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自然选择学说
(一)内容
1.(2019·辽宁营口)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自然选择的结果的是( )
A. 白鹭的腿细长B. 青蛙的保护色C. 一窝雏鸟体质各不相同 D. 猎豹能快速奔跑
2.(2019·日照)一种果蝇突变体(一种变异类型)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当温度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会大大提高,这说明( )
A. 温度是影响突变体生存的唯一因素 B. 环境条件的改变,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
C. 果蝇产生的突变体都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D. 突变体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环境条件
3.(2019·湖南湘潭)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4.(2019·湖南邵阳)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有关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自然界中,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D.抗生素的使用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5.(2019·聊城)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理解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繁殖的子代个体数与亲代基本相同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C.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是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D.环境对生物变异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6.(2019·辽宁辽阳)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来,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其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7.(2019·广东广州)以下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选项,错误的是( )
A.各种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要生存下来,就得为了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其适应环境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二)应用
8.(2019·云南)在工业污染地区,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桦尺蛾却成了少数,原因是( )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食物改变 D.浓烟熏黑
9.(2019·南通)下表是对某自然生态系统不同时期各种毛色的一种兔数量的调查结果,不同毛色兔数量变化是( )
毛色数量时间 白色 浅灰 深灰 黑色
1940年 382 1095 1828 1051
2010年 0 562 1636 2180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为了适应环境发生了变异 D.由于白色污染的大量排放
10.(2019·湖南衡阳)某森林中生存着一群不同体色的蛾类,由于某种原因,森林中几乎所有树木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请你推测多年以后,如图中最能体现这群蛾类体色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11.(2019·湖南岳阳)自然选择学说关于长颈鹿进化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古长颈鹿颈有长有短 B.颈长的鹿更易生存
C.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D.为适应环境产生变异
12.(2019·湖北宜昌)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形成过程”:①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②它的后代有颈长和颈短的变异,③为吃到高处的树叶,它努力伸脖子会使颈部更长,④缺乏青草时,长颈成为了有利生存和繁殖的有利变异。正确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2019·四川眉山)某种农药对杀灭东亚飞蝗有独特的效果,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可用达尔文进化观点解释为( )
A.造假非常严重,农药的质量越来越差 B.蝗虫为了生存产生了抵抗农药的变异
C.经农药选择导致蝗虫抗药性逐年增强 D.蝗虫抗药性形成是农药的不定向选择
14.(2019·广西北部)养鸡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杀苍蝇,第一次使用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药效逐渐下降。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
A.药效下降是因为苍蝇体表产生了保护膜 B.苍蝇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苍蝇对杀虫剂有应激性,趋利避害
15.(2019·威海)养牛场饲养员用杀虫剂消灭苍蝇,第一次使用时效果显著,随着使用次数增加,药效逐渐下降。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杀虫剂对苍蝇进行了选择 B.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繁殖能力
C.杀虫剂增强了苍蝇的免疫力 D.杀虫剂使苍蝇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6.(2019·内蒙古通辽)如图为某研究所利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图,下列解释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由图中波动的曲线可知,该病菌一直存在抗药性变异
B.抗生素淘汰了不具有抗药性的病菌个体
C.该病菌产生抗药性变异是为了适应存在抗生素的环境
D.具有抗药性变异的病菌个体能够大量繁殖
17.(2019·四川绵阳)青霉素是良好的抗菌药,但由于被滥用,导致耐药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菌产生的变异一定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B.由于青霉素的作用,细菌产生了耐药性
C.在青霉素的选择下,耐药细菌生存并繁衍 D.细菌由于个体小,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18.(2019·金华)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的特效药被广泛使用,但现在对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耐药菌”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如图,上方箭头表示抗生素开始用于医疗的时间,下方相应箭头表示该抗生素的耐药菌出现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可用抗生素治疗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C.耐药菌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耐药菌出现的时间和抗生素用于医疗的时间没有关系
19.(2019·昆明)“超级细菌”MRSA的出现与滥用抗生素甲氧西林之间的关系如图,相关分析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甲氧西林使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变异
B.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中原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C.甲氧西林对MRSA进行了定向选择
D.滥用甲氧西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耐药性增强
20.(2019·广东)格兰特在1976~1985年对达夫涅主岛上的强壮地雀研究时发现:岛上先持续干旱,食物中大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大;后来持续雨季,食物中小坚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变小。下列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
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C.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不会变得更大或更小
D.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
21.(2019·湖南郴州)地球上生物的种类有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竹节虫的形态很像竹枝,是竹林使它发生了变异
B.生物遗传原有的特征不利于生存
C.有一些种类的生物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有一些种类的生物则不需要
D.夏天时,苍蝇比蚊子更不容易打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2.(2019·潍坊)下列关于生命演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石证据显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
B.比较蛋白质的结构可准确判断生物间的亲缘关系
C.人类的进化遵循着从低等到高等的规律
D.定向选择使生物更加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23.(2019·菏泽)有关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 D.生物适应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4.(2019·四川成都)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 )
A.生存竞争的结果 B.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过度繁殖的结果
25.(2019·青岛)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永远有利于该生物的生存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找不到高等生物的化石
C.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基础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26.(2019·湖南益阳)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及生物进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C. 自然选择保留的变异总是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D.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7.(2019·枣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现存的人种都起源于古猿
B.人类和其他各种生物都是原始生命逐渐演化而来
C.现存的每种生物是亿万年自然选择的结果,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D.为了让人类健康发展,可以从自然界掠夺一切有利资源为人所用
28.(2019·湖南株洲)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研究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
B.变异对生物是不利的,生物通过遗传不断进化
C.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D.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29.(2019·江苏盐城)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
B.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的化石越简单、越低等
C.生物进化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陆生到水生的规律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
30.(2019·北京)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夜蛾可通过感受器接受声音脉冲的刺激
B.夜蛾的逃生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C.夜蛾采取不同的策略逃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夜蛾具有不同的逃生策略与蝙蝠捕食无关
31.(2019·四川内江)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B.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学说认为原始大气中富含氧气
C.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越小,说明生物之间亲缘关系越近
32.(2019·泰安)下列对生物进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体型大、体格健壮的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不易被淘汰
C.古代长颈鹿为吃到高处的树叶,颈经常使用,逐渐进化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D.米勒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多种氨基酸和核酸
33.(2019·杭州)某一鸟类种群中具有嘴型细长、厚短等不同类型的个体,皆以树洞里的昆虫为食。数百年后.生活在这一地区的该鸟类种群中嘴型细长的个体比例明显增加。根据自然选择理论解释此种现象,下列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嘴型细长的鸟是为适应特定环境而定向变异产生的
B.昆虫栖息场所对鸟类的嘴型起到了不定向的选择作用
C.嘴型细长的鸟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增加受昆虫栖息场所的影响
D.嘴型厚短的马为了要吃到树洞里的昆虫而努力使嘴型变得细长
34.(2019·湖北武汉)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亿万年进化的结果
C.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 D.生物进化的原因是发生了定向变异
(三)模拟实验
35. (2019·贵州六盘水)在 “ 模拟保护色形成过程 ” 的活动中,取红、绿、蓝、黄四种颜色的小纸片各 25 张,放在一块黄布上,实验者先背对黄布,然后转身快速拿取。经过若干次后,最后剩下的小纸片数量最多的应该是( )
A.红色的 B.绿色的 C.蓝色的 D.黄色的
36.(2019·山西太原)资料分析
《中国新闻周刊》2019年4月10日报道:“超级真菌”﹣﹣耳念珠菌被美国列为紧急威胁,截至目前,中国已有18例确认感染!
纽约市西奈山医院去年5月为一名老年男子做腹部手术时,发现他感染了一种“神秘而致命”的真菌,医院迅速将其隔离在重症监护室。该男子最终在住院90天后死亡,但这种致命的真菌却顽强地存活下来。病房很多地方都遭到了入侵,院方为此对墙壁、病床、门、水槽、电话等都进行了特殊消毒。目前,这种名为耳念珠菌的多重耐药真菌在纽约、新泽西和伊利诺伊等12个州流行,但流行都发生在医院内。
研究人员普遍认为,这是新进化出来的、快速适应人体宿主环境能力的新物种,主要危害是引起血液感染,致死率高达60%.部分菌株对临床上常用的三大类抗真菌药物都具有很高的耐药性。这种超级真菌对免疫系统不成熟或受损的人最致命,包括新生儿和老年人、吸烟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我国相关专家黄广华解释说,对耳念珠菌的鉴别存在一定困难,目前主要使用质谱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目前监测结果来看,中国出现耳念珠菌爆发性流行的可能性较低。
请分析以上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所谓的“培养皿中的耳念珠菌菌株”,其实是由很多单个耳念珠菌繁殖而成的集合体组成的,该集合体就是 。耳念珠菌属于真核生物,它的细胞结构区别于细菌的主要特点是具有 。
(2)医院迅速将病人隔离在重症监护室,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 ;院方还对墙壁、病床、门、水槽、电话等都进行了特殊消毒,这属于 。新生儿和老年人、吸烟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属于这种疾病的 。
(3)资料中提到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其中免疫器官包括 、 等。
(4)请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解释“超级真菌”的形成过程:耳念珠菌繁殖数量很大,由于 的原因,不同个体间的耐药性存在差异;抗菌药物对它们起到了 作用,在与环境(即药物)进行的生存斗争中,耐药性弱的个体被淘汰,而 的个体则存活下来,并把其耐药性遗传给后代;经过多代积累,就形成了对抗真菌药物都具有耐药性的“超级真菌”。
(5)当我们感染了致病菌中的耐药菌时,服用和原来相等剂量的药物,药效会 。
(6)为避免周围环境中的其他致病菌像耳念珠菌那样产生耐药性,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37.(2019·四川内江)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 2014年,一名2岁男孩被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咬伤后,成为埃博拉岀血热疫情首例感染者。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出血热的烈性病毒,它通过密切接触已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体传播蔓延,导致疫情大面积爆发。
资料二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作用。2017年,我国独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审查,走进非洲。人体接种该疫苗28天后,体内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值。2018年5月8日,刚果卫生部确认出现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导致至少17人死亡。
资料三 抗生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是人们治病的良药。如图为某科研人员用某种新型抗生素对一种致病菌多次用药实验的效果曲线图。
(1)资料一中,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是 ;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对埃博拉出血热感染者进行及时隔离治疗的措施属于 。
(2)资料二中,人体接种埃博拉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升高,能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从免疫的角度看,该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推测新一轮埃博拉疫情产生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埃博拉病毒发生了 ,从而产生了新型埃博拉病毒。
(3)资料三中,根据效果曲线图分析,该新型抗生素对致病菌起到了 作用,从而使抗药性病菌个体数量增加,曲线回升;研究发现,埃博拉出血热患者使用该新型抗生素进行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是 。
38.(2019·河南)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2018年8月,我国科学家用基因编辑方法,将酿酒酵母菌中的16条天然染色体合成为1条,创建出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实现了“人造生命”里程碑式的突破。
资料二 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在“酶的定向进化”以及“肽和抗体的噬菌体展示”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免疫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疗法方面的贡献。这些研究都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
(1)酿酒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它的染色体位于细胞的 内。染色体是由 和蛋白质组成的。
(2)资料中提及的“定向进化”是指在试管中模仿“生物进化”的过程。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 学说。
(3)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其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4)资料中显示的“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实质是“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内在的能力攻击肿瘤细胞”。免疫具有监视、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的功能,还能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 物质,及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
39. (2019·烟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多年来,不断优化的自然环境,已成为港城烟台靓丽的城市名片。
(1)沿海防护林是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烟台的重要载体。烟台海域900多公里海岸线的防护林面积近2.3万公顷。它不但能够防风固沙,清新空气,还改善了周边10万多公顷农田的生态环境,使粮食增产达10%以上,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 ,形成了统一的整体。
(2)防护林主要由黑松和刺槐等抗旱抗盐碱的植被初成。黑松和刺槐分别属于种子植物的两大类群,区分的主要依据是 。右图所示,刺槐种子中能萌发形成新个体的结构是[ ] 。
(3)烟台良好的滨海水域环境成为“东亚一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释站。生物社团的同学调查发现,仅辛安河、鱼鸟河和沁水河口湿地栖息的水鸟种类就达到100多种,黑尾、金眶鹃及鹃头蜂鹰等鸟群数量达10万只以上。由此看来,保护鸟类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迁徙的鸟适于飞行的呼吸特征是 。
(4)春季是夏候鸟繁殖的季节。在岩石上筑巢的黑尾鸥产的卵与岩石颜色相近,而在芦苇丛筑巢的绿头鸭产的卵却是青绿色的,这是它们经过逐代积累,形成了与环境一致的 ,是 的结果。
(5)去年冬天的一场大雪给港城披上了银装。有的街道把洒上融雪盐的积雪堆积在绿化带上,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担忧。生物社团用清水与含0.1%融雪剂的溶液做对照,观察25℃下荞麦种子的萌发。5夭后的结果如右图所示。 对此你的感悟或倡议是 。
40.(2019·福建)抗生素的利用为细菌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但滥用抗生素却催生“耐药细菌”。图中①②③表示细菌在人体内的变化过程,据图回答:
(1)图甲中,当人体被细菌侵入时,产生能抵抗细菌的特殊物质—— (填“抗原”或“抗体”)。此时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细菌数量下降,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免疫。
(2)细菌后代中存在变异,抗生素A对细菌进行选择,______性状的细菌被保留下来,经过逐代积累,即便加大抗生素剂量仍无法杀灭。该过程可用达尔文的 学说来解释。
(3)写出一条科学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
41.(2019·龙东、鸡西)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病人会感到全身不适,倦怠、咳嗽、咯血且痰中带有大量结核杆菌。肺结核主要通过飞沫和尘埃传播,其预防方法主要有:按时接种卡介苗;定期检查身体;早发现,早治疗;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材料二:1928年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从此,人类开始了与病菌的抗争。几十年后的今天,抗生素被许多人当成包治百病的“妙药”。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无意中培养出了许多“超级耐药菌”,人类将面临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结核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病原体,它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 。
(2)加强体育锻炼,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3)接种卡介苗能预防肺结核。卡介苗进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可以产生一种抵抗结核杆菌的特殊蛋白质,这种特殊蛋白质叫做 。接种卡介苗后人体获得的免疫属于 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
(4)细菌耐药的变异,对个体生存有利,并容易遗传给下一代。“超级耐药菌”出现的原因,可以用达尔文的 学说解释。
42.(2019·江西)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据报道,耳念珠菌对多种抗真菌药物有耐药性,可导致侵袭性感染并带来较高的死亡率,被称为“超级真菌”。
耳念珠菌主要在医院内传播,对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免疫力受损的住院患者构成威胁。医院可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等方法来阻止耳念珠菌在医院内传播。健康人群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不具备相互传播的可能性。
(1)耳念珠菌属于真菌,真菌的主要生殖方式是 生殖。
(2)医院采取阻止耳念珠菌在医院内传播的方法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措施是 。
(3)移植的器官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这属于人体免疫的第 道防线。
(4)从进化的角度看,“超级真菌”的产生是 的结果,其耐药性变异属于 的变异。
43.(2019·浙江台州)2018年颁发了关于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
(1)生理学或医学奖:肿瘤免疫疗法。肿瘤是因为人体细胞逃脱免疫监视,细胞______(选填“分裂”、“生长”或“分化”)失去控制,免疫疗法则通过激活免疫细胞,防止肿瘤细胞逃脱监视。
(2)物理学奖:打造“光镊”和“光刀”。激光束射向微米(10-6m)级微粒时,该微粒会受到推力;用两束激光相对发射可形成“光镊”夹住微米级微粒,并感受到微小作用力,下列属于“光镊”技术应用的是? 。
A.?感应微小压力,进行微小力的测量 B.?操纵细菌或生物细胞,实现无菌操作
C.?操纵原子重新组合,控制化学变化 D.?遥控式操纵,减少给对象造成机械损伤
(3)化学奖:筛选酶与抗体。利用噬菌体感染细菌,诱发细菌产生抗体,筛选出新的蛋白质。对于该过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感染诱发变异,变异是定向的 B.?感染诱发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
C.?选择变异后的抗体,选择是定向的 D.?选择变异后的抗体,选择是不定向的
44.(2019·山西)阅读资料,分析回答。
在北美大陆上,生活着很多种类的蝴蝶,但没有任何一种能像帝王蝶一样受到公众的宠爱。这种蝴蝶身体硕大(双翅展开约10厘米),色彩斑斓,有着极为美丽的外表。更为人称道的是,它们每年秋季不远万里从北美迁徙到墨西哥越冬,来年春季又一路跋涉返回北美,整个过程四代接力完成,但它们勇敢无畏,义无反顾。
帝王蝶的成像一片片彩色的叶子飘在花丛里,采食花蜜。而无数天敌在南下的路上等待着它们,鸟、黄蜂,甚至蜘蛛和蚂蚁都在伺机捕食毫无反抗能力的帝王蝶。不过弱者自有弱者的自卫办法。对帝王蝶来说,那就是一句警告:“我不好吃!”在帝王蝶的体内含有一种心脏毒素,它来自帝王蝶幼虫阶段食用的乳草。这种毒素含有鸟类不喜欢的怪味道,食用后会引起鸟类的不适甚至死亡。
据有关研究部门和蝴蝶爱好者观察,从1994年到2014年间。到墨西哥越冬地的帝王蝶数量逐年减少,2014年竞比最高年景减少了近90%,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专家认为,乳草减少是直接威胁、另外墨西哥越冬地森林的非法砍伐,以及近年来美国南部异常的气候,可能也是使越冬帝王蝶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
请回答下列与帝王蝶有关的问题:
(1)请写出一条有帝王蝶参与的食物链: 。
(2)迁徙行为对帝王蝶有什么意义? 。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帝王蝶的生殖和发育有哪些特点?(至少答出两点) 。
(4)帝王蝶的身体呈现很多黑黄相间的花纹,这种恫吓天敌的体色是一种“警戒色”。下面是运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对警戒色形成过程作出的解释,请你补充完整:
帝王蝶的繁殖能力很强,由于 的原因,个体之间体存在差异。在与环境中天敌之间进行的 中,一些其他体色的帝王蝶被天敌捕食,逐渐被淘汰;而黑黄相间体色的个体,使天敌在数次误食中毒后,再看到这种蝴蝶便会畏而远之,因此这些帝王蝶便幸运地生存下来。经过多代积累,这种黑黄相间的体色愈加醒目,成为“警告”天敌“不要吃我”的警戒色。达尔文把自然界中这种 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 。
(5)帝王蝶不仅是大自然美丽的象征,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无国界,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与使命。为保护帝王蝶,请你建言献策(至少答出两点): 。
45.(2019·湖南娄底)根据以下科普材料,回答:
在我国内蒙古和新疆的大草原上,曾多次发生最可怕的生物灾难,铺天盖地的蝗虫,疯狂地吞噬着草原,顷刻间就可以把其他生物逼入绝境,与旱灾与涝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
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是国际上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的领衔科学家,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对蝗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科学家在隔离的一小片麦苗上放入十只绿色蝗虫、十只黑色蝗虫和一只大山雀,大山雀最先发现了一只黑色虫,啄了几口就放弃了,转而发现了绿色蝗虫,啄了两下,就吃了下去,接下来就是第二只,第三只…黑色蝗虫却都幸免于难。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黑色蝗虫在受到攻击以后,体内的苯乙腈迅速转化成剧毒的氢氰酸,鸟类少量摄入就会头晕、眼花、呕吐,如果继续摄入,就会有性命之忧,鸟类轻度中毒,再也不敢造次,所以黑色蝗虫的体色和气味都成为其很好的防御武器。请问:
(1)鸟类的上述行为属于 。
(2)你认为在这个具有麦苗和大山雀的环境中,绿色蝗虫和黑色蝗虫,哪一个更容易被发现? ;哪一个更适应这个环境呢? ,请说明理由 。
(3)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 的结果。
二、人工选择
1.(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包头)人类为了观赏需要,把野生金鲫鱼及其后代进行多次杂交,经逐代选择,最终培育出了极具观赏价值的金鱼。下列对此过程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观赏性状的出现是由于人工选择而产生的
B.此过程中进行了生存斗争
C.人工选择的金鱼在人工培育的环境中生存机会较大
D.与自然选择相比,人工选择能缩短生物演变的时间
2.(2019·达州)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合成了多种蛋白质
B.在地质年代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C.为了应对天敌,枯叶蝶产生了形似枯叶的变异
D.现代各品种金鱼是由野生类型金鲫鱼通过人工选择培育而来
3.(2019·德州)金鱼,又称“金鲫鱼”。起源于中国,因色彩绚丽,形态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先由银灰色的野生鲫鱼变为红黄色的金鯽鱼,然后再经过不同时期的家养,由红黄色金鲫鱼逐渐变成为各个不同品种的金鱼(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鲫鱼经过人们逐代的 选择,进化为现在多种多样的金鱼品种。野生鯽鱼的背部顏色较深,腹部颜色较浅,不易被天敌发现。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 的生物学观点。
(2)李明的家里喂养了儿条小金鱼,并且在鱼缸里还放了一些金鱼藻(一种水生被子植物),不但可以提高观赏价值,还可以给金鱼提供了 和食物来源。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金鱼有而金鱼藻没有的是 。
参考答案:
一、1.C 2.D 3.C 4.D 5.B 6.C 7.C 8.A 9.A 10.D 11.D 12.C 13.C 14.C 15.A 16.C 17.C 18.C 19.A 20.C 21.D 22.A 23.D 24.C 25.A 26.B 27.D 28.B 29.D 30.D 31.B 32.A 33.C 34.D 35.B
(1)菌落 细胞核 (2)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3)胸腺 淋巴结、脾 (4)遗传变异 选择 耐药性较强 (5)降低
(1)埃博拉病毒 控制传染源 (2)特异性 变异 (3)定向选择 抗生素能杀死多种致病的细菌,它对病毒是不起作用的
(1)细胞核 DNA (2)自然选择 (3)遗传物质 (4)抗原
(1)(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2)种子外面是否有果皮包被(或有无果实) 5 胚 (3)保护鸟类的栖息地 气囊辅助呼吸(或双重呼吸) (4)保护色 自然选择 (5) 与社会责任相关的合理答案即可
(1)抗体 特异性 (2)耐药 自然选择 (3)不滥用抗生素
(1)细胞核 (2)保护易感人群 (3)抗体 特异性 (4)自然选择
(1)孢子 (2)隔离 (3)三 (4)自然选择 可遗传
(1)分裂 (2)ABD (3)BC
(1)乳草→帝王蝶→鸟(或乳草→帝王蝶→黄蜂;乳草→帝王蝶→蜘蛛;乳草→帝王蝶→蚂蚁) (2)有利于顺利越冬(有利于繁殖后代或有利于生存) (3)有性生殖、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体内受精;卵生;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蟠、成虫四个阶段;幼虫阶段有蜕皮现象;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 (4)遗传变异(或“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 自然选择
(5)保护乳草;在帝王蝶迁徙经过的地方种植适量乳草;保护帝王蝶越冬地的森林;加大保护帝王蝶的宣传力度;禁止捕捉帝王蝶
45.(1)学习行为 (2)黑色蝗虫 黑色蝗虫 黑色蝗虫的体色和气味都成为其很好的防御武器 (3)自然选择
二、1.A 2.D 3.(1)人工 相适应 (2)氧气 系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