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 5《节奏的美感》 教案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 5《节奏的美感》 教案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8-29 07: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节奏的美感》教案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3、列举生活中有节奏的景或物,了解节奏与美术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图片,观察和体验美术中的节奏感,体会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利用二方连续纹样表现节奏,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
课前准备:
教具:课件、小鼓、范画、美术工具和材料。
学具:纸张、美术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感受音乐中的节奏
上课之前,老师想跟你们玩个小游戏。接下来我会用小鼓敲击两组音乐,请你们选择一组进行挑战,如果能敲的跟我一模一样,毫无偏差,就算你赢。
师敲击:(1)杂乱无章的音乐。(2)有节奏的旋律。
生挑战,选三位学生示范询,得出节奏的重要性。
2.感受生活中的节奏。
除了敲击小鼓,你在生活中还感受过哪些节奏呢?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生活中的节奏,请你来猜一猜,这些节奏代表的是什么。(听音频)
音乐中的节奏不可或缺,生活中的节奏随处可见,我们的美术中也有节奏,美术中的节奏是艺术美的灵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术节奏的世界,感受节奏的美感。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通过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律动表演来体验、感受节奏。引导学生充分投入到寻找生活中有节奏感的事物中。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节奏就在我们身边,学生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印象深刻。)
二、新授
1.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简介生活中的二方连续纹样特点。
2.出示PPT,看三组二方连续纹样,请学生归纳三组的共同点,总结得出二方连续的概念。
3.反考:以下三组纹样哪一组不是二方连续纹样呢?巩固新知。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了解二方连续的骨式。
(1)介绍二方连续纹样的排列方式——横式和竖式。
(2)小组讨论:除了老师罗列的几种排列方式,你们还能怎么排?小组讨论,动手摆一摆。
(3)派代表上台交流。
(4)教师小结排列方式大致分为四种:直立式、斜线式、水平式、折线式。导出二方连续纹样的骨式概念。简介波浪式、旋转式、综合式等。
5、简介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步骤。
(1)打格子。因为我们的单位纹样大小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在第一步的时候就要确定好大小相同的格子,以此保证单位纹样的相同性。
(2)确定骨式,设计单位纹样。骨式要根据用途、内容、表现形式去确定。如之前所说,单位纹样可以从生活中的景物变形而得,也可以用几何图形表示。
(3)将设计好的单位纹样复制到每一个单位上完成铅笔稿。
(4)黑笔描轮廓。
(5)涂上鲜艳的颜色。
6、教师范画。
(设计意图:本课概念较多,直白的灌输的学习会使课程枯燥乏味,在游戏和动手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概念,更易于学生理解。)
三、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二方连续纹样并装饰于黄山特产——毛峰的茶叶罐上。
注意:1.造型简单大方
2.色彩鲜艳
3.体现节奏的美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到设计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创作过程中及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设计意图:在范画赏析环节中,注重美术作品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选取同学们身边非常熟悉的事物,使学生树立起美术与生活的相互转化,相互融合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在我们身边。)
五、交流评价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展示自己创作的成果,并有自己的语言说出创作意图,同学间进行互评,看到别人的闪光点。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与指正,使学生们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六、课外拓展
请你在课后尝试用剪纸的方法表现节奏感。
板书设计:
节奏的美感
一、美术节奏——二方连续
二、骨式
三、如何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