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知道《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讲述拿破仑主要活动。
2.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反映本质的能力;分析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认识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和人治向民主与法制社会过渡的又一次胜利,培养学生树立历史进步意识,增强民主与法制意识,增强尊重人权、维护人权意识。法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政治:经济:社会:思想: 大革命前夕的法国,工商业发达,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但封建土地所有制仍占统治地位。第一和第二等占有全国1/3以上的土地,却不缴纳赋税。占全国人口90%的农民,只占有全国1/3的土地,承受着沉重的地租和封建贡赋,很难维持温饱。而且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加重对企业的剥削,阻碍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富裕起来的资产阶级,要求享有政治权利,希望改变妨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封建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广大人民生活非常困苦人们怨声载道。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18世纪时,法国社会等级森严,全体社会成员分成三个等级:教士属于第一等级,掌握着精神权力,享有免税权,不受世俗法庭审判;贵族属于第二等级,也有免税特权;余下的大多数法国人都属于第三等级,包括资产阶级和农民在内,他们政治上无权,却要供养生活腐朽的上层等级。18世纪的法国社会等级森严法国三级会议会场三级会议由这三个等级分别推举代表组成。通常三级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税收,即当国王要征税时,召集三级会议分摊。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1789年会议召开前,已经有长达175年没有召开过三级会议了。三级会议是法国封建社会等级代表会议,由教士、贵族和平民三个等级代表参加,故得名。三级会议按照原来的方式,三级会议分三个等级分别开会,每个等级都只有一票表决权。在这次会议中,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
此后,第三等级的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作为民众的唯一代表,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一、法国大革命的原因1、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根本原因2、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思想)3、封建等级制度森严(政治)
4、财政危机(社会)法国大革命前夕等级制度情况简表
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法国大革命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1.说说法国爆发了几次起义?
2.起义中主力军和领导阶级分别是谁?
3.法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谁?
4.起义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二、法国大革命的过程(1)开端——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7月14日)——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二、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攻克巴士底狱,掀开了革命的序幕革命爆发革命结果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保留国王通过《人权宣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巴士底狱历史小知识 “巴士底狱”始建于12世纪,建成初期是军事城堡,目的是防御百年战争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巴黎城门前。
后来因巴黎市区的不断扩大,巴士底要塞成了市区东部的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也因此于14世纪末被改为王家监狱,专门关押政治犯,巴士底要塞也成为了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也就有了后来“巴士底狱”的名字。文学家伏尔泰就曾被关押于此。
18世纪末,它是控制巴黎的制高点,自亨利四世后,法国国王在里面驻扎了大量军队。1789年7月14日,它被反对法国王室专制的奋起反抗的巴黎市民所摧毁,现今原址已被巴黎市区东部的巴士底广场的七月革命烈士碑所取代。攻克巴士底狱,掀开了革命的序幕革命爆发革命结果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保留国王通过《人权宣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抗击外国干涉军《莱茵军战歌》《马赛曲》人权宣言历史小知识 《人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颁布)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为蓝本,采用18世纪的启蒙学说和自然权论,宣布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天赋不可剥夺的人权,肯定了言论、信仰、著作和出版自由,阐明了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而不可侵犯等原则。(1)请说出《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2)它反映了哪个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颁布《人权宣言》阅读课本,回答问题:内容:
人权、法制、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作用(实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主张。
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宪法,全面废除旧制度确立新制度的基本框架。体现了启蒙思想具有进步意义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欧洲一些国家以此为借口组成反法同盟,开始侵略法国。法国形势动荡不定1793年处死路易十六路 易 十 六 出 逃1793年 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革命高潮——雅各宾派专政(1)法国大革命后,英、荷、西与普、奥等国结成反法联盟,从几个方向进攻法国。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乘机抬头,妄图复辟。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组成了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雅各宾派在危急关头保卫了法国,功不可没,但采取的措施也存在负面作用,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结果罗伯斯庇尔等人也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雅各宾派
罗伯斯庇尔 三、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1、摧毁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3、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 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2、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四、拿破仑帝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1、背景:2、夺取政权:四、拿破仑帝国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资产阶级希望稳定统治秩序,但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政局依然动荡。当时的法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3、内外政策:对内:
对外: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主持制定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拿破仑再次大败反法联盟。《拿破仑法典》封面“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将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封建势力,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804年改法兰西共和国为法兰西帝国,称拿破仑一世。结束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国进入了帝国时代。 4、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性质:资产阶级帝国 到1810年左右,欧洲大陆上已没有堪称法国敌手的国家,法兰西第一帝国控制了东至波兰,西到西班牙,北起荷兰,南到意大利的广大领土,帝国盛极一时。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利,元气大伤1814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 1815,兵败滑铁卢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1815,拿破仑重登王位,建立“百日王朝”1815年10月,这位末路英雄拿破仑和他追随者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1821年5月5日病死于该岛,享年51岁。 遭受法军侵略的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他们再次组织反法同盟,为保卫国家而战,最终打败了拿破仑,逼使他退位,将他流放到地中海上的一个海岛。在外国军队保护下,波旁王朝复辟5、覆灭: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1.后期的侵略战争引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
2.长期的战争导致国内民怨沸腾。
3.远征俄国失败。
4.欧洲封建势力远胜于资产阶级势力。帝国覆灭探究 :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 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6、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 功:
颁布《法典》巩固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打败反法同盟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宣扬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过:
对外侵略扩张
给被占领地区人民带去了灾难。7、对拿破仑的评价:原因相同:资产阶级都想掌权,为其发展扫清道路上的障碍;
领导阶级相同: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影响相同: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都对其他国家的 革命产生了刺激和推动的作用。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和不同相同点不同点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经过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法律文献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