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备课文稿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备课第 课时
单元章节
第二单元
课题名称
地球的内部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一些现象推测塑料球内部物体,并迁移到可以通过自然现象推测地球内部的构造。
2、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进行简单评价。
重点
推测地球内部结构
难点
制作地球结构模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
教学手段
多媒体、分组实验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学策略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地球的图片问学生:
同学们这是什么?(地球)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它是什么形状的啊?(球形)
2.那么你还想研究地球的哪些知识呢?
引导学生说说想研究的方面,并联系到地球的内部这个课题上来。
谈话:“嗯,同学们想研究的内容真丰富!今天我们就先研究其中的一个内容,地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呢?”
(板书:地球的内部)
二、玩猜球的游戏
1.试问:“你知道地球内部什么样吗?”(不知道、可能说一些)
2.问:“真的是这样吗?看来这不是个容易解决的问题!那我们就先来做个小游戏,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灵感呢?”
3.师说明:老师这里有3个塑料小球,里面装不同的物体。
前提是你们不能打开盒子,用什么方法能够猜出盒子里有什么?
学生交流。
4.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讨论
5.上讲台汇报
三、指导学生讨论地球内部构造
1.真棒,同学们想出了不少推测小球里面物体的方法。那能不能用这些方法来研究我们的地球呢。其实,我们能想到的方法,科学家们也能想到,他们也用这些方法来研究我们的地球。我们来看看他们看到哪些自然现象。
2.播放火山和热泉的视频。
师说明:从火山和地震的现象中,你能说说地球内部可能是什么样的环境呢?(压力大、温度高)
3.播放前苏联科学家打的一口井。
师说明:这是前苏联科学家向地球内部打的一口超深钻井,有多深呢?12262米,(同时标在黑板上的地球上)
师惊讶的说:“哇,这么深是不是已经钻到地心了呢?”
师接着问:“谁还记得我们地球的赤道半径大约是多少来着?如果把这口井的深度用千米表示你知道大约是多少吗?”(大约13千米)
师说明:“有人说如果把我们的地球比作一个大鸡蛋的话,竟然连薄薄的蛋壳都没钻透!看来靠钻井来了解地球内部也不是那么容易啊!”
4.还有一个方法摇一摇,虽然我们不能把地球摇一摇,但是在发生地震时地球也会摇晃起来。能不能利用地震波呢?
播放地震波的视频并说明,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不一样,较硬的物质中速度快,较软的物质中速度慢。
师利用图表解释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5.播放地球内部构造视频和静态图片。
四、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1.谈话: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科学家对地球的了解,我们可以用橡皮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各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制作?
2.引导学生围绕如何区分地球内部各层次及怎样确定各层厚度等问题展开讨论。
如:(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
(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3) 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
……
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
4.分组制作。
5.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
四、总结拓展
1.过渡谈话:人类是如何了解到地球的内部构造的?
2.小结:地壳、地幔、地核的划分是根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推测出来的。地球内部还有很多秘密等着我们去研究。
3.讨论: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板书设计
地球的内部
火山 温度高
看一看 地热 压力大
推测
摇一摇 地震 地震波
钻孔 钻井
反思
地球的内部实验记录单
班级 姓名
1、想办法推测小球里面有什么。
我想的方法
可能有什么
理由
球
球
球
2、我猜测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请你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