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创造宣言
基础训练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伤(zhōng) 遁词(dùn) 倘使(tǎng)
B.玄奘(zàng) 鲁钝(dùn) 崇拜(cóng)
C.懦夫(luò) 樵夫(qiáo) 灌溉(gài)
D.豢养(huàn) 懒惰(duò) 飞禽(qín)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B.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C.坚强的杨斌并没有在痛苦中自暴自弃,他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
D.事情就是这样,眼看山穷水尽,随即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相关问题。
①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②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③绝望是懦夫的幻想。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⑤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1)文段中 (标序号)句为错误观点,其使用了 的表达方式。
(2)文段中 (标序号)句为事实论据,其使用了 的表达方式。
(3)文段中 (标序号)句为理论论据,其使用了 的表达方式。
4.《创造宣言》这篇驳论文运用的主要写法是( )
A.先破后立 B.先立后破
C.边破边立 D.先破后立再破
课外延伸
二、核心素养
5.“中国梦·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告诉我们: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社区准备开展“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
“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
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语。
示例:节俭:节俭持家家业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①写一句励志名言警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初中课文推荐的名著阅读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精神品质。
人物: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
三、拓展阅读
匠心之道“守破离”
刘根生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由此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 A 。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④破, B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 C 。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摘自《人民日报》)
6.请把下列三句话放入文中A、B、C处。(填序号)
①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
②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
③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
B. C._____
7.本文论证思路清晰,请按提示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用草婴和贺友直的事例引出论述的话题→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强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8.阅读③~⑤段,想一想下面这个论据放入哪一段比较合适,为什么?
昔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不舍不弃,不离不散。风霜雨雪没有停止他前进的步伐,电掣雷鸣没有摧毁他坚定的信念,饥饿贫寒没有熄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句还原分析法
解答还原语句题,有以下几个入手点:①注意内容上的照应;②注意话题的一致性;③注意语言风格的和谐;④注意写作顺序的合理。
20* 创造宣言
基础训练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中伤(zhōng) 遁词(dùn) 倘使(tǎng)
B.玄奘(zàng) 鲁钝(dùn) 崇拜(cóng)
C.懦夫(luò) 樵夫(qiáo) 灌溉(gài)
D.豢养(huàn) 懒惰(duò) 飞禽(qín)
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
A.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B.公园里的道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就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C.坚强的杨斌并没有在痛苦中自暴自弃,他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
D.事情就是这样,眼看山穷水尽,随即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相关问题。
①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②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③绝望是懦夫的幻想。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⑤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1)文段中 ① (标序号)句为错误观点,其使用了 议论 的表达方式。
(2)文段中 ② (标序号)句为事实论据,其使用了 记叙 的表达方式。
(3)文段中 ④ (标序号)句为理论论据,其使用了 议论 的表达方式。
4.《创造宣言》这篇驳论文运用的主要写法是( A )
A.先破后立 B.先立后破
C.边破边立 D.先破后立再破
课外延伸
二、核心素养
5.“中国梦·正能量”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告诉我们: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社区准备开展“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讲文明·树新风·中国梦】
“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
请从中选取一种文明礼仪或传统美德写一句广告语。
示例:节俭:节俭持家家业旺。
示例一:勤劳:以勤为本本心牢。示例二:善:以善作魂,善始善终。
(2)【不畏艰难·奔梦】奔走路上,我们需要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①写一句励志名言警句: 示例:即使身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决不停止迸发。(张海迪)
②从初中课文推荐的名著阅读中选一位励志人物,概述其主要事迹和精神品质。
人物: 保尔·柯察金
主要事迹: 保尔·柯察金在逆境中没有向命运低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终于书写了辉煌的人生篇章。
精神品质: 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3)【读书·劳动·圆梦】圆梦需要付出,请围绕“如何圆梦”补写上联。
上联: 阅读启迪智慧放飞希望
下联:劳动创造财富实现梦想
三、拓展阅读
匠心之道“守破离”
刘根生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由此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③守, A 。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④破, B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 C 。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有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摘自《人民日报》)
6.请把下列三句话放入文中A、B、C处。(填序号)
①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
②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
③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
A. ③ B. ① C. ②
7.本文论证思路清晰,请按提示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①用草婴和贺友直的事例引出论述的话题→② 总说何谓“守破离” →③ 分别论述“守”“破”“离” →④强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8.阅读③~⑤段,想一想下面这个论据放入哪一段比较合适,为什么?
昔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不舍不弃,不离不散。风霜雨雪没有停止他前进的步伐,电掣雷鸣没有摧毁他坚定的信念,饥饿贫寒没有熄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放入第③段。孔子这个论据证明了第③段的观点: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
语句还原分析法
解答还原语句题,有以下几个入手点:①注意内容上的照应;②注意话题的一致性;③注意语言风格的和谐;④注意写作顺序的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