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29 13:26: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说一说
如果原始人仅仅是以在野外狩猎和采集到的食物为生,他们的生活水平如何呢?
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原始人类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从此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改善了生存状态,过着定居生活 。
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
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
《白虎通》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淮南子》上尚记载有“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和“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等功劳。
原 始 居 民 距 今 时 间 地理 位置和气候环境 居 住 情 况 原始农业 (生产工具、 种植作物) 原始 饲养 业 原始
手工业
(生活用具、乐器等)
半坡居民
河姆渡居民
约七
千年
约六


干栏
式房

半地
穴式
房屋
制造陶器、玉器和乐器骨哨、象牙兽骨雕刻、使用天然漆
制造陶器如彩陶(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乐器陶埙、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纺线、织布、制衣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气候温暖
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气候温暖湿润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弓箭、长矛、渔叉、渔钩、渔网
骨耜(耒耜、磨制石器、石斧、石锛)
猪狗等家畜
猪、狗、水牛

水稻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1、原始农耕生活之建筑篇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迄今发现我国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观察一下半坡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干栏式住房,两者有什么不同?在建造房屋时半坡、河姆渡居民考虑了哪些因素?(从地理环境、气候、房屋构造功能分析)
想一想
地理环境因素对半坡和河姆渡居民房屋建造的影响
因为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土层比较干燥,根据地下保温的特点,使房屋延伸到地下,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南方气候潮湿,自然灾害较多,房屋离地有一定的距离,可以通风防潮;可以防蛇虫鼠蚁;可以防洪水猛兽。(防潮、防洪水、防猛兽、养家禽)
2、原始农耕生产之农作物篇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
农作物:
长江流域河姆渡: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水田农业
黄河流域半坡:以粟种植为主的旱地农业
住宅:
长江流域河姆渡:干栏式房子
黄河流域半坡:半地穴式的房子
半坡和河姆渡农作物和住宅的差异,什么因素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
3、原始农耕生产之工具篇
半坡磨制石器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
半坡出土人面鱼纹彩陶盆
5、原始农耕生活之手工业篇
尖底陶瓶
半坡出土的纺轮
河姆渡猪纹陶缽
河姆渡双鸟朝阳纹牙雕
半坡陶埙
河姆渡的骨哨
4、原始农耕生活之乐器篇
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我国先民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从此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改善了生存状态,过着定居生活 。随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
三、中国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2、中国农业的起源地
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的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的人工栽培稻,有亚洲稻和非洲稻,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非洲栽培稻最早可追溯到3500年前。
材料二:我国河姆渡遗址和另一处浙江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人工稻谷距今七千年左右,1988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南澧县彭头山发现了更早的碳化稻壳遗迹,距今年代为九千年至八千年。后来,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距今约一万年的湖南道县玉蟾岩的人工栽培水稻。
从上述材料,你可以的出什么结论?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我国和世界上发现最早人工栽培粟,出土于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年代为七千三百年左右。
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窖藏和罐藏得粟子。日本农学家认为,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粟就向东传到了日本、朝鲜。
3、生产工具的进步对原始农业发展的影响
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磨制石器相比打制石器要平整光滑,刃部锋利.反复研究刃部,还可以多次使用.
打制石器是与渔猎生活相适应,效率低。
磨制石器与农耕生活相适应,劳动效率要高得多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使用的磨制石器与北京人、山顶洞人使用的打制石器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会带来哪些方便
4、原始农业发展的标志和影响
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影响: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一、河姆渡原始的农耕生产和生活
1、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2、地理位置:河姆渡居民位于长江流域 (浙江省余姚市)
3、种植业: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家畜(猪)。
5、生产工具: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6、手工业:制造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7、建筑:河姆渡居民会建造房屋(干栏式房屋),还会挖掘水井。
新课总结,板书设计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2、地理位置: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坡村)
3、种植作物: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
渔钩打猎捕鱼。
5、生产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6、手工业:彩陶,刻画符号、纺线、织布、制衣。
7、居住环境: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1、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2、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源地
3、生产工具的进步对原始农业的影响
4、原始农业发展的标志和影响
三、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
练一练
1、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他们是
A 山顶洞人 B 半坡原始居民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大汶口原始居民
C
2.半坡氏族人们生产的陶器主要是
A.彩陶
B.青陶
C.白陶
D. 黑陶
A
3.半坡原始居民可能吃的食物是
A.主食是粟,副食有鱼、肉、蔬菜
B.主食是稻,副食有鱼
C.主食有麦,副食有鱼肉和蔬菜
D.主食是水稻,副食有肉和蔬菜
A
作业:
自主学习本课后面的知识拓展“良渚文化”,找出“良渚文化”的地理位置、距今时间、当时的手工业情况等信息