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郑旭晶 审题人:武朝红
请将所有答案写到答题卷上,只交答题卷。妥善保管试题卷。
字体端正,卷面整洁,否则将在总分中酌情扣1-2分。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参(cān)数 天姥(mǔ) 千里迢迢(tiáo) 覆校(xiào)无疑
B.东菑(zī) 戎(lǒng)马 日薄(bó)西山 辛夷坞(wù)
C.稻菽(shū) 噩(è)耗 鳞次栉(zhì)比 无以伦(lún)比
D.苍(chāng)穹 商贾(gǔ) 怆(chuàng)然 坚如磐(pán)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
A.耸立 励精图治 花蕊 首席顾问 瑰怪 摧眉折腰
B.矫键 载歌载舞 吞噬 千岩万转 斑斓 熊咆龙吟
C.亲昵 引人瞩目 桎梏 悲恸欲绝 沐浴 明眸浩齿
D.饥馑 义无返顾 泡沫 春风野火 屏气 出师未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她们管得严,我们应该 她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
②凡是涉及不顾农民利益、无视事实的事,他都能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 事实,至于是不是得担风险,袁隆平在所不惜。
③这种“流行病”,不但影响了企业的整体信用,成为困扰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障碍, 也扰乱了市场经济的秩序。
A.借鉴 阐述 因而 B.借鉴 阐明 而且
C.借用 阐明 而且 D.借用 阐述 因而
4.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她重视对生活细节和生活情趣的捕捉,用自己的目光和情感创作,不趋炎附势,不亦步亦趋,画出了普通人独特的乡土情感。
B.广州人多半吃惯清淡的粤菜,对以“辣”闻名的川菜,有的人虽然心理上可以接受,但口味一时难以适应,也只是浅尝辄止。
C.近期,社会上各式“山寨”事物层出不穷,山寨手机、山寨电脑、山寨明星、山寨春晚等已成为热议话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D.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大的信息。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福建土楼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经百年风雨或战争硝烟,至今仍巍然屹立,享有“东方古城堡”之美誉。
B.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氮元素,如果添加到奶粉中,就可以提高奶粉中蛋白质的检测数值,这是许多不良厂家用以牟取暴利的罪魁祸首。
C.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动荡,进一步拉大了世界贫富的距离,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严重衰退,贫困人口数量不断攀升。
D.要尽快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人才,关键问题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引导学校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2分)
(1)暮色渐渐地侵进林子里来, ,偶尔有一两点花瓣落在肩头,沁着一点微微的香气,松散着我一天的劳累。
(2)北平郊外 和时时吹来的几阵雪样的西北风,所给于人的印象,实在是深刻伟大、神秘到了不可以语言来形容。
①风依然轻抚着
②轻抚着的依然是风
③一片大雪地,无数枯树林,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④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以及无数枯树林,一片大雪地,
二、本大题6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7—10题(每小题2分,共8分)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聊斋志异 棋鬼》)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
C.父愤悒赍恨而死 赍:怀着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公礼之,乃坐 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B.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C.酌之以酒,亦不饮 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D.自晨至于日昃 于今七年矣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2分)
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4题(共14分)
金圣叹先生传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①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②,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③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注:①排:批驳。
②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权子母”意为借贷生息。
③鼎革:指明清易代。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以贯之 贯穿
B.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考虑
C.吾已为君遣之矣 遣返
D.因为诗吊之 悼念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在颜渊为叹圣 ②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B.①一日以千金与先生 ②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
C.①先生辄起而排之 ②而莫知其处
D.①无不供其齿颊 ②其余评论尚多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金圣叹“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言行的一项是( )(2分)
A.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B.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C.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D.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金圣叹讲经时,所讲的东西全都来自自己的稿本,所用的稿本从来不给人看。
B.金圣叹为人豪爽,不到一个月,就将王斫山给他用以补贴家用的千金花费干净。
C.明清易代后,金圣叹绝意仕进,更改名字,表现出了古代士人常有的气节。
D.作者经过吴县家门,拜访了金圣叹的故居,并写诗作传来凭吊金圣叹。
15、断句和翻译。(6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划线部分断句。(2分)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2分)
翻译: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2分)
翻译:
(三)阅读下面首诗,回答16—17题(共7分)
江亭夜月送别(其一) 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王勃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16、王勃这两首同题送别诗,在表达感情方面写法有何主要区别?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7、有人点评《江亭夜月送别(其二)》这首诗时,称赞“寒”字之妙:“一片离情,俱从此字托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答:
(四)默写题(6分)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从8题中任选6题,每题1分,共6分)。
(1) ,形影相吊。母孙二人, (李密《陈情表》)。
(2)古人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仆诚以著此书, ,传之其人, ,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将军猎渭城。 ,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7) ,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还远》)。
(8)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 (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一22小题(共16分)
龙的图腾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龙无疑是古人的一种艺术创造。它是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而来,经过由众多人参与的模糊集合,形成一个建立在各个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新的形象。它的形成过程,是“美”的因素集纳的过程,用一句人们常说的话,就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间渗透着、灌注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图腾(Totem),原为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方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图腾崇拜的核心是认为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是本氏族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将其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世界各国不少学者,都对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做过考察和研究,普遍认为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图腾崇拜,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氏一多。闻先生在他的一篇专门谈论龙凤的文章中这样说道:“就最早的意义说,龙与凤代表着我们古代民族中最基本的两个单元——夏民族和殷民族,因为在‘鲧死……化为黄龙,是用出禹’和‘天命玄鸟(即凤),降而生商’两个神话中,人们依稀看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凤是原始殷人的图腾(我说原始夏人和原始殷人,因为历史上夏殷两个朝代,已经离开图腾文化时期很远,而所谓图腾者,乃是远在夏代和殷代以前的夏人和殷人的一种制度兼信仰),因之把龙凤当作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可说是再恰当没有了。”
那么,龙图腾是如何形成的呢?闻先生在他的名篇《伏羲考》说: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至今流衍不衰,一度还成为占统治地位的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开始质疑龙图腾说,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如:“无论如何,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因为说到底,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因此,如果依据通行的理论和被学界接受的材料,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阎云翔)“迄今为止,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臆想。”
学者们还指出,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考古学中的某一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时空范围上讲,前者比后者大得多。因此,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有的学者从图腾文化的基本特征提出悖论,如: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节选自《中华文艺·龙文化》)
19、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龙图腾是建立在鱼、鳄等具体物象之上,又涵蕴着各个具体物象的一种艺术创造,它的形成渗透着古人的神话猜想、宗教体味、审美快感和艺术情趣。
B.图腾崇拜这一既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曾经存在于世界上许多民族,其残余在近现代一些民族中还可以看到。
C.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他认为龙是原始夏人的图腾,龙同凤一样是我们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
D.一般来说,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图腾制体现的也正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
E.龙图腾说由20世纪40年代起步,一度成为主流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被学术界否定。
20.下面对龙图腾的形成过程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从鱼、鳄、蛇和云、电、虹等一个个具体物象形成一些图腾崇拜,如蛇图腾。
B.蛇图腾逐渐兼并与融合了许多其它弱小图腾,如马、狗、鱼、鸟、鹿等。
C.在蛇等图腾基础上形成的龙成为原始夏人的图腾。
D.龙这种图腾,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
21.请给“图腾崇拜”这一文化现象下个定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龙图腾说受到一些学者质疑的原因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
从一个微笑开始(刘心武)
又是一年春柳绿。
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问依依垂柳,怎么办?
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
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是的,眼前将会有更多的变故,更多的失落、更多的背叛,也会有更多的疑惑、更多的烦恼、更多的辛酸;但是我们带着心中的微笑,穿过世事的云烟,就可能沉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并提升认知,强健心弦,迎向幸福的彼岸。
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达成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忘记微笑是一种严重的生命疾患,一个不会微笑的人可能拥有名誉、地位和金钱,却一定不会有内心的宁静和真正的幸福,他的生命中必有隐藏的遗憾。
我们往往因成功而狂喜不已,或往往因挫折而痛不欲生。当然,开怀大笑与嚎啕大哭都是生命的自然悸动,然而我们千万不要将微笑遗忘。
惟有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即使虚伪的微笑,也不必怒目相视,仍可报之以一粲。
??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微笑战斗,强似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微笑毋需学习,生而俱会,然而微笑的能力却有可能退化。倘若一个人完全丧失了微笑的心绪,那么,他应该像防癌一样,赶快采取措施,甚至对镜自视,把心底的温柔、顾念、自惜、自信丝丝缕缕捡拾回来。从一个最淡的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臆拓宽。
??微笑吧!在每一个清晨,向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微笑吧!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地上第一针新草;微笑吧!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
相信吧,从一个微笑开始,那就离成功很近,离幸福不远!
23、第⑤段“世事的云烟”指什么?(请从文中找答案)(4分)
?“世事的云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24、在第⑤-⑨段中,作者联系现实生活,有针对性地谈到了“微笑”的作用,请分条概述。(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第③段中的“开始”和“起点”,在上文和下一段中都有照应
的句子,请分别找出来。(2分)
上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文本内容请你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6—28题(15分)
①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
王洛宾:我是在北京长大的。因为从小爱唱歌,中学毕业后,我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大学毕业后,我想去法国留学,然后回来报效祖国。然而,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太抽象,是很难实现的。
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召唤着我。几经辗转,我终于来到了大西北,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一步。走过青海的高原,新疆的戈壁,我终于发现,那里的民歌很美,我非常喜欢。渐渐地,这种喜欢不再是简单的爱好,而成为一种嗜好。在忘情地享受这种美的同时,我极力地想把这种美表现出来,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时,我终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②记者:在漫长的创作积累过程中,您想过拥有辉煌吗?
王洛宾:少林寺有一个故事,一个小和尚想学武艺,可师傅让他先学用脑袋开门、关门。几年后,小和尚对师傅说:“我该学武艺了吧?”师傅说:“你已经学成了。”小和尚不信,于是与师兄弟们比武,用脑袋一撞,把他们撞出去几丈远
所以,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很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二十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
③记者:从事艺术的人,大都喜爱用浪漫的情怀表现生活,但是,大西北的现实并不浪漫,是什么信念支持您走过这几十年的岁月?
王洛宾:到大西北的时候,我已是中年。一天,走在新疆戈壁滩上,一块五六丈高的大石头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石头上刻着一句话:“世界上最大的岩石也是由一粒粒细沙结成的。”这是一句哈萨克谚语,这句谚语极大地鼓舞了我。即使我一天只写一个音符,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下来我还能完成三百六十五个音符。我就是一粒细沙,只要不倒下去,慢慢积攒总会变成岩石。
④记者:音乐能给人带来很多的快乐,然而对于您,音乐带来更多的是坎坷与磨难,为什么您始终没有放弃音乐创作?
王洛宾:我一生坎坷是因为音乐造成的,曾经,我想到过死。然而,也是音乐在最痛苦时救了我。所以,我并不抱怨。
人,如果只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那就很容易钻牛角尖。历经磨难,我学会了多方面看问题。这就好比下一场大雨,如果别人身上都是干的,只有我全身湿透,那我可能就活不下去了。恰恰相反,那时候,所有人身上都是湿的,我也许湿得厉害些。况且,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
⑤记者:作为一个“民歌大王”,您是怎样看待近年来我国通俗音乐的流行的?
王洛宾:无论任何音乐,都应该是对自己民族语言的美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民族语言是最具体、最生动,也是最庄严的。前些天,达坂城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塑成之后请我去剪彩、题字。我是这样写的:“世界上的朋友都会唱达坂城的姑娘辫子长,到新疆来看才知道,达坂城的姑娘不仅辫子长而且心地最善良。”剪彩仪式上,达坂城“封”我为“荣誉市民”。
【附】背景简介:王洛宾(1913—1996年),中国著名作曲家。有“西北歌王”、“民歌之父”之美誉。一生创作极为丰富,光收集入册的创作歌曲就有741首。此外,他还创作了8部大型歌剧及大量其他音乐作品,出版歌集10本。他创作的《康定情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玛依拉》、《在那遥远的地方》、《阿拉木汗》、《亚克西》、《达板城的姑娘》、《萨拉姆毛主席》等在中国家喻户晓、传唱不衰。本篇是上海《文汇报》记者肖英于1995年对王洛宾先生作的访谈。
26、第①节访谈中,王洛宾说“我终于找到生活的方向”,“生活的方向”指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在大雨中,我仍然可以寻找雨中的美”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第③、④两节访谈中,记者的发问方式有什么特点?这样发问的目的是什么?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
五、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9、下面一段话中,不通顺、不简洁,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把必须删除的几处序号选出来。(4分)
在深入①进行②改革的过程③中,我们一定会遇到不熟悉的④新情况⑤、新问题⑥、新经验⑦,关于⑧这一点,对⑨我有了更深的印象。
删除的序号是:__________
30、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句子改写成排比句。(可增删个别词语)(4分)
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啡侧。
31.按要求扩写下面的句子。要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70个字。(4分)
腾空而起的焰火,光彩夺目。
六、本大题,60分。
3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五官很有意思,眼睛两只,耳朵两个,嘴巴一张。两只眼睛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两个耳朵却向着不同的方面;一张嘴巴也许是要人们少说。所以,有人得出这样的感悟:多看、兼听、慎说。
请你以“看·听·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语言优美,书写工整,文面整洁,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题卷
考试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命题人:郑旭晶 审题人:武朝红
注:卷面不整洁的考生,从总分中减去1-2分后记入得分栏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得分
评卷人
以下为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在下面区间内填涂,注意涂满。
1 [A] [B] [C] [D] 5 [A] [B] [C] [D] 7 [A] [B] [C] [D] 11 [A] [B] [C] [D] 19 [A] [B] [C] [D] [E] [F] 2 [A] [B] [C] [D] 6 [A] [B] [C] [D] 8 [A] [B] [C] [D] 12 [ A] [B] [C] [D] 20 [A] [B] [C] [D]3 [A] [B] [C] [D] 9 [A] [B] [C] [D] 13 [A] [B] [C] [D] 4 [A] [B] [C] [D] 10 [A] [B] [C] [D] 14 [A] [B] [C] [D]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15、(1)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2)①翻译 ②翻译 16。 17. 18。(1) (2) (3) (4) (5) (6) (7) (8) 21。 22.
第四大题为选做题,请在四(一)、四(二)题中选做一组,用2B铅笔填涂选做的试题组所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四(一)[23-25题] 四(二)[26-28题] 223/26 24/27、. 25/28. 29 30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作文(60分)作文字数不少于800字,考生须用黑色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方格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题 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070字
考室 座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装 订 线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郑旭晶 审题人:武朝红
请将所有答案写到答题卷上,只交答题卷。妥善保管试题卷。
字体端正,卷面整洁,否则将在总分中酌情扣1-2分。
1-8题、10—14题、2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9题为多选题,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5分,多选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9 20
答案 C A B D C. A A A D B C A B C A.E D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C
答题提示:A.覆校(jiào)无疑 B.戎(rǒng)马 D.苍(cāng)穹
2、A.
答题提示:B.矫键(健):(见《心随飞翔》P34倒数第2行) C.明眸浩(皓)齿(见选修课文杜甫《哀江头》P12第4行)D.义无返(反)顾:(见《喜看稻菽千重浪》P40第5行)
3、B.
答题提示:“借鉴”,见《东方风来满眼春》P26倒数第11行;“阐明”,见《喜看稻菽千重浪》P26倒数第11行“而且”,见《规则与信用》P12倒数第6行,有改动。
4.D.繁文缛节: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用于陈述语言不恰当。
A.亦步亦趋,比喻缺乏主张,或为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符合句意。
B.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也比喻学习、研究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本句用的是本义。
C.层出不穷,指接连不断出现,没有穷尽。符合句意。
5.C.
A.成分残缺,缺少了与“具有”搭配的宾语中心词。
B.不合逻辑,“这”所指代的内容不可能是“罪魁祸首”。
D.句式杂糅,“关键问题”和“起着决定性作用”两种句式混合在一起。
6.A(第一句从句式协调的角度考虑:前一句“暮色……”和后一句“花瓣……”是主谓关系,“风依然轻抚着”也是主谓关系。第二句从句子的声音和谐的角度考虑:“和”后为较长的句子,有较多的定语,与之较和谐的是“以及西山隐隐的不少白峰头”)
二、本大题6小题(共35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7—10题(每小题2分,共8分)。
7.A【文言实词】【会,适逢】
8.A【文言虚词】【A前者代词,他;后者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均为人称代词,他。C均为介词,用,拿。D均为介词,到】
9.D【信息筛选】【③害死父亲,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10.B【分析概括】【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夫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棋“跪地求饶”】
【参考译文】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奕。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也很谦逊。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象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竞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使。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
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旧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天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1—14题(共14分)
金圣叹先生传
11.(2分)C.【遣:在这里是使用,花费的意思】
12.(2分)A.【都是动词,是。B介词,拿/介词,按照。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
13.(2分)B.【这是“座下缁白四众”的感受,不是金圣叹的行为】
14.(2分)C.【A原文并没有“所讲的东西全都来自自己的稿本”的意思;B王斫山是将钱借他经营;D原文是“无人知道先生的住处”】
15.(6分)【(1)(2分)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每错两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为止)
(2)
①(2分)喜欢喝酒,善于品评文章,所发的议论都是前人所不曾说过的。“衡”、“所未发”各0.5分,句意1分。
②(2分)由明入清以后,(先生)断绝了仕进的念头,改名为人瑞,字圣叹,除了与朋友亲人谈笑外,就是独自端坐在贯华堂中,致力读书著述。“绝”、“为务”各0.5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喜欢饮酒,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声音洪亮,环顾四周时神采卓异,所有经史子集、笺疏训诂,和那些佛家、道家两教的经典及阐释经典的杂书,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中心贯通始终,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赞许,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叹息,他也不予考虑。
先生向来和王斫山交情最深,王斫山本来也是侠义的人,一天他拿千金给先生,说:“先生拿这些钱去放贷生息,以后本金归还我,利息就给你补贴生活,行吗?”先生答应了,可是刚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了。于是就对斫山说:“这些东西在先生家,只是增添您守财奴的恶名罢了,我已经替您花掉了。”王斫山笑了笑没有计较。
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起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思,先生说“《论语》有两次‘喟然叹曰’,在颜渊来说是惊叹圣人孔子,在孔子来说是赞叹弟子曾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先生所评论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等书,根据次序编定为“六才子书”,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他尤其爱好讲《易》,对“乾”、“坤”两卦的评述,多到十万多字。其它的评论还有很多,至今流传世上的著作,只有评点《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的几种刊刻版本。
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的人,像长洲毛宗岗、徐增,江苏武进县的吴见思、许庶庵等人是最出名的,到现在求学的人还称赞他们。
曲江廖燕说:我读先生所评的各种书,标新立异,见解卓越,超乎常人所想,我感觉千百年来,到他这里才别开生面。唉!多么优秀的人啊!虽然遭遇惨祸,却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有德行的人都为他悲伤。我路过吴门,去寻访先生的故居,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处,于是我就写诗来悼念先生,并写下像这样一篇关于他的生平大概的传记。
(三)阅读下面首诗,回答16—17题(共7分)
答案
16、第一首用“谁见泣离群”直接抒情,表达离愁(2分);第二首用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手法委婉(间接)的表达离情(2分)。
17 同意。作者感到此夜江山寒,一个“寒”字,极写出友人离去后心情的沉重与冷寂。(3分)(此题为开放型,言之成理即可。)
(四)默写题(6分)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从8题中任选6题,每题1分,共6分)。
(1)茕茕独立,形影相吊。…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李密《陈情表》)。
(2)古人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报任安书》)。
(4)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5)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还远》)。
(8)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每小题1分,每句0.5分,错一字扣0.5分,八小题全做,按照前面六小题评分)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一22小题,共16分。
龙的图腾
19.(5分)*A.*E.【A原文是“龙”而不是“龙图腾”;E龙图腾说遭到一些学者开始质疑并出现一些否定性观点并不等于被学术界否定。】
20.(3分)*D.【D是龙图腾特点的说明,不是龙图腾形成过程的说明】
21.(4分)【图腾崇拜是指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曾经有过的将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当作是和自己的氏族有血缘关系的始祖和亲人,从而尊奉为本氏族的标志、象征和保护神的古老又奇特的文化现象。】
22.(4分)【①图腾物总是自然界中实有的物体,龙作为一种图腾同时却又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是难以令人接受的。②考古学、历史学均无可信资料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③将中国古文物上出现的动物造型或纹饰视作图腾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错误的。④图腾是氏族群体成员崇敬的对象,是不得损伤、杀害和食用的,而在中国的古代典籍和神话传说中,不乏贬龙、辱龙、斗龙、斩龙以及食龙的载述。】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
23、变故、失落、背叛、疑惑、烦恼、辛酸。
24、①使人学着应变,努力耕耘,收获果实,提升认知,强健体态。②可以构筑和平,达成理解,净化心灵。③能使人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观。
25、(1)上文:又是一年春柳绿。下一段: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个陌生的格局。
(2)承上启下(1分)。能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言之成理即可(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题,3小题,共15分
26、把大西北的民歌美表现出来(2分),让更多人能感受到这种美(2分)。
27、应多方面看问题;保持良好心态。(答对一个要点得2分,答对两个要点得5分)。
28、将王洛宾与一般人(常人)作比较(2分);试图了解被访者不同于常人之处(2分)。能根据文本内容简要分析,言之成理2分
五、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9、必须删除的序号是:④⑦⑨(选对一个得1分;选对两个得2分;选对三个得4分;)
30、
答: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吟唱得令人荡气回肠;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
31.【鲜明、生动】(4分)
示例一:腾空而起的焰火,像一条条飞天的巨龙,直冲云霄,伴随着艳丽的色彩,炸开
了,闪亮着,光彩夺目。人们昂着头,有的捂着耳朵,有的指着天空,有的舞动着双手,有的还有节奏地跳跃着,惊奇、兴奋、欢乐……无不写在脸上。
示例二:一束束色彩斑斓的焰火冲天而起,绚丽多姿,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孔雀开
屏,有的像金蛇飞舞……往日璀璨夺目的城市灯火,似乎显得暗淡无光,今夜,人们都把赞美的目光聚焦到了天空。
[4分。正面描写1分;侧面描写1分;修辞手法1分;语言得当1分。]
六、本大题60分
32、按照高考评分标准得分(以43分为切入线评分)
广东省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5—21)分 二等(20—16)分 三等(15—11)分 四等(10—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5分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没有什么内容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一等(25—21)分 二等(20—16)分 三等(15—11)分 四等(10—0)分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书写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书写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书写潦草 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语病多字迹难辨
一等(10—8)分 二等(7—6)分 三等(5—3)分 四等(2—0)分
发展等级 特征10分 立意深刻材料丰富语言有文采见解、构思新颖 立意较深刻材料较丰富语言较有文采见解、构思较新颖 立意略显深刻材料略显丰富文句略有表现力见解、构思略有新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例子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 “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二、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三、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含6个)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四、确认为抄袭报刊杂志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