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雪梅》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9古诗三首——《雪梅》表格式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28 22:0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古诗三首 《雪梅》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学 情 分 析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
课 标 要 求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读故事,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理。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通过自读古诗,把握节奏;3.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适当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地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 材 分 析 这三首古诗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题西林壁》不仅写出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它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可说是气象万千,不可胜数。奇怪的是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诗的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优雅?可诗人却还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作者在第三、四行作了解释。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教 学 目 标 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通过自读古诗,把握节奏;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适当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4.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地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探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具学具 准备 教学课件(包括白居易图片、白居易生平简介等)
使用教材 构想 课为精读课文,里面包含了三首古诗。在教学本课时充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生动具体和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基本按照介绍诗人、初读诗文、探知诗意、感悟朗读的顺序层层递进,更有利于学生对诗文的学习与掌握。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看图片,赏雪梅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 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教师板书:雪梅) “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出示课件——课文插图) 二、读古诗、诵雪梅 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 师:看到你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真为你们高兴。 认读标拼音的字。 师:同学们,请看ppt,老师把这首诗中加拼音的字摘了出来,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有不确定的可以向同桌请教。 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听他读得怎么样。 师:熟悉了这些字,请同学们把古诗再读几遍 三、品诗句,悟道理。?? 诗读熟了,那么同学们知道作者在诗里想告诉我们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的诗意。 .指名读注释。结合注释,和同桌交流,说说诗意。 一、二句的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三、四句的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上却要输梅花一段了。 教师总结;颜色洁白是雪的长处,是梅花的短处;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长处,却是雪的短处.说明雪和梅花? (板书;各有长短)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 (板书:取长补短) 让我们一起踏雪寻梅,看看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吧!(课件引出主题)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 这首写诗与梅的古诗不仅向我们展示了雪与梅互相映衬的美景,还告诉我们应该取长补短的道理。让我们来背一背古诗。 拓展延伸 这首诗的作者在写完诗后大发感慨,又写了一首《雪梅》,算是对前一首诗的补充与解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雪梅》(二)) 课后收集描写雪和梅的古诗。 3.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画“√”。 日暮.(?mǔ???mù)??? 吟诵(yín??rén?)?? ? 瑟瑟?(sè????bì) 4.辨字组词。? 幕(?????)?吟(?????) 似(?????)???暮(?????) 拎(?????)???拟(?????) 5.我会理解。?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花 冬天 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 一生读,其他同学倾听,注意同学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 学习注释,理解词意,初步感知诗文大意。 各有长短 学生根据教师的知道自行练习朗读 取长补短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图片导入新课,教师相机提问引导学生发现主题】 【设计意图:充分朗读是理解诗词最有效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设计意图:学习课外诗句,更利于拓展延伸,开拓学生视野,积 累素材。】 ?
板书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