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教材版本
七年级《生物学》(人教版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二、课标要求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学情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及相应的结构;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3.认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形成健康生活、保护呼吸系统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及相应的结构;
五、教学难点
1.说出呼吸道的作用及相应的结构;
2.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六、教学策略
师生交互式、资料分析法、合作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自主预习
教师利用猿题库平台,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包括8道选择题和1道开放题,选择题选题原则是难度较低,包涵的知识点全面。开放题:你最希望通过这堂课学到什么?
课前预习,完成检测任务
一方面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根据猿题库收集分析的数据,可以有效找出学生认知的难点、兴趣点,在接下来的教学设计中有所侧重。
二、动画导入
播放影片:《神偷奶爸》片段
图1 憋气憋晕的小女孩
问题引领:
1.动画中小女孩为什么会晕?
2.氧气通过哪个系统进入人体?
导入:那今天就来认识八大系统中的呼吸系统。
从熟知的动画片中,思考生物学问题,并说出自己的理解
从学生感兴趣并很熟悉的动画片段引入,能够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兴趣;也为下文呼吸道的组成做铺垫;同时锻炼了学生将生物与生活实践联系,在身边的生活中提炼出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三、呼吸系统的组成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图片呈现: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
问题引领:
1.各器官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呼吸系统的两部分分别由哪些器官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识图方法:1、各器官的形状;2、各器官的大致位置;3、各器官的大致分类(呼吸道和肺)及基本功能(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学生识记各器官的性状、位置及大致分类,思考并回答问题
识记生物基本结构图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必要任务,在识记的过程中,需要理解再加以记忆,教师在此过程中提炼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呼吸道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二)呼吸道的基本功能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图片呈现:
图2 鸡的气管和食道
问题引领:
1.哪根是气管?
2.请给出你的理由。
小结: B为气管,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较食道而言,气管需要随时保持通畅。
过渡及问题引领:那究竟是什么结构使得气管有这样的特征呢?
图片呈现:
图3 气管软骨及喉的结构
小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相应结构有骨或软骨。
拓展:气管也有不通畅的时候。
图片呈现:
图4 哮喘和打鼾
过渡及问题引领:
1.呼吸道仅仅是一个通道吗?
2.呼吸道会对气体进行怎样的处理?
学生根据问题,认真读图,比较A、B的区别;讨论并得出结论,并给出得出结论的依据,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学生观察气管结构图,并思考,得出结论。
用实拍图,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讨论,进一步理解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这一生物学基本思想;同时也鼓励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生活中提炼生物学问题
从外到内,进一步理解气管的结构、功能,及两者相适应的问题
学生将思考和讨论结果形成小结,并作笔记。
结合生活实践并理解生活现象。
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形成言简意赅的小结并指导学生做笔记,有助于基础知识点的落实。
引入拓展,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传达健康生活、科学预防的基本观念。
四、呼吸道的结构和其它功能
(三)呼吸道的其它功能
——呼吸道对空气的预处理
图片呈现:哈气取暖
问题引领: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呼出来的气体是热的。】
问题引领:为什么气体经过呼吸道之后变暖了?什么结构的功能?
资料呈现
1.鼻腔有时会流血。
2.鼻腔分布着毛细血管。
3.温暖的血液流经鼻腔时,散发出许多热量。
小结1:呼吸道有温暖气体的作用,鼻腔中丰富的血管有如此功能。
拓展思考:
北欧人的鼻子要大些,鼻腔也就要相应长些,为什么?
图5 北欧人和非洲人
的鼻子
学生思考,并回答。
逐一分析资料,结合“哈气取暖”的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利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从外到内,进一步理解气管的结构、功能,及两者相适应的问题。
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形成言简意赅的小结并指导学生做笔记,有助于基础知识点的落实。
将生物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资料分析:
1.患感冒时,用嘴呼吸会觉得很干。
2.跑步时,若用嘴呼吸也会很干。
3.但如果用鼻子呼吸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问题引领:
1.这说明什么?
2.湿润气体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图片呈现:
气管壁结构图
资料分析:
1.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
2. 气管壁也有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
小结2:呼吸道有湿润气体的作用,对应的结构是鼻腔与气管壁中有腺细胞。
拓展及过渡:感冒擤鼻涕、吐痰都需要特别注意卫生。因为其中含有很多病原体。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百日咳等的病原体,这些都可以通过痰进行传播。
问题引领:
那这些黏液除了湿润空气之外,还有什么功能?
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并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读图,结合资料讨论,尝试解释问题,得出结论
做笔记
思考、分析
运用生活情境,提炼生物学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形成言简意赅的小结并指导学生做笔记,有助于基础知识点的落实。
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使学生形成注意个人卫生,健康生活的态度
图片展示:
呼吸道上皮细胞纤毛及黏液、鼻毛图
小结3:呼吸道有清洁作用,相对应的结构是鼻毛、呼吸道内的纤毛和黏液。
归纳总结:
图6 小结内容
读图,讨论,尝试解释
做笔记
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形成言简意赅的小结并指导学生做笔记,有助于基础知识点的落实
三、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是有限的
问题引领:
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举例说明。
结论: 可以减轻,但不能完全避免!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拓展:
1.津京冀严重雾霾、深圳局部雾霾现象;2.职业病——尘肺;3.抽烟
学生认真思考并回答
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思考,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观念
联系实践,分析环境与呼吸系统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环保及健康生活的观念
五、呼吸道与消化道、声音的产生
1.呼吸道与消化道
情景引入:
吃饭喝水被呛到的经历。为什么?
动图呈现:
吞咽和呼吸的关系。
2.声音的产生
问题思考:
声音又是如何产生的?
图片呈现:
声带结构图。
拓展:青春期声带处于快速发育时期,需要好好爱护。
思考并回答
学生辨认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位置
认真思考并回答
回顾旧知识并与新知识练习起来
运用生活情境,引起兴趣
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的观念
六、建构拓展
(一)知识总结
教师引领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归纳,形成知识框架,并请同学分享。
图7 本节知识框架
(二)生活拓展:阅读资料、分组讨论,结合本节内容回答问题:
资料:1.深圳初中部消防演习产生烟雾;2.深圳市每周流感指数。
问题:
1.空气中的病菌(或有害物质)要到达肺部,依次经过哪些部位?请写出病菌及有害物质的“旅程”。
2.病菌及有害物质在这趟“旅程”中,已经突破了哪些阻碍?
3.为了保持呼吸系统的健康,我们应该怎么做?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材料,探讨给出的问题,并派代表上台分享
进行课堂总结,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的理解
课堂以生活现象引入,以生活现象结束,体现了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提炼生物学问题、并尝试解释和解决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
本节教学设计中运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图片、动画、资料等,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师生交互式、小组合作讨论、资料分析、表达分享等。
在图片等资料的选择上,基本采用学生感兴趣、学生熟悉的事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情景设置上,尽量采用生活中常见的的事例。在教学环节上,设置了多个问题引领,并且给以学生讨论、交流、分享的机会,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教学思想上,本节课贯彻 “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这一生物学思想,促使学生养成生物学推理的思维,逐渐提高寻求答案的生物学素养和能力。
总体说来,本节课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就生物学问题进行了较充分的讨论、表达和交流,基本达到了教学要求。
九、教学反思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基本在预设中,整体流程也比较顺畅,说明课前准备比较充足的。
资料分析的时候,由于本节课涉及到较多的案例,部分案例学生表现出更多的求知欲,但由于时间问题,可能拓展得不够。如在说到“京津冀雾霾”问题的时候,有推荐纪录片“穹顶之下”,学生对此表现出比较高的兴趣,对PM2.5也充满疑问,我对此的反应是希望他们课后进行查资料和思考,但学生课后能真正去查的会比较少,绝大部分同学对某一具体问题产生的兴趣持续时间是比较短暂的,如果不当堂解决,很容易遗忘,所以这方面可能需要自己再加强,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努力下功夫。
此外,提到“抽烟有害健康”这一案例的时候,忘记进一步提到“二手烟”问题,所幸是当场有同学提出这一疑问,我顺势把问题抛回给了学生,让学生进行讨论,得出了结论,进一步明确了健康生活的观念。
总之,本节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进步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努力。
十、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学(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学-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初中生物学学科编写组.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海天出版社
5.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6.孙庆伟.人体生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