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2课时表格)

文档属性

名称 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2课时表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8 18:5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首 页

课题 《圆明园的毁灭》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2 授课 时间
学 情 分 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让他们已经具备了理解文章体会荣辱的能力,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习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体会圆明园的宏伟,同时也能树立兴我中华的意识,但是由于年代比较久远,我们的生活环境与之前大不相同,所以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体会当时我们所受的屈辱,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 标 要 求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举世闻名、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 材 分 析 《圆明园毁灭》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3组的第14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它讲述的是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毁灭的经过,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本课正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在本组以“勿忘国耻”为专题的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玲珑剔透、蓬莱瑶台、建筑宏伟、瑰宝、灰烬”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阅读能够背诵3、4自然段,体会圆明园的宏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热爱祖国,有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教材内容中最基本的部分。 难点:教材内容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部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具学具 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学生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使用教材 构想 教学时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感受到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题质疑 正式上课之前,老师要为大家读一段法国大文豪雨果的话: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汇集于此,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1、课件出示圆明园毁灭前的视频。 2、过渡:可是这仙境般的圆明园现在怎样了呢? 3、出示图片: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板书:毁灭) 4、读题质疑:此时的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二.检查预习效果,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来读读文中的这些生字词。 出示:估量、损失、举世闻 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蓬莱瑶台、殿堂、亭台楼阁、 天南海北、 诗情画意、宏殿、瑰宝 2.指名读,教师正音; 3.老师指导书写生字。 4.教师抽查词语的含义: (1)估量、损失、众星拱月、举世闻名 (2)从以上这些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3)谁能根据以上词语用自己的话概括课 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受,品味辉煌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昔日的圆明园去看一看,来欣赏它那往日的风采。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二、三、四段,过去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找出有关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反馈,师总结:圆明园特别大,因为它由众多小园组成,很多小园绕在圆明园周围,可以用一个词来表示。 3、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圆明园的建筑宏伟,自已默读并找一找这些句子中一共用了几个“有”?找到一个圈一个不要漏掉,漏掉一个有就是漏掉了一处著名的景点,漏掉一个有就是漏掉一个著名的园林啊! 4、同学们找到了几个有?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5、那它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6、由此可见,有些建筑是有气势的热闹的,还有些是精美的宁静的。明确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我们现在再来读读吧!注意要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 7、多美的圆明园呀,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当之不愧地说:圆明园是—— 板书:(园林的瑰宝、建筑的精华) 8、师:圆明园除了有宏伟的建筑,还有哪些东西?(还有珍贵的历史文物)想象一下, 两千三百年,该有多少青铜礼器?该有多少名人书画?该有多少奇珍异宝?拿起书来自豪地读。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想见见这些宝物吗?那就让你们开开眼界吧。出示圆明园内珍藏的珍贵文物图。 9、是呀,如此之多的珍贵文物,我们不得不感叹—— 板书:(博物馆、艺术馆) 二、体会耻辱,升华情感 这就是圆明园,这就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这就是被称作东方凡尔赛宫的圆明园,然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第五自然段,了解英法联军毁灭圆明园的经过。 (1)把你认为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用“△”画出来,再把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几遍。 (2)小组讨论: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2.指名读一读划出的词语,并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点拨、分析。 “侵入、闯进、掠走、搬运、毁掉”等词语表现了英法联军野蛮的强盗行径。“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强调了英法侵略军非常贪婪,对圆明园的毁坏达到了疯狂的地步。 侵略者掠走的是什么?烧毁的是什么? 3.让我们观看《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片段,进一步认识英法联军的野蛮行径。 学们,眼看着这么美丽壮观、这么让人骄傲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一把火烧掉了!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怎样表达你的愤怒? 4.指导朗读5自然段: ① 能用朗读来表达吗?(指名读,师指导:读表现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时语气要重,可以咬牙切齿地读) ② “大火连烧三天”,三天的大火把圆明园烧成了一片灰烬!此时,我们的心中无比愤怒,心情无比沉痛!示范读最后一句。全班齐读。 三、教师小结,主题升华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才不会让这样的耻辱再发生,而要想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那就得靠你们呀,让我们永远记住150多年前的这场噩梦,永远记住这残垣断壁上所记载的耻辱,永远记住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牢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振兴中华,勿忘国耻! 四、课外延伸,拓展练习 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 面对英法联军火烧明园的行径,看着一代名园变成了一片废墟,你会怎么说?怎么做?请自己选一个角色静静想一想。 五、作业设计 1.听写本课生字词。 2. 完成后习题。 学生提出问题: (1)如仙境般的圆明园究竟是怎样的景象? (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为什么会被毁灭? (4)圆明园毁灭的究竟是什么? 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词。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快速回答:众星拱月 学生仔细找后汇报: 一共有七个“有”。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殿堂的特点是金碧辉煌 亭台楼阁的特点是玲珑剔透 买卖街的特点是热闹非凡 山村乡野的特点是幽静 生集体回答: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生齐读句子:圆明园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学生汇报最能突出英法联军罪行的词语。 分析“侵入、闯进、掠走、搬运、毁掉”等词语。 回答:侵略者掠走的是什么,烧毁的是什么。 生谈自己的心情(愤怒) 生怀着愤怒的情感读最后一段。 视频直观再现更利于学生感受毁灭前圆明园的辉煌,丰富了他们感观上的认识,使得课本中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立体起来,鲜活起来,还能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 初读课文,导入精读,理解圆明园的重要性。 通过朗读,让学生深切体会圆明园的历史价值。 突破了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化语言。 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无疑是对学生情感的升华,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曾经辉煌壮观的圆明园是如何在顷刻间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让思维的触须延伸到爱国主义的情感中。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让思维的触须延伸到爱国主义的情感中。
板书 圆明园的毁灭 不 布局美 烧 振 忘 景观美 毁 兴 国 文物美 掠 中 耻 (爱) (恨) 华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