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首 页
课题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2 授课 时间
学情 分析 学生对安徒生的童话非常喜爱,也读过很多他的童话故事,对本课的学习和体会人物的情感有很好的帮助。
课标 要求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独立识字能力自学自查,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 材 分 析 这个童话故事,首发表在1853年的《丹麦历书》上。一个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程,它们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下面青苔裂缝里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的,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子边躺着的生病的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时的生字认识“荚、豌、按、僵、苔”等8个生字,会写“豌、按、适、恐、枪”等16个字及“僵硬、预感、丰满、揭晓、相称、囚犯、洋溢”等词语。 2.边读课文,边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3.感受小豌豆在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的无限愉快和生机。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内容,准确把握五粒豆的语言,内心活动。 2.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 在品读课文中,学习梳理问题,解决问题。 难点: 理解和体会最后一粒豆的发芽、开花,给窗子边躺着的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教学方法手段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 以问题为主线,与学生共同学习探究,以达到教学目标。
教具学具 准备 老师:准备安徒生童话读本、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阅安徒生童话及相关信息。
使用教材 构想 在课堂中,以问题为主线,师生共同探究。可以尝试,在第二课时教学时,整体感知课文后,以学生自主学习探讨的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开发利用课外知识链接,链接课外阅读拓展,收集安徒生的童话,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 出现图片豌豆,同学们,你们对豌豆熟悉吗? 在童话的世界里,豌豆也是有思想的。你们看——五颗小豌豆从豆荚房子里跳出来了,它们来到这个世界,同学们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故事(板书) 二、作者介绍 课文的作者是安徒生,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你们知道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吗? 师: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在读文过程课文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点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集体正音) 4.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 四、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荚、豌、按、僵、苔、囚、框、溢” 我们如何记忆这些字呢? 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豌、按、适、恐、枪、耐、玻、璃、探、愉、绕曾” 左右结构:豌、按、枪、玻、璃、探、愉、绕,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绕”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角没有一点。上下结构:曾。半包围结构:适。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词语理解: 僵硬、预感、丰满、揭晓、相称、囚犯、洋溢(以学生为主线,教师作补充,总结) 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六、作业 1.学生书写生字。 2.解释生词。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谁还记得有哪些呢? 现在请同学你拿出听写本进行书写。谁愿意上黑板上来写呢? 集体订正。 二、进入课文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围绕着什么写得?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板书课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三、理解课文 1.豌豆在家庭里的地位是怎样安排的? 2.豌豆为什么想出去?哪个词具体说明了想出去的理由? 3.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表现了豌豆们怎样的性格? 请同学们分角色读。(3—12段)指导朗读:读出前四粒豌豆骄傲的语气。 4.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谁能来说说? 师:因为被青苔包裹的豌豆有一颗平淡的心,在它看来“该怎样就怎样”,因此它安心地在裂缝里生根发芽。 5.第五粒豌豆后来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6、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13-21段), 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说成“一个小花园”? 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7、再次齐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励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8.其余几粒豌豆后来是怎样的?指名朗读(22)。(板书:吃掉 落到脏水沟里) 请同学们齐读23段 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很了不起吗? 小姑娘看到豌豆开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9.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慢慢好了?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说的很到位 一是因为豌豆苗的生长给小女孩的生活带来丝丝绿意,也带来无限的快乐。二是小豌豆苗不断向上生长的精神,让小女孩看到了生命的力量,受到了生命的鼓舞,正是因为这些生活的快乐、生命的鼓励,让小女孩的病慢慢变好。 四、拓展延伸。 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了爱的幸福,爱的神奇,同时更感受到奉献爱是最崇高的、最伟大的。只要我们都献出一份爱心。世界将处处充满爱! 小姑娘对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会对小姑娘说些什么? 五、知识链接 收集安徒生的童话故事 六、作业 1.课后练习题 2.课堂练习题 一、给下列加“ ”的字注音。 豆荚 僵硬 青苔 洋溢 囚禁 窗框 二、 根据语境写词语。 我走到那被青山 huán rào( )的bō lí( )栈道前,tàn chū( )头向下望,那万丈深渊使我心生kǒng jù( )。 三、 选词填空。 安逸 舒畅 舒适 1.这几天天气温暖( ),特别适合出去郊游。 四、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改为陈述句) 2.在这个小小的顶楼里住着一个穷苦的女人。(缩句) 学生自由回答 1.豆荚是绿色的。2.豆荚是长扁形的,豆荚里有圆圆豆子。3.豌豆是攀援植物。4.外表光滑,没有绒毛。5.叶片较小。6.豌豆的花色十分丰富,大多数是白色、紫色、粉红色的。7.花朵落掉后便会结出荚果,里面会长出绿色的豌豆。 生:《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初步感知课文 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 “框”是木加匡;“荚、苔”的偏旁是草字头;“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学生按笔画笔顺书写。 注意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 僵硬:(肢体)不能活动。 预感:事先感觉。 丰满:充足。 揭晓:公布(事情的结果)。 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 囚犯:关在监狱里的犯人。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饱满而充分流露。 朗读全文,感悟课文内容。 生:豌、按、适、恐、枪、耐、玻、璃、探、愉、绕、曾等字,僵硬、预感、丰满、揭晓、相称、囚犯、洋溢等词。 生:书写 生:错误改正 生:按照在豆荚里的排列顺序。 生:“变得僵硬”具体说明了豌豆们已经成熟,想出去了 生:分角色朗读 生;第一粒豆和第二粒豆:自高自大。(板书: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豆:满足现状(板书:满足现状) 第五粒豆:随遇而安,喜欢过平静的生活。(板书:随遇而安) 生:因为这粒豌豆正好落在青苔的缝隙里,适合豌豆的生长。 生:钻进长满青苔的裂缝里——生了根,长出了小叶子——开出粉红色的豌豆花 。 生:自由朗读 生:小女孩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出去,即使到院子里都不能,窗台上的豌豆苗正好可以陪伴小女孩,也就是一个小花园,也是母亲一个美好的愿望。 生: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这一天简直是个节日。” 学生齐读课文(13-21段)读出惊喜的感情。 生:被吃掉,落到脏水沟里 生:一粒自大的豌豆没什么了不起。 生:我还知道小女孩看到豌豆开花心情很好。小豌豆就是希望,是女孩对生命和生活的希望。 生:豌豆的成长给了女孩希望,让女孩心情变好,女孩因此变得坚强,所以慢慢好起来了。这就是奇迹,是爱的力量。 生:小豌豆谢谢你。 ……………………. 认识豌豆植物,了解豌豆的形状,样子及生活习性。 初读课文,总体感知课文,扫除语言障碍,正音。 辨字,忆字 写字 分析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巩固课堂知识,扎实基础 以问题为主线,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豌豆的生长过程 与学生互动探究,解决问题 与学生互动探究,解决 课题升华 拓宽学生知识面,补充课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课外拓展
板书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第一粒、第二粒:自高自大 吃掉 落到脏水沟里 第三粒、第四粒:满足现状 第五粒:随遇而安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