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口区实验小学美术课教师授课教案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廖芸
授课学校
实验小学
授课班级
2年级
教学内容
第8课 出壳了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展开回忆与想象,大胆自由地表现出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出壳时的情景。
通过观察、幻想和交流,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方法与过程
1. 通过观察 、幻想、体验与交流,感受生命的不屈与独特的美丽,进行想象与构思,追求表现的新颖与生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生命奥秘的激情和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探究、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
采用何种方法启发学生回忆与联想动物出壳时的生动情景、如何表现出生动的画面。
教学难点
表现的自由性和各种动物的特点。
教学时数
1
课题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准备
彩笔,多媒体课件,范画
教学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以前一年多的学习,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对想象画、记忆画,有较强烈表现欲望,色彩表现力强,同时绘画作业普遍水平较高。
但也有存在以下问题:学生整体的差距比较大;构图布局还不够完整;工艺制作能力比绘画技能差点。
教材教法分析
本课从破壳而出的小动物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神秘生命的世界,从感知、认知、到表现、创造、力求多层面拓展学生创造的领域。了解小动物出壳时感人、美丽、生动的瞬间,敢于表现自己的不同感受。
教学思路
首先,过有趣的美术表现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绘画和简单工具制作。最后达成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等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客人,(出示蛋的教具)同学们猜一猜里面会是什么小动物呢?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位小客人到底是谁呢?(出示小鸡出壳的教具),原来是一只漂亮的小鸡啊!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破壳而出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画《出壳了》(板书课题)
生:是小鸡、乌龟、鳄鱼、小蛇……
开启智慧:
引导同学回答出一些卵生的小动物名称
二、新知探究
(一)、教师边画边提问
师:蛋是什么形状的?观察蛋壳裂开的样子,适合用什么样的线条来表现? 请同学们说一说下面这些小动物有哪些特点?
(二)、课件—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
师:小动物宝宝和妈妈在一起时是非常幸福的,看,他们的嘴张的多大啊!看到它们幸福的样子你是不是也为它们感到高兴呢?其实每个小动物的出生都需要动物爸爸和动物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呵护,所以我们都要珍惜生命,要关爱那些和我们一样有生命的小动物,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多姿多彩!
三、欣赏激趣:
师:怎样表现小动物出壳的情景呢?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组绘画作品。
师:看一看都谁出壳了?师: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师:你认为这些小朋友画的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和他们比一比看谁画得好啊?师:要画出破壳而出的小动物的特点,妈妈和孩子在一起时要注意妈妈和孩子的区别。小画家们,动笔吧!
四、学生作画,教师具体指导。
师:(指导要点:要画出破壳而出的样子;动物们各自的特点;妈妈和孩子的区别;整个构图要突出重点。)
五、展示评价
师:向大家说一说你画的是什么小动物,它最先见到的是谁?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句话说了什么?
生:椭圆形、一边大一边小
生:折线或者不规则的折线
生:乌龟的背上有个大大的壳;小蛇的身体细细的长长长的;鳄鱼的嘴大大的……
生:我们要保护小动物,不能随意伤害它们。
生:小鸡出壳了;鸵鸟出壳了;恐龙出壳了。
生:画小动物出壳了,画出小动物的特点。
生:我画的是小鸡出壳了,它最先见到的是它的妈妈,它对妈妈说‘妈妈,我饿了。’
探究学习:
边观察边画出蛋的形状
自我实践:
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出壳的情景。
板书设计
第8课 出壳了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