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人教·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蓄”“迫”“纠”等生字。
3.理解课文重点词句及其含义。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情境导入梅兰芳资料链接梅兰芳(1894—1961),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其代表作有《贵妃醉酒》《天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资料链接 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位列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xù
蓄pò
迫jiū
纠chán
缠我会认qiān
签dìng
订níng
宁yāo
要yāo
邀wàng
妄jù
拒rǎo
扰zū
租结构分析缠前鼻音签订宁后鼻音chánqiāndìngwàng妄níng多音字yào(还有)yāo(还原)本诗读 yāo要níng (安宁)nìng (宁愿)本诗读 nìng宁课文主要内容梅兰芳蓄须上海沦陷深藏租界避居香港再拒登台香港沦陷蓄须明志回到上海“生病”拒演强烈的爱国情怀崇高的民族气节中心思想课文通过记叙在抗日战争期间,因为不愿给日本人演出,梅兰芳到处躲避,甚至蓄须明志,表现出他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日军入侵,梅兰芳拒绝演出,蓄须明志。介绍梅兰芳的身份,引出下文。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写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梅兰芳剃须登台,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1)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明志?
(2)拒绝演出给梅兰芳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不便? ①梅兰芳虽然拒绝日本人的逼迫,但是却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的随时随地的骚扰,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 ②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他宁可卖房度日,也绝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句段精析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句段精析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都拒绝了。
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句段精析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关于戏剧的名言人生如戏剧。红演员有时会当叫化子,而三流演员有时扮演大爷。——福泽论吉一切悲剧皆因死亡而结束,一切喜剧皆因婚姻而告终。——拜伦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莎士比亚戏剧是时代的综合而简练的历史记录者。——莎士比亚课堂小结如果说梅兰芳受到全世界人的爱戴是缘于他优美的嗓音、精湛的技艺,那么他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使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地位越来越高尚,称为一代又一代人心目中永远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