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真题分类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真题分类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29 10:2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节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2019·四川巴中)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   )
A.循环往复 B.逐级递减 C.单向循环 D.双向循环
2.(2019·四川遂宁)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的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②与③之间是捕食关系
C.①②③④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D.该生态系统只有一条食物链
3.(2019·达州)达州市某地鼠患成灾,当地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为此,生物研究所调查了当地的生物及其它指标,以下是他们调查的部分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一有五条食物链,其中小麦是生产者
B.图二表示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根据图二写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可以是:小麦→鼠→蛇→鷹
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4.(2019·杭州)水葫芦是一种繁殖能力极强的水生植物。某地因水葫芦疯长成灾,采用机械捕捞、利用天敌生物、植物病原体与化学除草剂进行综合防治外,还大力发展水葫芦为原料制取燃料乙醇。








(1)该地的生态系统中,引入专食水葫芦的动物——水刮芦象甲,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主要是增加了 。
(2)以水葫芦为原料制取乙醇,并利用如图甲所示乙醇燃料电池(模式图)发电,可实现水葫芦的深度利用。请在图甲中a、b电极处标出这个电池的正负极,并写出该电池发电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
(3)如图乙是该地2016年能源消费结构扇形图,如果在此区域大力推广以作物为原料制取乙醇,以乙醇燃料电池作为汽车动力,请预测未来几年该地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
5.(2019·湖北襄阳)人间最美四月天。隆中山下,鱼儿跳,花儿笑,是踏青寻芳的好地方。那里的牡丹品种繁多,久负盛名,最美当属“襄阳大红”和“卧龙出山”,这两个新品种是襄阳人自己培育出来的。请分析作答:
(1)鱼儿在水中生活用   呼吸。
(2)花儿盛开,蜜蜂采蜜。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蜜蜂采蜜属于   行为。
(3)“鱼儿的生活离不开水”说明生物的生存   (填“影响”或“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4)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是   。
(5)如图为一年内四种生物在食物链“①→②→③→④”中能量的相对值,由图可以看出,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   。
(6)两个牡丹新品种的培育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
6.(2019·云南)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应有   和非生物部分。
(2)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   →鹰,食草昆虫和兔之间的关系是   。
(3)该生态系统中草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
(4)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2019·四川乐山)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   )
A.食物链 B.食物网 C.消费者 D.A和B
2.(2019·开封)细菌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
3.(2019·湖南株洲)如图,有关生物圈中的碳平衡,错误的是(   )
A.图中Ⅰ可表示光合作用
B.图中Ⅱ可表示呼吸作用
C.植物、动物、细菌、真菌能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
D.绿色植物白天完成图中Ⅰ所示过程,夜晚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
4.(2019·山西太原)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某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依次是(   )

A.真菌和细菌、植物、动物 B.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
C.真菌和细菌、动物、植物 D.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
5.(2019·北京)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猛禽与鼠类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B.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
C.猛禽捕食鼠类完成了物质循环 D.猛禽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引发鼠害
6.(2019·台湾)如图为某生态系中氮循环的部分过程,甲、乙分别代表微生物吸收、释出含氮物质的作用,丙、丁代表在生物间转换的含氮物质,关于甲~丁的推论,下列何者最合理?(   )

A.甲:呼吸作用B.乙:光合作用C.丙:葡萄糖 D.丁:蛋白质
7.(2019·广东广州)人类只在部分地区使用农药DDT,但曾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检测出DDT成分。此现象说明(   )
A.DDT挥发性极强
B.考察队把DDT带到了南极
C.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D.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8.(2019·江西)某同学对池塘中几种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生物种类 大鱼 小鱼 水蚤 河蚌
消化道内的食物 小鱼 水蚤 小球藻 水蚤、小球藻
A.小球藻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B.根据表中的信息,可写出4条食物链
C.河蚌与水蚤之间是捕食和竞争的关系
D.如果池塘受到重金属污染,则大鱼体内重金属浓度最高
9.(2019·泰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
B.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可以反复利用
10.(2019·江西)关于用模式图解释生物学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对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含的食物链,则甲代表蝉
B.若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则模型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
C.若表示氧气从外界进入组织细胞的过程,则氧从丙进入丁通过扩散作用实现
D.若甲、乙、丙、丁代表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则模型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11.(2019·江苏盐城)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存在着食物关系的四种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B.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D
C.若某种有毒物质进入乙后,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D
D.从功能上看,图中丙所示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2019·湖南岳阳—)阅读材料作答:
【资料一】“昆虫农场”利用养殖黑水虻将厨余垃圾高效转化成可再利用资源。黑水虻的幼虫从破卵到成蛹需要2周,这期间投喂100吨制成腐殖质的厨余垃圾,可得到15吨虫体蛋白和20余吨虫粪有机肥,无废水废渣遗留。很多人认为,黑水虻就是普通苍蝇,其实不然,成虫只喝水不进食,好静少动飞行能力弱,只有10天的存活期。
【资料二】草地贪夜蛾是今年初在我国南方省份成灾的一种外来生物。主要危害玉米、甘蔗、水稻。目前农业部正在组织防治工作,效果明显。
(1)黑水虻和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过程都是  (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生态系统中的三大生物成分由如图A、B、C表示,箭头可表示能量流动。据资料,黑水虻和草地贪夜蛾对应的生物成分分别是图中的   (填字母)。资料一画线部分还有约65吨物质主要去向是用于   。
(3)据资料分析,养殖过程中黑水虻传播疾病的风险小,理由是   。综合上述资料,对待这些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你认为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13.(2019·甘肃定西、平凉)甘肃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的祁连山北麓,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云杉、祁连圆柏、雪豹、岩羊、马鹿等生物为保护对象。
(1)在此生态系统中,云杉等植物能够制造有机物,为自身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的   。
(2)雪豹、祁连圆柏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3)在“草→岩羊→雪豹”这条食物链中,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雪豹数量减少,在较长一个时期内,岩羊的数量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4)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自动调节能力   。
(5)有人违规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非法采矿活动,并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请推测一段时间后,上述几种生物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14.(2019·德州)有人详细统计了1公顷草地上各个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并绘制了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关系的概念图(见下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概念图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表格中的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2)概念图中[②]是第 营养级,属于 级消费者。
(3)概念图中,箭头代表着物质和能量传递的 ,随营养级别的升高,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方框越来越小,说明物质和能量越来越 。
(4)概念图中,[③]的能量增加1千焦,至少消耗[④]中 千焦的能量。
(5)在一棵大树上,往往生存着很多昆虫和几只食虫鸟,而大树却能长期存活。这是因为树木个体大,里面的 多。
15.(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呼伦贝尔草原广袤辽阔,夏季绿草茵茵,鸟语花香,牛羊成群。
(l)草原上草的长势、生物种类和数量在一年四季会发生较大的波动,影响其波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2)有人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把一片草原用网罩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个实例说明 。
(3)如果由于过度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该草原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
(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总是相伴随而发生的,没有单纯的物质循环,也没有单纯的能景流动,这是因为能量总是以 的形式存在于生物体内。
16.(2019·滨州)打渔张森林公园,位于滨州市博兴县境内,动植物种类丰富,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3%,有乔木林3万多亩、经济林4.5万亩、绿地20余万平方米。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到打渔张森林公园研学旅行,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对该公园的生物与环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图一表示打渔张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用三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生物成分与图三中的   (填字母)相对应。
(2)图一的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3)图二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乙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4)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图三中   (填数字)过程开始的。在绿色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若鹰获得1千焦的能量,最多需要绿色植物提供   千焦能量。
(5)农田生态系统与打渔张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我调节能力   。
(6)打渔张森林公园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
17.(2019·湖南娄底)如图一表示某淡水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一中具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答全才给分)。图二中的1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
(2)由于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未经严格的处理就排放,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水质发生了恶化,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锐减,说明生态系统的   有一定限度。
(3)图三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代表推动碳循环的生理过程,则D和E分别代表   ,②③分别表示   。
18.(2019·四川成都)如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是由   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非生物环境除了图中的阳光、空气外还包括   等因素。
(2)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关系形成的链条式联系叫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一条   。
(3)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是   和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从能量流动的特点来分析,该生态系统中   的数量最少。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   的光合作用,进入到食物链中。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及腐生巨微生物的   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非生物环境。
19.(2019·日照)图为某稻田生态系统示意图,与传统稻田管理相比,引鸭入田,实现了稻鸭共育,增加了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片”,其中蛙的鸣叫是其繁殖行为中的 行为,目的是实现雌雄蛙抱对,进行 (填“?体内”或“体外”)受精;从图中可知,青蛙与昆虫间的关系是 _。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 ;除光、空气、水、温度外,影响水稻产量的非生物因素还有土壤中的______。
(3)引鸭入田,利用鸭对 、 的防治,减少了化学药物的使用,节约了生产成本,减轻了环境污染;鸭产生的粪便,富含有机物,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又被生产者利用,可见,鸭还能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 。








































参考答案:
一、1.B 2.C 3.C
4.(1)消费者 (2)如图;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生物质能所占比例增加
5.(1)鳃 (2)先天性 (3)依赖于 (4)所有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5)递减 (6)基因
6.(1)分解者 (2)吃虫的鸟 竞争 (3)太阳能 (4)自我调节
二、1.D 2.B 3.D 4.D 5.C 6.D 7.D 8.B 9.D 10.C 11.B
(1)完全 (2)C、B 黑水忙呼吸消耗 (3)成虫飞行能力弱 和谐相处
(1)生产者 (2)太阳能 (3)先增多后减少 (4)强 (5)雪豹
(1)绿色植物 (2)3 次 (3)方向 少 (4)5 (5)物质和能量
(1)温度和水分 (2)生物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生物影响环境 (4)有机物
(1)C (2)5 (3)昆虫 (4)① 100 (5)弱 (6)生物影响环境
(1)甲→乙→丙→戊,甲→丁→丙→戊,甲→丙→己→戊 丙或己 (2)自动调节能力 (3)分解者、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1)生物 水、土壤、温度、湿度、风力 (2)食物 2 农作物→蝗虫→螳螂→食虫鸟→蛇;或农作物→蝗虫→食虫鸟→蛇 (3)物质循环 食物链 蛇 (4)农作物 分解
(1)求偶 体外 捕食 (2)太阳能 无机盐 (3)昆虫 杂草 物质循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