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平均速度的测量》课件(15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平均速度的测量》课件(15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8-28 18:39:10

文档简介


《平均速度的测量》
本节内容突出的是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体会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测平均速度是学生初学物理接触到的第一个分组实验。练习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停表测量时间;让学生巩固平均速度的概念,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这节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巩固前面学习的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测出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而且让学生知道平均速度的含义。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整个实验过程,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掌握使用秒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学重点】
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教学难点】
记时,绘制表格
卷尺、秒表、小红旗、计算器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都看过苹果落地的场景吧?大家看,这是一个苹果由静止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请仔细观察,你能看出苹果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吗?你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才可以测出苹果下落过程中任一阶段的平均速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均速度的测量。(板书课题)
二、回顾复习
回忆平均速度的公式? 要想测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仪器?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v=s/t 那么这个实验目的是什么?就是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大家想要想完成这个实验除了刻度尺和秒表之外还需要哪些实验器材?
【设计意图】设计回顾复习,巩固以前的知识,同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测量正常行走、快走、跑步的平均速度。
提问:需要哪些器材呢?
实验器材:(秒表、皮尺、小红旗、计算器)
提问:皮尺是用来干什么的?小红旗是用来干什么的?秒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提问: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本内容,哪我们该怎样进行实验呢?有没有同学设计出实验方案呢?
提问:谁来简述一下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呢?
(学生简述实验方案,教师一起喝学生分析、讨论、总结。)
教师总结:
实验目的:测量正常行走、快走、跑步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卷尺、秒表、小红旗、计算器
实验分组:每组5-6人。
实验步骤:
1、在操场上,测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记号。
2、选出3名同学做计时员,分别10 m、20 m、30 m处。3、选1名发令员,以小红旗的下落表示计时开始。
4、选手可以分别采取正常步行、竞走或跑步的形式完成30m的路程。
5、组内同学互相交换角色,重复实验。
6、将每一次实验数据填在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制定实验方案,激发学生兴趣,在具体操作中,不盲目,有的放矢。
四、学生实验
(场地:操场上)
提问:1.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尤其是在测跑步一段距离的平均速度时,不要和同学之间发生碰撞。
提问:2.同学们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每组各个成员一定要配合好,尽量使测得的数据准确,减小误差。
提问:3.测量完的同学,用计算器计算自己正常行走、快走、跑步的平均速度。
同时测量组的同学快速测量10米、20米、30米的距离。测量期间,教师巡回指导实验,
五、数据分析、讨论
提问:刚才同学们在操场上对自己正常行走、快走、跑步经过10米、20米、30米的平均速度进行了测量,同学们通过测量的数据计算出了自己不同运动方式、不同路程的平均速度吗?
(生:回答)
提问:1.谁来说说计算出的自己正常行走10米、20米、30米的平均速度呢?
提问:2.谁来说说计算出的自己快走10米、20米、30米的平均速度呢?
提问:3.谁来说说计算出的自己跑步10米、20米、30米的平均速度呢?
(常行走、快走、跑步的平均速度,教师指名回答,并对数据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
提问:4. 谁来说说计算出的自己正常行走10米、快走10米、跑步10米的平均速度呢?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生:回答,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有问题的话,指出问题的所在及注意和改进的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强调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在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实践应用
提问:现在老师有个问题,如果要求一位同学在前10米、中间10米、后10米正常行走的平均速度,该怎么办呢?同学们小组讨论,找寻解决的的方法。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指导计算方法,此时同学们知道计算方法即可,具体计算可由同学们自己下课后自己去做。)
提问:如果让你测量从家到学校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该怎样测量呢?
(小组讨论、寻找方法。)
布置作业
课后作业1——2题

课件15张PPT。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个苹果由静止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在图中你能看出苹果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吗?观察与思考 你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才可以测出苹果下落过程中任一阶段的平均速度呢?回顾复习  1.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含义?  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实施方案实验目的:测量正常行走、快走、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卷尺、秒表、小红旗、计算器实验分组:每组5-6人。
1、在操场上,测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记号。
2、选出3名同学做计时员,分别10 m、20 m、30 m处。
3、选1名发令员,以小红旗的下落表示计时开始。
4、选手可以分别采取正常步行、竞走或跑步的形式完成30m的路程。
5、组内同学互相交换角色,重复实验。
6、将每一次实验数据填在表格。实验步骤:实验结论与分析:提问:1. 自己正常行走10米、20米、30米的平均速度呢?
提问:2. 自己快走10米、20米、30米的平均速度呢?
提问:3. 自己跑步10米、20米、30米的平均速度呢?
提问:4. 谁自己正常行走10米、快走10米、跑步10米的平均速度呢?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讨论:能力提升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 )
A、人眼睛迅速眨一下 B、人心脏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个哈欠c巩固练习2、平均速度的测量实验原理____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__和________,需要的测量仪器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v=s/t路程 S时间 t 刻度尺秒 表巩固练习3、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 )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C巩固练习4、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莫及.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D巩固练习5、在测“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实验中,给出器材有:米尺、皮尺、天平、量筒、秒表,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和________。皮尺和秒表路程 s时间 t巩固练习6、小明步行的速度为4.5km/h,他家距离学校1.5km。为了不迟到,小明每天至少应提前_____min从家里出发。 20巩固练习7、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24巩固练习8、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的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5m/s B、2m/s C、1m/s D、0.5m/sC D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