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态变化 温度》课件(2课时)(3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物态变化 温度》课件(2课时)(3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8-28 18:39:10

文档简介


《物态变化 温度》
本节是初中物理的第一节课。从本节从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和温度开始,让学生们在熟悉物理现象中进行学习。本节先对生活中熟识物体进行分类。引出物质的三种状态,再通过冰熔化成水的实验,说明物态之间是可以变化的。温度对于学生是习以为常的,教材要求学生认识到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就可以了,学生对此是比较容易接受的。通过人体感受温度常常是不可靠的,从而引入温度的测量和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通过本节让学建立物体变化和温度的概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及及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2、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大量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
2、通过参与教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1、温度计的构造。

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三脚架 石棉网 烧杯 酒精灯 冰块等

第一课时
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开启物理之门,进入神奇的物理世界。学习物理,首先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找到它们的特点和规律。我们来观察这三幅图:晶莹剔透的冰、瓢泼大雨、空气中的水蒸气。
提问1:冰、雨、水蒸气都是什么?
回答1:它们都是水。
提问2:冰、雨、水蒸气有什么不同?
回答3:它们的状态不同(引导学生发现状态不同)
二、物质的状态
与水一样,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可分为三种形态:固态、液体、气态。
提问1:观察下图中的各种物体,这些物体是什么?物质的不同状态有什么特点?
回答1:图中分别是钢钉、冰块、水、牛奶、气球。钢钉、冰块是固态的;水、牛奶是液态的;气球里的气体是气态的。
提问2:同学们,观察物质再固态、液体、气态,体积和形状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表。

状态
形状
体积
固态
一定形状
一定体积
液态
没有固定形状
一定体积
气态
没有固定形状
没有一定体积
提问2:同学们,你能举例生活中物质物态的事例吗?
(进一步体会物态变化的概念.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体验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根据流动性和体积的稳定性,思考固、液、气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有一定体积,无一定形状,气体既无一定体积也无一定形状。
三、物态变化
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那么它们之间可以变化吗?如果变化,需要什么条件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冰熔化实验,一起来研究。
【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三脚架 石棉网 烧杯 酒精灯 冰块
实验步骤:如图装配器材,将冰放入烧杯,点燃酒精灯加热。
实验现象:观察冰状态变化。
实验结论:在加热后,冰熔化为水。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状态可以发生变化。
(教师点拨使学生知道现象反映了物理事实和规律,实验设计中反映了发生现象需要的条件.)
提问1: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烧杯中的冰块变成液态的水?
回答1:加热
提问2:物质的状态总发生变化了?
回答2: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提问3:是什么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回答3:给我物质加热
从冰的熔化中,我们知道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
巩固练习
把厨房里面的糖、醋、酱油、碗、勺子、味精、水蒸气等物质,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
下面词语或成语描述的情景中,发生了物态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聚沙成塔
C.斩钉截铁 D.凝水成冰
3.下列几种物质中,不属于液态的是( )
A 冬天,地上的霜
B 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
C 阳光下,小雪人流的“汗”
D 火山喷发时,岩石变成岩浆从地壳内喷出
4.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具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B 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C 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D 不能保持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气体
第二课时
一、温度
引入:春天春暖花开,夏天烈日炎炎,秋天寒风瑟瑟,冬天寒冷无比,我们感受着四季的变化,同时也感知“冷、热、凉、暖”的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物理学中用温度表示。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温度。请一名同学来做实验。
【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冷水、热水、温水各一杯
实验步骤:
请学生用手指触摸,并描述感觉。
2、将左手食指浸入冷水杯,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杯,说出左手的感觉和右手的感觉。将左右手食指同时浸入温水杯中,再说出此时的感觉。
实验现象:
能够正确说出冷水、热水、温水。
左右手对温水的感觉不同。
实验结论:
1、 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我们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
【设计意图】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自身来感受温度的变化,这种主观判断是不可靠的,因此通过实验让学生建立起用仪器测量物理量的观念。
二、温度计
判断冷热是不可靠的。那么我要准确测量物体的温度该怎么办呢?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必须借助于测量工具来测量。当我们两手分别感受冷水和热水后,再同时感受温水时两手的感觉不同。这表明,单凭感觉这将使用到温度的测量仪器——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汞、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一)温度计的构造
【学生探究】
课堂准备常用温度计数支,分别发放于学生手中。通过播放温度计的构造交互式动画,从以下几个问题来研究温度计的结构。
温度计由哪些部分组成?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你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
4、0 ℃是怎样确定的?100 ℃又是怎样确定的?1 ℃是怎样确定的?
回答:
1、玻璃管、玻璃泡、测温液体、 标尺(刻度)、单位( ℃ )
2、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3、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大气压在1.01×105,帕,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大气压在1.01×105,帕,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和 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首先制定了温度计的分度方法,故被称为摄氏温标,单位符号为℃,
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请同学们,读出温度并写出温度。

读作38摄氏度 写作38℃, 读作 零下(负)4摄氏度 写作-4℃。
巩固练习:用温度计的度数交互式动画,让学生练习读写温度。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温度时,很难区分零上和零下。因此,通过设计对比两个温度,让学生找到区分零上和零下的区别。首先,找到0℃,再观察水银液面在0℃上,就是零上多少度,如果在水银液面在0℃下,就是零下多少度。
(三)温度计的使用
1、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用温度计测水温》,学习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2.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学生从联系实际的角度思考,然后请几名同学发言。
归纳总结: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2)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范围——量程。
(3)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推测判断:
多媒体出示:判断对错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后推选代表发言。
讨论后共同归纳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四)体温计
体温计又称"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水银。体温计也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缩口,使用前应该甩一甩!测体温前,应先用酒精对体温计消毒,使用时要防止体温计破损,一般在腋下测量体温。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人体正常的体温约36.5 ℃。
提问:体温计为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回答:体温计的水银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且弯曲的缩口。水银受热膨胀可以通过缩口上升到上方的玻璃管里,当水银遇冷收缩时水银柱就会在缩口处断开,停留在玻璃管里无法自动回到水银泡里。
【知识巩固】
1、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 ℃.
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 ℃。
3、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4、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5、如图4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6、护士用体温计测量一个病人后,体温计示数为“38.5℃”,仅用酒精消毒后就去给一个正常人测量体温,体温计示数是(? ? )。
A.37℃???? B.38.5℃??? C.无法判断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谈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课件32张PPT。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第一课时 物态变化冰、水、水蒸气有什么不同?冰、雨、水蒸气都是什么?冰雨空气中看不见的水蒸气一、物质的状态自然界物质可以存在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观察下图中的各种物体,这些物体是什么?
物质的不同状态有什么特点?一定形状一定体积一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没有固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 同学们,观察物质再固态、液体、气态,体积和形状各有什么特点。完成下表。 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那么它们之间可以变化吗?如果变化,需要什么条件呢?接下来,我们通过冰熔化实验,一起来研究。二、物态变化【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三脚架 石棉网 烧杯 酒精灯 冰块
实验步骤:如图装配器材,将冰放入烧杯,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冰状态变化。。
实验结论:冰的熔化实验实验现象:在加热后,冰熔化为水冰慢慢变成了水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提问1:用什么方法可以让烧杯中的冰块变成液态的水?
问题2: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了?
问题3:是什么导致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1、把厨房里面的糖、醋、酱油、碗、勺子、味精、水蒸气等物质,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固态液态气态糖、碗、
勺子、味精醋、酱油水蒸气有形状、
有体积无形状、
有体积无形状、
无体积巩固练习2、下面词语或成语描述的情景中,发生了物态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聚沙成塔
C.斩钉截铁 D.凝水成冰D3.下列几种物质中,不属于液态的是( )
A 冬天,地上的霜
B 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
C 阳光下,小雪人流的“汗”
D 火山喷发时,岩石变成岩浆从地壳内喷出
4.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具有一定的体积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B 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C 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D 不能保持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气体AB第二课时 温度 春天春暖花开,夏天烈日炎炎,秋天寒风瑟瑟,冬天寒冷无比,我们感受着四季的变化,同时也感知“冷、热、凉、暖”的变化。在物理学上,把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温度。三、温度【演示实验】
实验器材:冷水、热水、温水各一杯
实验步骤:
1、请学生用手指触摸,并描述感觉。
2、将左手食指浸入冷水杯,同时将右手食指浸入热水杯,说出左手的感觉和右手的感觉。将左右手食指同时浸入温水杯中,再说出此时的感觉。
1、 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我们凭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1、能够正确说出冷水、热水、温水。
2、左右手对温水的感觉不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当我们两手分别感受冷水和热水后,再同时感受温水时两手的感觉不同。这表明单凭感觉是不可靠的。这就需要使用测量温度的仪器——温度计。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汞、酒精或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四、温度计(一)温度计的构造请同学们从以下几个问题来研究温度计的结构。
1、温度计由哪些部分组成?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你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
4、0 ℃是怎样确定的?100 ℃又是怎样确定的?1 ℃是怎样确定的?【学生探究】1、玻璃管、玻璃泡、测温液体、 标尺(刻度)、单位( ℃ )
2、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3、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4、大气压在1.01×105,帕,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大气压在1.01×105,帕,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0℃和 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首先制定了温度计的分度方法,故被称为摄氏温标,单位符号为℃,华氏温度用F表示,单位符号为 ;华氏温标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 Pa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32 ,水沸腾的温度为212 ,32 与212 之间分成18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 .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在数值上的换算关系为F=32+ t.华氏温度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温度 (单位℃)38摄氏度写作:读作:38 ℃写作:读作:-4 ℃-4 摄氏度(二)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请同学们,读出温度并写出温度。温度计的度数(三)温度计的使用讨论后共同归纳总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三)体温计 体温计又称"医用温度计"。体温计的工作物质是水银。体温计也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很细的缩口,使用前应该甩一甩!测体温前,应先用酒精对体温计消毒,使用时要防止体温计破损,一般在腋下测量体温。体温计为何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体温计的水银泡上方有一个非常细且弯曲的缩口。水银受热膨胀可以通过缩口上升到上方的玻璃管里,当水银遇冷收缩时水银柱就会在缩口处断开,停留在玻璃管里无法自动回到水银泡里。1、如图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 ℃.
-17巩固练习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A483、如图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36 4、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145、如图4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B 6、护士用体温计测量一个病人后,体温计示数为“38.5℃”,仅用酒精消毒后就去给一个正常人测量体温,体温计示数是(? ? )。
A.37℃???? B.38.5℃??? C.无法判断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