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 5.1 圆的认识 教案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 5.1 圆的认识 教案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28 15:1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7——59页。
教学理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注重四基,提高四能,并加强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
2.经历操作、观察、思考等探索活动,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逐步形成“数学思维”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画圆,用圆的知识来解释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三角板、硬币等圆形物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创造“圆”
师:大家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圆形笑脸)希望我们每个人也要像这张笑脸一样,开心、快乐的面对每一天,好吗?(好)!?老师准备把这个圆形笑脸送给咱们班最阳光的XXX同学,但老师要把这个“笑脸”先藏起来,要他自己去找。老师会给他一张小纸条告诉笑脸藏的位置。大家肯定想知道纸条上写的是什么?XXX你给大家读出来吧。
生: “圆形笑脸距离你左脚3米。”想一想,圆形笑脸可能藏在哪儿呢?你手头的白纸上有一个黑点,这个黑点就代表XXX的左脚,用1厘米表示1米,请在纸上表示出你的想法。?
学生尝试.
师:还有可能在其他的位置吗?那可能藏在哪儿呢?这些位置如果都表示出来将会形成什么??
生:一个圆。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圆的认识》。
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师:那你说说老师把笑脸藏在哪了?
生:笑脸藏在距离我左脚3米的圆上。
强调圆上、圆内、圆外。
师:你已找到笑脸藏的位置,送给你。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出发,巧妙的创设了寻“笑脸”游戏,让学生通过找点的过程自主发现这样的点找不完,有无数个汇集起来正好是个圆,让学生体会圆是由到定点的距离为定长的点所围成的曲线图形,感知点与线的关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观察这些图形,想一想:圆和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相比,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说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边是直的,它们是由线段围成的,都有角,而圆的边是弯的,圆没有角,它是由曲线围成的)?
2、借助实物画圆。
师: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物,想办法画一个圆。
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一会儿功夫,桌上画出了很多的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我是用硬币、用笔帽、碟片中间的空心部分,圆规。
师:请学生说说怎样用圆规画圆?
师示范后,学生练习用圆规画圆。
师:用实物和圆规画圆,那个方便一点,为什么?
生:实物大小定了,圆规可画大小不一样的圆。
[设计意图:“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看似简单的画圆问题,实则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表述、概括等步骤,循序渐进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体验出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续教学奠定好基础。从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自学圆各部分的名称。
师:其实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一样,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课件出示)
自学要求:
自学课本58页上半部分内容,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然后在自己画的圆上标出来并用字母表示。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生汇报:圆心、半径、直径、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考考你:
1、图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为什么?
2、哪条线段最长?
3、用圆规画一个半径3cm的圆。
[设计意图:运用课本并不是死读课本,而是要把教材内容吃透、用活。学生经过上面的学习,对圆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自学课本,通过互相交流,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完整的概念。]
4、动手实践,理解圆的特征。
师:通过自学,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和直径,关于半径和直径有哪些秘密呢?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探究要求:
(1)以四人为一小组,把你剪的圆对折,再对折,多折几次,把折痕画出来,
(2)一起动手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谁的收获多。
(3)把你们的发现,准备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1)学生讨论、交流。
 (2)小组汇报。
生:折痕的交点就是圆心、圆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圆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能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板书:d=2r r= d÷2
(3)小结:在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设计意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从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中逐渐形成了一个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主去探究。这样的设计更突出了对学的过程的重视,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相互交流、讨论、补充、启发,得到圆的特征,不仅使学生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抽象,而且使学生感悟了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5、数学文化的渗透
师:想一想圆有什么特征?
师: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说圆的特征吗?
圆,一中同长也。
师:一中是指一个圆心,同长可能是指半径一样长,也可能是指直径一样长。
师:观察其他的平面图形是否也有“一中同长”的特征呢?
师:墨子发现“圆,一中同长也。”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
请学生带着自豪,试着像古人一样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师生的互动,对抽象的概念赋予直观、形象、生动、深刻的理解,还原数学文化的本质力量,让数学课堂绽放理性之美。]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知。
师:我们知道了圆的特征,你能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吗?
1. 套圈游戏,哪种方式更公平?
2.如果要给圆形花坛安装一个喷水器,你觉得装在哪里好?为什么?
3.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呢?
4.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的?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圆在我们生活中触目皆是,是美的使者和智慧的化身。正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圆。(课件出示图片)
2、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学习能力的养成,同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播放各种有关圆的图片,学生感受圆之美。]
? 五、创新思维训练游戏。?
师:一个圆很美,大小不同的圆在一起组成美丽的图案会更美更美。请大家设计由圆(或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并写出创意,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
圆心(O)  定位置??
半径(r)  定大小  
直径(d) d=2r r= 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