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体育投掷与游戏说课稿一.说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五个领域目标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具有趣味性、竞赛性和随意性的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游戏,使学生在思、学、练、比、评中自学自悟,初步了解投掷的要领,发展了投掷的能力。从而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提高学习效果,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自主、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技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自主性。
二.教材分析
1.课程资源:
本课主要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水平二第三章《身体健康》,第四章《心理健康》。
本节教材内容简单,选材贴近实际,活动设计富有趣味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投掷游戏,体验兴奋时的体育活动,感受兴奋时的喜悦,提高投掷技能.通过钻,跨等躯干活动,发展学生躯干灵活性、协调性。在课的练习安排上,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练习中渗透安全教育和德育因素,防止运动损伤和伤害事故发生。
2. 学情分析:
本节课依据水平二阶段,即三年级学生好动、喜欢竞赛、喜欢游戏、乐于向他人展示自我的这些特点,创设了情景教学、游戏教学和竞赛,使学生在宽松、愉快、激烈、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力图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健康活泼的参与者。
三.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投掷动作,并通过多种投掷练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等素质,培养学生投掷的能力。
2.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练习探究、激烈竞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躯干的灵活性.3.情感目标:感受成功时的兴奋,树立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的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学生投掷与地域性游戏的兴趣,进行德育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影响投掷好坏的因素是投掷的速度与角度。
教学难点:肩上屈肘,投掷角度适当五、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这一理念。在教学中,为了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我采用情景导入法、语言点拨法、巡视指导法、完整示范法、表扬激励法、比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掌握动作技能,走向成功。使学生在轻松、有趣、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投掷技能。
六.学法
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快乐游戏法、自主探究法、成功展示法、比赛法、自我比较法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乐于自学、乐与创新、积极拼搏的运动精神。
七、教学程序
结合学生实际及教材本身的特点,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阶段进行教学。
情景游戏激趣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娱乐活动,特别是刚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总在游戏情境中寻找快乐。 基于这一特点,课的开始先通过语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进行追拍游戏,学生自然而然的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激发了学生活动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投掷游戏比赛
本节课以具有趣味性、竞赛性和随意性的游戏形式出现,使学生能最直接的在游戏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从而乐于探究、尝试、创新。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本部分内容设计了四个游戏环节(一)飞行演练(二)掷过横绳比能(三)掷过横绳比远..(四)投击木标比准。
通过这四种游戏方式练习,进一步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玩中学、赛中练”,自学自悟中初步了解投掷的要领,发展了投掷的能力。练习中教师注重激励与评比,对每一个环节表现突出的个人进行奖励,从而达到鼓励后进生的目的。
跨越障碍接力
自主创新是现代课堂教学特别注重的课题,体育课教学也不例外。由于创新教学具有自主性、创意性和智慧性,创新活动留给人们的记忆是深刻持久的。所以本游戏部分对“运送树种”时通过障碍物的方法不作规定,除了对游戏的安全性做出强调以外,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过各种障碍物。如:通过小桥可跑可走。通过门洞可钻可爬。这样设计使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充分发挥了想象思维,充分体验创新中取得的乐趣。
这一环节,教师先讲解游戏规则,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尝试练习,最后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四)放松身心结束
恢复身心是减轻心理和生理的运动负荷,使身心全面得到疲劳后的恢复。这一环节,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与感受,然后对表现突出的团队颁发奖杯,最后进行全体合影留下这美好的一刻。这样设计放松内容一来内容比较新颖学生乐于接受; 二来打破传统的放松模式,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八、预计效果与强度
通过本节课环环相扣的教学模式,90%的学生掌握了投掷动作技能,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比较满意,完成了预期的目标任务。运动强度达到中等。
九 、场地器材
本节课我力求从教具的实用性出发,充分发挥体育器材,通过运用简单的教具进行练习,开创、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练习兴趣和多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