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忆读书》教案(2课时表格)

文档属性

名称 26《忆读书》教案(2课时表格)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8 19:5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首 页

课题 《忆读书》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2 授课 时间
学 情 分 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和阅读的经验,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来进行学习和阅读。此文较简单,适合学生自己阅读。老师要学生联系平时读书的实际,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读书情况做一次总结。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还可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有关“读书”和有关“书”的格言。
课 标 要 求 1、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3、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 材 分 析 这篇文章是冰心奶奶八十九岁时写的,这篇课文是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本文对学生今后读书习惯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2、概括事例,理清记叙的顺序。?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能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对作者所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有比较透彻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 认识“读书好”的四个方面? 难点: 理解“读书好多读书 读好书”的含义。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具学具 准备 教师准备: 自制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说明方法
使用教材 构想 以“忆”为主线,回忆了自己读书的过程和经历并对青少年提出希望。在教学中,我抓住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来理解作者的中心意思。同时,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总结和概括能力等。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走进文本。? 请同学们看课文《忆读书》首页的冰心头像,这位慈祥、可亲的老人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冰心,你对她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一篇佳作《忆读书》,欣赏冰心散文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解题。? 标题“忆读书”就是回忆读书经历的意思,具体是指作者冰心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旨在引导青少年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二)、字词积累。?1、字音。? 2、字形。? 3、词义。? 二、朗读研讨,解读文本。? 1、读完全文,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本课的主旨集中表现在那句话?(用课文原文回答)? 2、“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是冰心老人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体会,请再读课文,找一找它们分别与文章中的哪些内容相照应?? 3、三读课文,给文章划分层次。?? 三、教师小结: 文学常识、字词积累、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四、作业布置: 复习所授内容、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子接力: 读万卷书,????????????。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寻寻觅觅,??????????????????????。 2、者在本文中谈到了哪几个内容? 二、品读感悟 (一)回忆读书经历 1、者是按什么顺序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少年时代的冰心读了哪些书籍?你能给他们分类吗? 2、那本书写得很详细,你能抓住关键词语说说作者对这本书的喜爱程度吗? 3、作者还喜欢个那类书籍,抓关键词语说说。 (二)分享读书的好处 1、“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你能把这句话换一个说法吗?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集体读12自然段后半段,想一想在作者眼中什么样的书才算好书。 3、引导学生概括出好书的标准。 (三)给出读书建议 冰心奶奶给少年儿童的读书建议是什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三、总结全文 1、知识能力方面:了解了许多名著,知道了读书的好处,学会了辨别好书的方法。 2、技巧方法方面:抓重点、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对读书有兴趣,并且要坚持不懈。 四、拓展延伸 1、读过哪些书,给大家介绍一下,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2、享自己知道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诗句、故事。 学生交流冰心的资料。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冰心的作品感染、教育了几代人。她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等诗集《繁星》、《春水》等。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合作解决字音、字形、词语的问题。 学生探究后明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生探究后明确:“读书好,多读书”照应第2~11自然段,“读好书”照应第12~13自然段。? 学生探究后明确?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感受、体会的强烈。?第二部分(2—11):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说明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第三部分(12—13):侧重谈“读好书”,以作者80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生填写横线上的内容 内容: 回忆读书的经历? 分享读书的好处? 给出读书的建议 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交流问题,汇报。 学生自由读11、12自然段,用红色波浪线划出作者分享的读书的好处的句子,并标上序号,找出重点句子,提炼出关键词语,概括读书的好处。 抓关键词语:精彩???人物如生????真情实感????质朴浅显 读书好:开卷有益 多读书:博览群书 读好书:择善从之 学生一起交流总结。 学生畅谈,分享关于书的知识。 此环节让学生在课上将收集到的资料互相沟通,教师适当补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快的融入课堂。 ? 设置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 ,在大脑中对本课层次 主线分明。 检查学生对文章中提到的经典句子的熟悉程度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书的喜爱程度感受冰心坚持不懈的读书精神。 引导学生找出判断好书的标准,为学生辨别好书提供依据 检查目标完成情况,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分享读书的收获,培养读书的兴趣。
板书 忆读书 回忆读书的经历????喜欢---坚持----酷爱----广泛?????博览群书 分享读书的好处????得快乐??明道理??长见闻??会挑选??开卷有益 给出读书的建议????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择善从之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