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
《汽化和液化》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前两节的只是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课时讲述的是蒸发这种汽化现象的有关知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这一课时也是物态变化种类的一种重要方式,为后面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作了一个铺垫。 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是蒸发和沸腾。教师要突出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发生,并且只从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对于沸腾,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沸腾的特征,引导学生抓住探究重点,根据实验观察得出沸腾现象的特点和沸腾过程中要吸热的结论。
液化是汽化的反过程,教科书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液化放热和发生液化的条件。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
通过探究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
会查沸点表。
通过观察实验知道液化过程放热。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体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列举大量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物理是有用的,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对探究实验数据和现象的记录,形成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对沸腾前、后气泡的观察形成认真、细心的品质。
4.通过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汽化的两种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沸腾的条件。
液化的两种方式。
【教学难点】
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酒精、棉球、温度计、烧杯、试管、纸锅、课件、投影片、秒表、火柴、铁架台、石棉网、三芯酒精灯若干个
一、情境引入
一、情境引入
魔术表演:消失的液体
将液体装在在透明塑料袋中,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奇迹发生了,液体不见了,而塑料袋变鼓了。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奇迹又发生了,液体又回来了,而塑料袋变瘪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解开魔术神秘的面纱。
二、汽化和液化概念
其实,这种液体是酒精,在密闭的塑料袋中,酒精并没有消失,从塑料袋变鼓了,说明: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我们看不见的气态酒精,随后降温,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现象和这个类似。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体的液化和汽化现象。
三、汽化
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回答下列问题。
1、晒在阳光下的湿红领巾会边干,水到哪去了?
2、电热壶中的开水越烧越少,水到哪去了?
3、以上两个过程中,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通过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它们都发生了汽化现象,但是方式不同,一种是蒸发,一种是汽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我们首先来学习蒸发。
1、蒸发
提问1:同学们能够例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蒸发例子吗?
回答1:例: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衣服晾干等。
(1)蒸发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问2:湿衣服怎样才能干的更快?
学生回答总结:
增高温度、增大表面积、增大空气流速
(2)蒸发需要吸热:
提问1:酒精擦在手背上很快就没有了,这个过程发生什么物态变化?
回答:蒸发
提问2: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回答: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吸收热量,使皮肤感到凉。
归纳总结:液体蒸发时,需要从周围吸热,温度下降,,所以液体蒸发有制冷作用。
例题:我们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地把手烘干,利用了哪几种因素加快水分的蒸发?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和实例分析,知道蒸发的特点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蒸发过程中需要吸热,
2、沸腾
在家里经常烧开水,那么同学们你们都是怎来判断开水已经烧开了呀?水沸腾现象几乎每天可见,但水沸腾过程中有什么规律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今天我们就在现场来烧一杯开水,同学们重点观察一下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和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在实过程中操作、观察、记录等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实验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酒精灯一定要用火柴点,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上。下面各小组同学就开始实验,并完成发给你们的实验单。
(1)学生探究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
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水、温度计、火柴、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如图组装实验器材。2、水温升接近80℃时开始记,每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再继续观察5分钟,观察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特别是水中气泡的多少、大小、位置的变化。3最后整理得到的数据,并绘制“温度—时间”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达到某一温度时,水开始沸腾,沸腾时,液体内部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实验结论:物理学中,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提问1:水在沸腾前后液面的情况如何?说明沸腾现象是剧烈还是缓慢的?沸腾时水中的变化情况怎样?说明汽化在哪些部位发生?
回答1: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提问2:沸腾时,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怎样?
回答2:沸腾时水的温度不变.
提问3: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那么沸腾是否继续进行?这是为什么?
回答3:沸腾时要继续加热,是个吸热过程.
归纳总结: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液体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沸点),继续吸热
沸点
概念:物理学中,把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沸点是不同的。
观察“几种液体的沸点”表,练习查表回答问题。
提问1:食用油的沸点;谁的沸点最高?最低?
提问2:洒精的沸点是多少?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提问3:南极的最低气温约为-94.5摄氏度,酒精温度计在南极还能否正常使用?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水沸腾过程的特点和沸腾的条件以及沸点的概念.在学生归纳、表达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拓展.读表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一种技能,它应包括读和用两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读懂沸点表,为在将来学习生活中会查阅一些资料表格奠定基础.
(3)沸腾与蒸发的异同点。
蒸发
沸腾
异
发生地点
仅在表面
内部和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只在一定温度(沸点)时发生
汽化速度
缓慢的汽化
剧烈的汽化
同
由液态变为气态
例题: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沸腾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B.无论什么条件下,水沸腾的温度一定是100℃
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三、液化
用水壶烧水时,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怎样形成的?我们一起来探究。
学生实验:我们拿一干净玻璃片,倒置在沸腾的白气上方,可以发现,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凝结成了小水珠,我们平时烧水看到的“白气”就是这些小水珠形成的。
归纳总结: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提问1:在什么条件下水蒸气能变成小水珠呢?
回答:水蒸气遇冷,降低到一定温度时,就发生液化现象.不仅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使其液化.
提问2:使气体液化是否只有降低温度一种办法?
教师演示实验: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全部变为乙醚蒸气,然后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体积,让学生注意观察有没有液体出现。
实验结论:用压缩体积的办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归纳总结:降低气体的温度;压缩气体的体积;两者兼用,气体液化时要吸热
提问3: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
回答3:将气体燃料液化,可使体积减小便于贮存和运输.例如,液化气的制备;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使用的燃料就是液态的氢和氧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液化发生的条件.通过生活实例分析知道液化过程要放热.
例题:我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用的液体氢氧燃料,采用的原理是( C )
蒸发吸热
B.热胀冷缩
C.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
D.液化放热
基础巩固:
1、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
2、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 ( )
A、凉水的温度低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D、是人的心理作用
3、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 ( )
A、继续升高 B、保持不变
C、缓慢降低 D、忽高忽低
4、我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用的液体氢氧燃料,采用的原理是( )
A.蒸发吸热
B.热胀冷缩
C.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
D.液化放热
课堂小结:
一、汽化
(1)沸腾:在液体内部,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在液体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液体的沸点
(3)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4)沸腾时,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
(5)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二、液化
(1)降低温度
(2)压缩气体的体积
略
课件22张PPT。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魔术表演:消失的液体 将液体装在在透明塑料袋中,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奇迹发生了,液体不见了,而塑料袋变鼓了。从热水中取出塑料袋,液体又回来了,而塑料袋变瘪了。这是为什么?液态汽化液化一、汽化和液化气态 其实,这种液体是酒精,在密闭的塑料袋中,酒精并没有消失,从塑料袋变鼓了,说明:料袋中的液态酒精受热后变成了我们看不见的气态酒精,随后降温,气态酒精又变成了液态酒精。二、汽化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湿衣服怎样才能干的更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的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越快。(一)蒸发热风干手器可以很快地把手烘干,利用了哪几种因素加快水分的蒸发?实验目的:
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水、温度计、
火柴、计时器等。1、如图组装实验器材。
2、水温升接近80℃时开始记,每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
直到水沸腾再继续观察5分钟,观察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
特别是水中气泡的多少、大小、位置的变化。
3最后整理得到的数据,并绘制“温度—时间”图、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探究水沸腾的特点(二)沸腾沸腾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实验结论:1、水沸腾现象出现在液体 部位;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2、沸腾时,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 水在沸腾时,这个温度叫水的 。
3、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酒精灯一直在加热,停止加热,则不能保持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需要 实验现象:内部,表面温度不变沸点逐渐变大吸热实验曲线图一些液体的沸点液态铁液态铅水银亚麻仁油27501740357287甲苯水酒精液态氨11110078-33.4液态氧液态氮液态氢液态氦-183-196-253-268.9几种液体的沸点/oC (在标准大气压下)小资料酒精的沸点是多少?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
南极的最低气温约为-94.5摄氏度,酒精温度计在南极还能否正常使用?蒸发和沸腾对比表温度条件发生部位剧烈程度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缓慢,平和任何温度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达到沸点现象没有气泡有气泡液体表面面积
液体的温度
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与大气压和高度有关
高度高、气压低、沸点低高度低、气压高、沸点高例题: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沸腾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B.无论什么条件下,水沸腾的温度一定是100℃
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C 三、液化 用水壶烧水时,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是怎样形成的?我们一起来探究。学生实验:
我们拿一干净玻璃片,倒置在沸腾的白气上方,可以发现,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杯凝结成了小水珠,我们平时烧水看到的“白气”就是这些小水珠形成的。
教师演示实验:
取一支大的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全部变为乙醚蒸气,然后推动活塞,压缩乙醚蒸气体积,让学生注意观察有没有液体出现。使气体液化是否只有降低温度一种办法?1、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D巩固练习2、夏天在教室里洒些水,会感到凉爽些,主要原因是 ( )
A、凉水的温度低
B、洒在地上的水蒸发时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减少了
D、是人的心理作用B3、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给它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 ( )
A、继续升高 B、保持不变
C、缓慢降低 D、忽高忽低
B4、我国“长征3号”运载火箭用的液体氢氧燃料,采用的原理是( )
A.蒸发吸热
B.热胀冷缩
C.压缩体积使气体液化
D.液化放热 C 5、烧开水时壶嘴喷出了大量的“白气”,下列关于这些“白气”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些“白气”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B.这些“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C.这些“白气”是壶中冒出来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D.这些“白气”是壶中冒出来的水蒸气C6、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D6、生活与物理息息相关,小芳烧水,她观察到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固
D.先汽化后熔化B(1)沸腾:在液体内部,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在液体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液体的沸点
(3)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4)沸腾时,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
(5)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课堂小结二、液化(1)降低温度
(2)压缩气体的体积一、汽化
液态 气态汽化液化(吸热)(放热)蒸发沸腾降温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