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礼物包装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折、剪、粘等技法,给礼物穿上美丽的外套。将废旧的盒子或纸袋,进行重新美化与包装。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美化生活用品的乐趣。
教学重点:
礼物外包装的设计方法。
教学难点:
不同包装材料的巧妙地设计。
教学准备:
1、学生寻找身边的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课前教师收集不同风格的礼物包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课前收集的运用纹样装饰的包装。
2.教师播放课件:
在一段古筝音乐伴奏下,欣赏一组服饰、生活用品、物品包装上运用纹样装饰点缀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物品这么美有什么共同点吗?同时,引出课题“画龙点睛”。
(二)讲授新课
1.讨论寻新知。
分小组讨论学习:
(1)看教材第8 页1、2 幅图同样产品的包装盒上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除了纹样还有什么呢?
(2)3、4 幅图包装上的纹样是如何排列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的板书。
包装装饰:纹样、文字 ( 特点:夸张、变形)。
呈现方式:点状排列、面状排列。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各自小组所带的包装上的纹样图案是如何运用的?是怎样凸显产品特色的?然后各小组派代表用一段简短的文字与全班同学交流。
2.教师小结:在包装上做美化装饰,合理的夸张、变形纹样、文字装饰包装,更能凸显礼品特色,彰显产业文化。
3.直观感知,启发创新思维。
(1)思考:如果你是设计师要为产品设计包装,你会选择什么纹样、文字装饰包装?会怎样排列?
(2)教师出示课件,播放一组呈现形式不同的纹样,开拓学生思维,启发创新意识。选择:四方连续、二方连续、离心式、向心式、对偶式供学生参考。(本段不作详细的纹样知识讲解)
思考:除了刚才说到的两种纹样排列形式,还有什么呢?
教师板书:四边式、对偶式、离心式、向心式……
(3)教师小结:纹样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学会灵活巧妙应用纹样多样的呈现形式来装饰包装。
4.自主探究找方法。
看教材第9 页:同学们拿出自己用白色纸粘贴好的包装,想想如果是为月饼包装做纹样装饰,该如何为旧貌换新颜?制作步骤又是怎样的?(教材第9 页上方已经演示了制作步骤)
( 三) 艺术实践
(1)教师出示作业:
运用所学的纹样和字体设计知识,给自己所带来的包装进行主题性美化与包装。
主题要求:月饼盒(袋)纹样图案设计。礼物“外套”要新颖,符合产品特色。
(2)教师巡回指导,并适当地作相应指导。
(四)作业展评
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
(五)课后拓展
课堂上的学习是有限的,我们要把今天学到的装饰手法应用到有趣的生活中去,就像我们开课时看到的那些美丽事物,我们不仅要传承、发扬中国传统纹饰图案,更要去挖掘地方文化所特有的传统民间图案纹样,把它们从沉睡的历史中唤醒,赋予它们年轻的生命力,幻化出新的民间艺术生命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