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课件(2课时)(28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课件(2课时)(28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8-28 18:39:10

文档简介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本章主要研究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是对物质世界宏观的初步认识。本章承接物态及其变化,是对物质的学习的深入和拓展,同时也是学生了解物质认识世界的重要内容。
书本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出发,由二维长度到三维体积,实现从微观到宇观的全面认识和理解。在长度和体积的测量的方法上,体现测量方式的多元化。本节从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出发,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任何物体,大到茫茫宇宙,小到沙粒尘埃都有一定的尺度,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逐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本节课主要在二维角度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学习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测量,明确误差的含义,并掌握减小误差的方法,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在第二课时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对体积的认识,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了解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规则固体、液体以及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测量方式,为物体密度的测量和计算奠定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灵活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大致了解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基本尺度。
2、知道长度、体积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计算规则固体的体积,会使用量筒(杯)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体验和感悟测量在生产生活中的必要性。
2、通过实际测量体会测量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灵活正确的测量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长度、体积的测量,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2、 通过对长度、体积的测量,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教学重点】
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2、用量筒和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估读的方法。
2、量筒读数时的注意点。
3、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直尺、厘米刻度尺、量筒、量杯、烧杯、水等
一、物质世界的尺度
引入:大家想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这个世界有多小吗?让我们一起看视频《十亿光年到纳米》。看来视频大家感受很多,宇宙万物,大到银河系,小到原子、分子都有一定的尺度,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让我们来研究一下世界的尺度。
提问:了解物质的几何尺度大小是否相同?是不是物质世界的最大尺度就是1027m,最小尺度就是10-15m?,你都有什么体会?
二、长度及其单位
引入:说到长度,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度,又称为身高。 哪一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下你的身高?(1.62m) 那我说成162行不行?可以,那就是162厘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度的单位。
提问:长度的单位,你都知道哪些呢?1米是如何定义的?、长度用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讲解:
(一)单位
国际主单位:米(m) 米是如何定义的?1983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如下定义:
1米是在1/299792458秒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
其它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二)单位换算
提问:同学们,能按照它们的大小将它们排下序吗? 如何换算?
按照各单位的大小关系,我将它们放在这样一个阶梯上,相邻阶梯间是10倍的关系。在进行单位换算中同学们需要注意各单位与国际主单位米(m)之间的换算关系。 其中千米、米、毫米、微米、纳米,相邻两单位相差1000倍。我们日常生活的物体大都在米到毫米范围内,所以我们在这个范围内又细分为厘米、分米。
【设计意图】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学生已经知道"米"是长度单位。应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米的代表符号是m。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μm、n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的代表符号。)
感受长度
提问:1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毫米有多长?生活中有那些物体的长度接近是1米、1分米、1毫米?
回答: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
【设计意图】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毫米,小姆指宽约有1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1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米左右,光年的长度。
巩固练习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物理结果:?
?(1)8cm=??80000?μm???? (2)4.2nm=?42000000?cm????
(3)6.7dm=0.00067?km  (4)0.18km?=??180?m????
(5)1.7dm= 17 cm =170?mm = 170000 μm = 170000000 nm?
三、长度的测量工具
提问:我们生活中,都是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正确使用刻度尺
认识刻度尺 那么有了单位和测量长度的尺子,那么我如何用这个尺子进行测量呢?
要想使用好这个刻度尺,首先第一步要有观察的过程。观察是使用前的一个准备工作。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刻度尺,在刻度尺上都包含了哪些内容?
1、观察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前必须观察.应观察: 零刻度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刻度尺的量程;刻度尺的最小分度;
2、正确使用刻度尺 放正紧靠:刻度尺的零刻线(或整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紧靠被测物体,不要歪斜.
(若零刻线模糊不清呢?)
视线正对:读数时正对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注意估读:读数时读出准确值后再估计一位,数值包括准确值加估计值
带好单位:记录数值必须注明单位.
五、误差
提问: 测量书本的长和宽,大家测量的数值一样吗?这是为什么?
我们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误差总是存在,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能够减小误差。
六、特殊法测长度
化曲为直法
等量替换法
积累平均法
滚轮法

第二课时
一、体积及其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符号是 (m3)。
常用单位:分米3(dm3)、厘米(cm3)、升(L)、毫升(mL)等
单位换算: 1 L =1 dm3  1 mL=1 cm3  1 L=1000 mL
体积测量工具
提问:同学我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体积呢?
回答:量筒和量杯
三、正确使用量筒
(1)选.要能根据被测量的量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
(2)放.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3)看.读取量筒的数据时,若液面是凹形面,视线应以凹形底部为准;若液面是凸形面,视线应以凸形顶部为准.
(4)读.要会根据量筒刻度的分度值读出准确值,同时要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5)用.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设计意图】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使用量筒的技巧。安排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用量筒测量体积的方法。
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用量筒 排水法测量:V石=V2-V1
条件:物体应不吸水、不溶于水
如何测量形状不规则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的体积?
V木=V3-V2
【设计意图】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积的测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立体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对于具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只要测量出它们的长、宽、高或直径,就可以算出它们的体积。但是对于液体的体积,就要用专门的仪器测量,如量筒、量杯。并且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就要用特殊的方法间接测量它们的体积。
四、巩固练习
1、填上适当的单位或数值
(1)一个中学生的高度约为1.6×102 。
(2)一支铅笔长约1.8 。
(3)一瓶550ml矿泉水的体积是 cm3。
2、一本书,去除书皮有500页,厚度为2.3cm,那么一张纸厚度为 cm。
3、要给窗户配玻璃,选用下列哪种工具合适?
A、分度值为1cm的米尺 B、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
C、量程为20cm的毫米刻度尺 D、量程为20m的厘米刻度尺
4、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 D、记录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记录单位
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有什么收获?
?
?


课件28张PPT。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这个世界有多大,这个世界有多小?让我们一起看《十亿光年到纳米》。一、世界的尺度长度用符号 表示。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为 ,用符号 表示。
二、长度及其单位L米m1米的定义: 1米是在1/299792458秒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 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um)纳米(nm)米(m)毫米mm千米(km)长度单位换算一长度单位的换算二1dm= m 1km= m 1cm= m1mm= m1μm= m1nm= m10310-910-610-310-210-1巩固练习视觉是不可靠的三、测量长度的工具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四、正确使用刻度尺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第一步:会认 刻度尺的“0”刻线(或整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的刻线紧贴被测物体,尺要放正,不能歪斜。“0”刻线对准整刻线对准刻线紧贴尺要放正第二步:会放
放正紧靠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第三步:会看
视线正对3.40.06cm物体的长度记为:3.46 cm 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 估计值和单位组成。准确值估计值单位第四步:会记物体的长度记为:4.14 cm物体的长度记为:4.20 cm巩固练习 误差: 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产生的原因:测量人、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只能减小, 不可避免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数、记录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五、误差六、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化曲为直法
适用于测量较短曲线的长度,如地图上铁路线长度思考:如何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2.等量替换法
适用于测量圆锥体的高及圆柱体的直径思考:如何测量圆锥体的高?3.积累平均法
适用于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思考:如何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4.滚轮法
适用于测量较长曲线的长度,如花坛周长思考:如何测量圆形花坛的周长?第二课时一、体积及其单位v立方米m3体积用符号 表示。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为 ,用符号 表示。
立方分米、升(dm3 )立方米(m3)立方厘米、毫升(cm3 )体积单位的换算
二、体积测量工具
共同点:
均无“0”刻度线不同点:
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量筒量杯三、正确使用量筒(1)选.要能根据被测量的量选择量程合适的量筒.
(2)放.使用量筒测量时,量筒要平稳地放置于水平桌面上.
(3)看.读取量筒的数据时,若液面是凹形面,视线应以凹形底部为准;若液面是凸形面,视线应以凸形顶部为准.
(4)读.要会根据量筒刻度的分度值读出准确值,同时要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5)用.量取指定体积的液体时,应先倒入接近所需体积的液体,然后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四、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先量出一定的水V12、再把待测物放出水中然后测出体积V23、后把两者相减的差即为待测物体积V4、V = V2 - V1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二、长度及其单位一、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四、正确使用刻度尺(一认 二放 三看 四记)五、误差四、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三、长度的测量工具六、特殊法测长度一、体积及其单位二、体积的测量工具三、正确使用量筒课堂小结 1、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分度值是1 cm的15 m皮卷尺
B、分度值是1 mm的米尺
C、分度值是1 mm的1.5 m钢卷尺
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 cm的硬杆长尺
2、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数据为12.44cm、12.43cm、12.43cm、12.82cm,记录错误的是___ ___,此物体的长度应为__ ____。A12.82cm12.43cm 3、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分度值为mm的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如下,哪一个记录正确( )
A、4.6cm B、46mm
C、46.0mm D、4.60C4.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甲、乙、丙三人的结果分别为11.85 cm,11.82 cm,11.8 cm,三个人在操作上却没有错误,则甲、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乙、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5.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分别是9.2 cm,9.8 cm,9.3 cm,9.3 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 9.3 cm B. 9.4 cm C. 9.2 cm D. 9.23 cm由于误差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