生:鸟的动态不一样了.......
师:颜色丰富了,更重要的是要求我们注意画面的安排,就是构图。古人讲:意在笔先。所以我们动笔之前,要考虑一下花的位置,鸟的位置,新枝老干之间的错落安排。想不想看看老师画两笔?
生:想
深入阶段:
新授:用色、构图、多种花鸟表现技法(展示台、黑板范画展示)
师:先沾墨调色。老师总结为:淡色入笔,深色笔尖,(调墨展示..)如何入笔画。1.首先确定枝干的出入开合,它从哪里长出来,然后先画出主干也就是老干。结合上一课的笔墨知识,枝干要有干湿浓淡变化,老干侧锋行笔浓淡一气呵成,新枝浓墨中锋用笔,注意不描。线条要多样,有错落穿插,再加些新枝,但不要多,否则给人枯树的感觉,另外也是给花鸟留下位置。2.这时候要让它长上花,注意花的位置,要注意疏密聚散。花的表现要有变化,可以方可以圆可以线。老师以连翘花为例讲解示范。这时候,我们如何调色。首先,颜色挤在碟子的边沿,中间来调色。我们沾色的方法和水粉是不一样的,笔要在颜色的边沿开始稀释,然后在另外一种颜色边沿沾色,不是直接用笔把两种颜色搅在一起。这样我们的颜色一致会是干净的,不会出现脏颜色。还要注意水分的控制。我们来看下花的表现。那你们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方法来表现花?我们可以滴洒甩敲3.有花了,我们在来画鸟。怎么画鸟?老师有个口诀:一个鸭蛋添个枣,鸟的动态随便找。教师示范。点上眼睛和嘴、爪子就成了。我们写意画只要把意思表示出来就可以了。注意为了体现情趣和神韵,我们的动态要有变化,比如嘴在左边,好像它跟旁边的小鸟说着什么。4.落款。名字的书写。我们要把自己的名字题写在画面上。落款是国画里一个重要的环节。印章(名章和闲章)。同学没有印,没关系。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老师把评语和印章结合,这样我们就来初步的感受一下中国画的完整性。
正如我们今天作业要求(展示作业要求)老师有个要求:看看同学们的作品能不能举一反三,和老师所示范的不一样。因为老师觉得我们变化的还不够多。比如这幅荷花图,你们想它会变成什么样呢?(课件图6 荷花图)
生欣赏
师:注意要对线条的变形,颜色的使用,色等知识的结合。总结学生发言,结合布置作业要求1大胆想象表现2.小组合作完成一幅完整的画(课件图7作业要求)
巡辅阶段:(课件图8音乐范画)
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完成作业。
展评阶段: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的非常棒。希望大家不仅喜爱中国画,以后能多学习多了解我们中国画。谢谢。
结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