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 25米往返跑 教案 全国通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体育 25米往返跑 教案 全国通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19-08-28 20:2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水平二)25米往返跑接力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
一.教学指导思想
学会关注学生,及时充分的体现学生的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所应遵循的规律,本次课的开展将紧密结合体育新课程理念,遵循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规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学的好途径,通过游戏内容、规则、要求,教师的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在体育锻炼的同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团结意识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共安排了三次课,本次课是接力跑的第一课时。跑是儿童游戏、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技能。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快速跑的内容之一,快速跑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运动项目。接力跑对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因此接力跑教学也是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折返跑接力比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大多为(9-11岁之间),属于水平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及身体发育都处于比较旺盛的阶段,他们对很多事情充满好奇,学生的特点逐渐形成,但也存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不能自主的进行学习的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关注学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跑的过程当中上下肢的协调配合
难点:往返----转身----跑的动作协调一致。
五、教、学法
在教法上我采用回忆提问的方式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回忆之都有什么影响跑的速度,通过提问告诉学生有步频,步幅以及身体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程度,从而给学生建立一定的思维模式,在通过学生的自主练习以及折返跑接力比赛将本节课所学得以实践。
小学四年级25米往返跑接力教案
周次:18
课次:二
年级:四年级
人数:51人
教师:
教学内容 复习之前所学的健美操活力无限
25米往返跑分小组练习25米往返跑接力游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80% 以上的学生能提高跑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的自主练习以及折返接力跑比赛提高学生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课的内容和任务。
二、准备活动:
1、基本准备活动:在操场慢跑一圈
2、复习之前所学习的活力无限,教师领做
3、专项准备活动。
组织队形:××××××××××
××××××××××
××××××××××
××××××××××

1、学生站成四列横队。
2、做原地高抬腿两组
3、做原地小步跑两组
4、上肢的前后摆臂两组
基本部分:
组织形式:
××××××××××
××××××××××
××××××××××
××××××××××
25﹡4
教学步骤:
教师提问影响我们跑步的因素都有什么(步频、步幅、上下肢的协调)那我们本节课就来在上节课学习基础上学习25﹡4折返跑。
把学生分为若干组,四人一组,进行25﹡4折返跑的练习,听教师口令发令跑。(在跑的过程当中要注意身体的协调摆臂,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提醒)
集合,说学生在跑的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
学生进行25﹡4折返跑接力游戏(第一个学生做往返跑4次回来与第二个同学击掌,第二个同学跑,直到本组所有的同学一次跑完为止),将学生分为四组,以女生为主的两组人数相等,以男生为主的两组人数相等,见习的学生在25米的终点观察参加游戏的学生有没有摸到线,并给他们提醒。
教师做出评价,对于输的两组,及男生组和女生组要做二十个俯卧撑。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身体各关节的放松。
结束部分: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做出评价
对下去的练习作出一定的要求
师生再见,解散下课

本课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根据对学情,教材的分析,我确立了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折返跑的动作流程,使学生懂得如何进行接力跑,通过课的练习体验到运动的乐趣的教学目标。本堂课的教学我借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将枯燥、乏味的跑步练习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趣,也从而体现小学体育在“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理念。课的组织过程中,我认真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等,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游戏。同时在学生练习、游戏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给学生如何安全的进行体育活动。总体来说,本堂课通过40分钟的课堂教学,达到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但课中也凸显了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当动作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所以在今后的练习学习中要加强对学生协调性的练习。还是有部分学生打闹的新现象存在,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纪律安全的教育,提出一定的要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