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表格教案-1.3 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表格教案-1.3 馒头发霉了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29 23:0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一单元
3、馒头发霉了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
目标
科学探究: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能利用工具观察物品上的霉;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科学知识:知道霉菌也是微生物的一种;知道霉菌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发霉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教学重点
探究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容易发霉。
教学难点
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
核心问题
关于霉,你想了解些什么?
教学媒体
发霉的馒头、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课前查找资料等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留汇报2ˊ
1、用多媒体展现霉的图片,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2、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体?
学生回答
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发霉物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做好铺垫。
问题出示

关于霉,你想了解些什么?
提出并筛选要研究的问题。
明确要研究的问题
自主探究
10ˊ
一、观察霉的颜色、形状
1、用肉眼观察霉的颜色、形状
2、借助工具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并画出或用文字描述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霉。
注意:观察完毕,把发霉的物体倒进垃圾袋里,并洗净载玻片和双手。
二、馒头容易发霉的条件
1、你认为霉是有生命的吗?怎么证明?
2、你们知道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再请各个小组把这些条件写下来。
学生观察记录。
学生分组设计对比实验,并把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三、防霉
1、我们可以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看教材上的图,具体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2、霉对于人类来说有哪些功与过?可用自己课前查到的资料补充。
写下来。
阅读教材并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讨论
交流完善
12ˊ
一、1、组织学生汇报
2、教师小结: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棉絮状等。
二、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引导学生了解霉能够生长,就可以说明它是有生命的。
2、汇报猜想。
3、小结:在我们假设的条件中,选择一个进行研究,在改变这个条件的同时其他条件不能改变。初步设计如下表格:
假设的条件
实验方法
实验结果
改变的条件
不变的条件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实验,避免实验雷同。
4、分析实验结果,发现规律:食物和其他物品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最容易发霉。
三、1、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2、学生在介绍霉的功与过之后,教师介绍弗莱明和青霉素。
每组指派代表来汇报。
小组交流
指名汇报
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课后进行对比实验。
各小组简要汇报实验过程和结果。
小组讨论、汇报。
一组同学回答,其他组同学进行补充。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拓展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又有哪些疑问?(课后自己通过查找资料或实验的方法进行解决)
指名回答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把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




3、馒头发霉了
条件:温暖、潮湿
防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曝晒
功:制酱、做腐乳、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危害健康、引起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